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Gankyrin作为一个新癌基因,在细胞周期调控肿瘤发生过程中有重要功能。建立Gankyrin过表达细胞动物模型,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方法构建Gankyrin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Western-blot检测Gankyrin表达,采用软琼脂裸鼠成瘤实验验证该细胞株恶性转化效应。结果:构建了Gankyrin稳定过表达NIH3T3细胞株,且该细胞株具有成瘤。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感染细胞方法可以有效建立Gankyrin转化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Gankyrin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形成中功能提供了基础。

  • 标签: Gankyrin 逆转录病毒 软琼脂 肿瘤发生
  • 简介:蜘蛛丝是一类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独特机械性能(高强度、高弹性高断裂功等)卓著生物学特性(生物可降解与生物组织相容等),在生物医学、材料、纺织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很高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不同蜘蛛丝蛋白模块结构特征及与其功能关系,扼要介绍了目前利用各种基因工程方法表达重组蜘蛛丝蛋白研究进展。

  • 标签: 蜘蛛丝蛋白 分子模块 结构和功能 重组表达
  • 简介: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是一项极具潜力开发价值生物技术,但成功例子并不多,主要是由于乳蛋白表达调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构建表达载体不足以克服位置效应影响,使得外源基因表达难以预期。目前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热点是对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进行更深入研究,构建基于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经过修饰乳蛋白基因座载体。简要综述了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表达载体研究进展。

  • 标签: 乳腺生物反应器 乳蛋白 调控元件 表达载体
  • 简介:目的: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猪传染胃肠炎病毒(TGEV)纤突糖蛋白S。方法:根据GenBank中猪TGEV纤突糖蛋白S全基因设计一对引物,并在5’引物3’引物中引入EcoRI、NotI酶切位点,2。2kb目的基因S经PCR扩增后克隆于pBS-T载体,再将S基因经双酶切从T载体切下并与穿梭质粒pPIC9k连接,SalI线性化重组穿梭质粒pPIC9k—S,电转化于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G418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子,经甲醇诱导,SDS—PAGE检测诱导后上清。结果:对pPIC9k—S重组酵母表达载体测序证实已成功克隆了猪TGEVS基因;重组酵母菌诱导表达后,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为82×10^3,且S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分泌表达于胞外。结论: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猪传染胃肠炎病毒(河北分离株)纤突糖蛋白S。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纤突糖蛋白 巴斯德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及其与表达关系。方法:从2组人群中分别选取原因不明月经过少子宫内膜组织40例、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检测ERβ表达;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ERβ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将ERβ基因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与子宫内膜ERβmRNA及蛋白质表达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ERβmRNA表达量为0.6457±0.2957,对照组为0.9637±0.3621,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9,P〈0.001);实验组ERβ蛋白质表达量为347.37±30.35,对照组为445.21±45.67,实验组比对照组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P〈0.001);2组RsaⅠ基因型、AluⅠ基因型、CA重复序列基因型ERβ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βmRNA及蛋白质在子宫内膜中表达低于月经量正常子宫内膜,可能与月经量减少有关;2组人群ERβ基因RsaⅠ、AluⅠ、CA重复序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子宫内膜表达无差异。

  • 标签: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表达
  • 简介:按照人脑源神经营养因子(hBDNF)基因成熟肽编码序列设计合成引物,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60bp片段,插入到改构载体pTIG-trx上,获得了pTIG-trx-BDNF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限制酶切分析DNA序列测定均证实该克隆插入片段为hBDNF基因成熟肽编码序列.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获得了高效可溶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纯度大于83%样品,Western杂交证实该蛋白具有hBDNF抗原活性.

  • 标签: 重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可溶性表达 大肠杆菌 纯化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 简介:本研究首次用RT-PCR技术分两段扩增了我国猪瘟病毒(HCV)标准强毒石门株主要保护抗原E2基因,并将其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将这两个片段连接成完全E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pET-28a(+)中,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诱导受体菌经Western印迹直接ELISA检测能够表达E2抗原。用RT-PCR技术对从我国多个地区收集猪瘟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从吉林、长春、南京、重庆、昆明、佛山病料中扩增出了HCVE2保

  • 标签: 猪瘟病毒 保护性抗原E2 序列分析 基因的克隆 肠杆菌 E2基因
  • 简介:将甘蔗花叶病毒C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约占总蛋白15%.用此蛋白制备了效价高专化性强抗体.此方法可以解决制备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血清时遇到病毒提纯产量低寄主蛋白影响等问题.

  • 标签: 甘蔗花叶病毒 CP基因 表达 抗血清 表达载体
  • 简介: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提高HPr蛋白编码基因ptsH在乳链菌肽(nisin)高产野生乳酸乳球菌株N8中表达,揭示ptsH基因与乳酸乳球菌乳链菌肽耐受等相关生物学功能关系。方法:构建ptsH过表达质粒pLEV16-ptsH并转化至N8,使其ptsH基因过量表达,进而对比分析ptsH过表达菌株与野生菌株在生长曲线、乳链菌肽耐受、效价、Biolog等方面的差异。结果:N8-ptsH过表达菌株与N8菌株在菌落形态、大小、表面湿滑程度及生长曲线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tsH基因过表达使N8菌株乳链菌肽耐受提高了8.3%,2个乳链菌肽耐受性相关基因nisInisF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5.45倍近45倍;ptsH基因过表达略微减缓了N8菌株中乳链菌肽产生,但乳链菌肽最终产量略有提高;ptsH基因过表达菌株中PTS系统糖苷磷酸化糖类利用率比原始菌株显著提高。结论:ptsH基因主要与乳酸乳球菌乳链菌肽耐受有关。

  • 标签: 乳酸乳球菌N8 ptsH基因过表达 乳链菌肽 耐受性 生物学功能
  • 简介:目的:构建天然免疫胞内识别受体核苷酸寡聚域1(NOD1)真核表达质粒。方法:NOD1基因片段经PCR扩增获得,经酶切后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flag中,对挑选出阳性克隆测序,将序列正确重组质粒pnag—NOD1转染293T细胞,用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同时用NF-κB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NOD1蛋白活性。结果:pflag-NOD1可以在真核细胞293T中表达,并可以增强NF-κB报告基因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nag—NOD1,在细胞中表达NOD1后能够提高NF—κB转录生物活性,为进一步研究NOD1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NOD1 NF-ΚB 真核表达 萤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针对出血性梗塞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对其康复预后作用.方法:150例初发脑血管病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梗塞组与出血组.均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比结果以及相关监测指标变化.结果:梗塞组患者合并慢性病以及并发症比例均少于出血组(P〉0.05),梗塞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出血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BI)肢体功能恢复(FM)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梗塞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病残程度(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梗塞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恢复患者正常机体功能.

  • 标签: 脑血管病 康复 预后
  • 简介:以pBRTM/HCV-3011模板,通过PCR法扩增ns5a、LISDR(左端序列)RISDR(右端序列),分别经XhoⅠ/EcoRⅠ、XhoⅠ/HindⅢEcoRⅠ/HindⅢ双酶切,连入穿梭质粒pEGFP-N3中,构建重组质粒pEGFP-N3-ns5apEGFP-N3-ns5a-△ISDR.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序列测定.将这2种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法转染HeLa细胞,然后在G418选择压力下进行有限稀释法筛选,用RT-PCR荧光显微镜鉴定.经酶切鉴定基因测序证实,重组穿梭质粒已插入目的片段ns5a、LISDRRISDR.RT-PCR荧光显微镜检测到目的基因表达.以上结果说明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ns5apEGFP-N3-ns5a-△ISDR,目的基因在HeLa细胞中得到表达,为研究HCVNS5A中是否存在抗干扰素治疗功能蛋白提供了实验材料.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敏感决定区 HELA细胞系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丙型肝炎 真核表达载体
  • 简介:在真核生物基因中,mRNA选择剪接现象十分普遍。mRNA选择剪接导致一个基因多转录本产生,被认为是高等生物增加蛋白质多样主要机制,且已发现与许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发现这些转录本选择剪接位点、新外显子外显子组合,乃至获得这些剪接变异体完整克隆,对于基因功能深入研究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几种在mRNA水平探索选择剪接方法。

  • 标签: 选择性剪接 剪接变异体 表达序列标签 MRNA RT-PCR
  • 简介: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始终是人们关注热点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抗移植排斥等.但鼠源单克隆抗体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肿瘤渗入量低、亲和力低半衰期短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及其向各学科渗透,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可使其适用于多种疾病治疗.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抗体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利器.本文简要介绍上述技术基本原理、特点治疗抗体研究进展.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简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便捷表达系统.将人可溶性CD14(sCD14)基因克隆入pFASTBAC1转移质粒中,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目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插入BacmidDNA中,后者转染sf21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重组蛋白C-末端6×His@Tag,经TALON金属螯合色谱将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获得无血清培养上清--步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计算表明从1L培养基中可纯化到约8mg纯度大于95%重组sCD14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与抗6×His单抗抗CD14单抗结合抗原性.疑胶迁移实验细胞活性实验表明重组sCD14蛋白能在体外与LPS结合,并能增强LPS诱导THP-1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因子.

  • 标签: CD14 细菌脂多糖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简介:目的:通过弱化筛选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dhfr),构建双顺反子全抗体表达载体,实现全抗体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方法:将dhfr基因分为分别编码1-105106~187氨基酸残基2部分,分别通过linker与亮氨酸拉链GCN4融合,分别通过内部起始位点序列与抗体轻重链基因偶联,构建成2个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IRESLZdhfr—HpIRESLZdhfrL。用脂质体2000转染CHO-dhfr-细胞,用无次黄嘌呤胸腺嘧啶脱氧核苷IMDM筛选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结果:筛选到阳性克隆表达水平为1.47-3.5μg/(106细胞·d),经氨甲蝶呤(MTX)梯度加压,在MTX浓度为5×10^-8mol/L时,表达水平达到11.5μg/(10^6细胞·d)。结论:构建了基于亮氨酸拉链二聚化基础dhfr弱化方式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实现了全抗体在CHO—dhfr-细胞中高效表达

  • 标签: 双顺反子表达载体 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弱化 全抗体
  • 简介: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近几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国家经济状况有了新貌,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身心健康要求标准也在改变,在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家庭核心,家人也都非常重视他们健康.因此,医护研究人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医学护理,目前,酒精肝病临床护理过程中产生安全问题逐渐增多,这些问题由很多因素造成,也给医院以及患者患者家属带来许多难题.所以,在酒精肝病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找出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也能有效地避免许多不必要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社会信誉度,加快患者恢复进程.本文就影响酒精肝病临床护理安全因素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且对此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希望对有效防护酒精肝病护理工作中安全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临床护理 医院
  • 简介:研究寡核苷酸芯片重复性与间隔臂(spacer)探针长度之间相关.设计12条不同长度带有不同spacer探针,与749bp荧光标记靶序列杂交.扫描分析三次杂交结果,用Quantarray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随探针长度延长,杂交信号变异系数逐步降低.15mer探针杂交信号较弱,杂交不够稳定,重复性也相对较差.20mer、25mer、30mer探针变异系数逐渐降低.spacer为15时变异系数最小.说明选择spacer为poly(dT)1525mer30mer探针可以获得较好重复性.

  • 标签: 间隔臂 探针长度 寡核苷酸芯片 相关性 杂交重复性 变异系数
  • 简介: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是研究许多生物学过程分子基础一条直接、有效途径。自DDRT-PCR技术建立以来,一系列基于PCR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技术,如SAGE、SSH、RDADNA微阵列等相继发展起来,为分析克隆差异表达基因提供了更为快速、灵敏工具。本文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比较了不同方法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技术发展方向。

  • 标签: PCR 基因差异表达 抑制消减杂交 代表性差异分析 DNA微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