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脂质多聚复合物(lipopolyplex, LPP)递送平台和保守抗原开发的新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将4个拷贝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of matrix 2 protein,M2e)与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编码基因按照真核密码子优化,串联构建融合抗原并体外转录为4M2eNP-mRNA,利用LPP技术平台制备甲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LPP-4M2eNP)。转染真核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体外验证NP和M2e表达;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10 μg、30 μg mRNA疫苗,间隔4周加强免疫一次,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免疫斑点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M2eNP-mRNA转染真核细胞后NP和M2e正确表达。单针免疫可明显诱导抗原(NP和M2e)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在小鼠中诱发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呈Th1型偏向;NP细胞免疫应答显著提高,但M2e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LPP-4M2eNP疫苗在小鼠中单针免疫即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表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mRNA疫苗 免疫应答 核蛋白 基质蛋白2胞外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人群和小鼠血清对变异株(Delta株和Beta株)的交叉中和活性。方法各取20份人群常规两剂基础免疫血清、三剂加强免疫血清和两剂小鼠免疫血清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3株病毒,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分析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固定剂量病毒的中和活性,计算血清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评估免疫血清的交叉中和水平。结果人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大于95%;基础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09、41和15,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7倍和7.3倍;加强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和Beta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46、190和86,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3倍和5.2倍。小鼠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原型株、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 037、862和408,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和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4倍和5.0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的人群和小鼠血清均可对Delta和Beta变异株产生一定水平的中和保护,且人群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和交叉中和抗体,为该疫苗的临床应用和保护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变异株 交叉中和
  • 作者: 王慧娟 杨燕 黄保英 邓瑶 赵莉 王文玲 谭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温州 32503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温州 325035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两种商品化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EIA试剂盒的应用性能。方法使用两种商品化SARS-CoV-2中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A和B),以疫苗免疫前血清44例、免疫后1个月血清120例、COVID-19患者愈后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64例作为样本盘,进行中和抗体检测,同时通过活病毒微量中和试验(micro-neutralization test,micro-NT)检测上述血清样本的50%中和抗体滴度(50% neutralization titer,NT50)。分析两种商品化试剂盒与活病毒中和试验在定性及定量结果上的一致性。结果定性结果分析发现,以micro-NT检测结果作为标准,A和B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7.40%和100.0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7.30%和95.95%;约登指数分别为0.95和0.96。定量结果分析发现,对于疫苗免疫后样本,A、B试剂盒与micro-NT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P<0.05)和0.52(P<0.000 1);对于恢复期血清样本,A、B试剂盒与micro-NT检测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81(P<0.000 1)和0.89(P<0.000 1)。结论A和B两种商品化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与micro-NT定性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两种试剂盒对恢复期血清样本的中和抗体滴度检测与micro-NT结果表现出了更强的相关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中和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活病毒微量中和试验 约登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抗体国际标准品(international standard,IS)(G样本)、抗体参考盘(样本E、F、H、I、J)的应用降低SARS-CoV-2抗体检测结果差异、提高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利用基于SARS-CoV-2活病毒的微量中和试验、假病毒中和试验以及商品化的ELISA试剂盒对WHO的SARS-CoV-2抗体IS和参考盘等共10个样本(A~J)分别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以IS为参考品确定其他样本的相对浓度,降低了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假病毒中和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体参考盘结果与基于SARS-CoV-2 HB02株的中和试验基本一致,个别试剂可检测弱阳性样本。结论SARS-CoV-2抗体IS的使用促进了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标准化,抗体参考盘适用于基于SARS-CoV-2原型株的所有检测方法,假病毒中和试验、ELISA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活病毒中和试验的替代方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 中和抗体 微量细胞病变法中和试验 假病毒中和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0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Ⅱ期临床试验,入组对象为18~59岁、未妊娠、未哺乳的健康人群,基础免疫程序为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从其中按研究编号从小到大顺序各选择50名(共200名)完成2剂基础免疫的受试者,在完成基础免疫后第6个月(窗口期30 d)加强接种第3剂与基础免疫同样剂量的疫苗。加强免疫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约5 ml,分析活病毒中和抗体、假病毒中和抗体、受体结合域IgG抗体(RBD-IgG)的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收集并分析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0-14 d 5 μg、0-14 d 10 μg、0-28 d 5 μg、0-28 d 10 μg组对象的基线年龄分别为(43.98±9.58)、(43.46±9.34)、(42.56±9.08)和(43.94±11.05)岁(P=0.877),各组间性别比例均衡(P=0.331);4组活病毒中和抗体GMT(95%CI)由加强免疫前的4.07(3.30~5.04)、3.75(3.08~4.55)、8.33(7.01~11.11)和7.69(6.19~9.57)升至加强免疫后28 d的284.84(215.28~376.86)、233.05(178.61~304.08)、274.81(223.64~337.68)和280.77(234.59~336.04),抗体阳转率均为100%。4组的加强免疫后28 d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0%(9例)、4.0%(2例)、12.0%(6例)和12.0%(6例)(P=0.182),无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基础免疫6个月后进行1剂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加强免疫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愈后半年及灭活疫苗接种后1至9个月人群IgM和IgG抗体应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以灭活疫苗免疫后1、3、6、9月四个不同月份人群血清共3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愈后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40例作为样本盘,分别使用BGI(中国北京)、WANTAI(中国北京)两种商品化SARS-CoV-2 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KEWEI(中国北京)、WANTAI(中国北京)两种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疫苗免疫后1个月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BGI)与23%(WANTAI);在免疫后9个月血清中仍可检出IgM抗体阳性,为2.1%(1/48)。免疫后1个月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256.3(KEWEI)与152.4(WANTAI);免疫后6个月IgG抗体阳性率与GMT分别为96.6%、60.25(KEWEI)及85.2%、15.79(WANTAI);灭活疫苗接种后IgG抗体阳性率与GMT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愈后6个月的恢复期血清IgM与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5%与97.5%,IgG抗体GMT为429.6(KEWEI)与121.3(WANTAI)。结论IgM抗体在COVID-19恢复后6个月人群及灭活疫苗接种后9个月人群中均检出,IgM检测阳性作为急性COVID-19感染诊断指标时要审慎解读。灭活疫苗接种后大部分人群IgG抗体阳性率维持时间长于半年,但其滴度低于自然感染后半年人群。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IgM抗体 IgG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中国的首例疑似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痘疱液、鼻咽拭子、结痂涂抹、唾液等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痘疱液、口咽拭子、血清等标本后,利用4套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猴痘病毒和正痘病毒。结果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高通量测序结果检出285个猕猴α疱疹病毒样序列读数;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为阳性,疑似感染者的其余样本及密切接触者的样本均为阴性。水痘带状疱疹、猴痘和正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和唾液标本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核酸检测为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动物接触史及高通量测序结果,确诊该患者为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

  • 标签: 中国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实时定量PCR 疱疹病毒 首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RespiFinder® 2SMART在临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性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青海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哨点医院收集的471份鼻咽拭子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管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RespiFinder® 2SMART及实验室自建方法对12种病毒进行平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对于不一致的样本采用巢式PCR结合测序或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分析。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参照,分析试剂盒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估试剂盒的性能。结果两种方法对12种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符合率均超过95.00%。对结果不一致的样本(10.20%,48/471)复核,证实了试剂盒检出的HCoV-229E、HAdV和HRV/HEV部分样品为真阳性(38.00%,23/48)。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参考标准,试剂盒对大部分病原检出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可达到100.00%,但检出HCoV-229E和HAdV的阳性预测值偏低(50.00%和87.93%,95%CI为2.56~97.44和77.13~94.03);试剂盒对大部分病原体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到100.00%,但检出PIV-1、PIV-2和RSV-A的灵敏度偏低(58.33%,57.14%,64.28%,95%CI为31.95~80.67,99.17~100.00,38.76~83.00);试剂盒检测大部分病原的约登指数均超过0.98,但检测PIV-1、PIV-2和RSV-A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8、0.57和0.64。结论RespiFinder® 2SMART试剂盒用于临床样本中HCoV、HMPV、HAdV、HRV、PIV-3及RSV-B的检测性能好,但对于PIV-1,PIV-2和RSV-A的检测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多重核酸检测 RespiFinder® 2SMART 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