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抉择.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由于采取减缓行动需要相当长时间(几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从根本遏制气候变暖整体趋势,因而采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现实紧迫日益凸显.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政府亦发布多个有关气候变化评估对策报告[1-3].

  • 标签: 新概念 概念提出 气候变化新
  • 简介:利用ARPS(AdvancedRegionalPredictionalSystem)尺度数值模式,2007年7月19日低涡天气背景下发生在祁连山区次比较典型地形云降水过程云和降水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模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ARP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地面降水分布及其发展演变特征;祁连山北坡陡峭地形抬升作用是祁连山云系降水主要动力机制;祁连山地形作用云和降水微物理结构随云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

  • 标签: 祁连山 地形云 数值模拟
  • 简介:利用1961~2006年江淮地区80站点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位数确定极端降水阈值方法,比较全球气候变暖背景该区域降水强度分布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典型暖异常年份里,江淮地区极端降水日数占总降水日数比重比冷年增加30%以上,极端降水总量比重增加13%左右;而微量降水日数所占比重比冷年减少近60%,微量降水总量减少了80%,说明全球变暖后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分布结构呈现弱降水减少,强降水增多显著两极分化特征,且该特征江淮地区基本致。冬、夏季对比表明,冬季变化幅度比全年夏季更大。可见全球变暖背景未来江淮地区降水强度分布结构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可能增加。

  • 标签: 全球变暖 江淮 降水强度分布结构 微量降水 极端降水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资料分析博州地区次局地大暴雨尺度环流背景,并利用FY卫星云图、TBB资料区域气象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局地暴雨发生时段落区,同时物理量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在有利天气背景条件,由对流层中低层弱冷空气入侵触发次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低层辐散、高层辐合为强降水形成提供动力条件;博州特殊地形条件地面东风也是造成局地暴雨重要原因

  • 标签: 博州 局地 大暴雨 诊断
  • 简介:应用GPS探测大气可降水量(PWV)2010年连地区降水过程水汽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PS/PWV资料能反映大气水汽时间空间变化,变化特征与降水有较好对应关系;不同性质降水过程PWV变化特征明显不同,稳定性降水过程PWV变化较为平缓,呈明显单峰结构,对流降水过程水汽变化程度剧烈,呈震荡趋势,而混合型降水具有两种性质降水共同特征;降水过程GPS/PWV阈值表明,GPS/PWV资料降水天气预报方面有应用价值。

  • 标签: 大气可降水量 稳定性降水 对流性降水 混合型降水
  • 简介:将有限区域流函数、速度势求解中常用两种张驰法(即理查逊法和加速利布曼法)与调和余弦谱展开法(H—C法)进行了比较,理论研究表明:H-C法单独考虑边界影响分量,物理意义明确,且不会丢失边界天气系统;从计算上看,H-C法重建风场能精确还原原始风场,且计算效率明显高于两种张驰法,即收敛更快。通过在台风Bilis(0604)暴雨增幅过程诊断应用发现,常用两种张驰迭代方法求解有限区域流函数速度势问题上效果都不是很好,即:用理查逊法和加速利布曼法计算流函数速度势重建风场与原始风场差别较大,不能准确还原原始风场;用H—C法不仅计算效率高,还原风场与原始风场差异极小,且不受南边界较强西南季风涌影响暴雨增幅前期能较好地反映与暴雨增幅相关辐合信号。因此,可用H—C法计算得到无辐散风和无旋风有限区域天气系统进行更深入动力结构分析

  • 标签: 有限区域 调和一余弦谱展开法 台风Bilis 暴雨增幅
  • 简介:为了解榆林机场复杂大雾变化过程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利用常规天气图AWOS系统采集气温、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实时资料,利用天气学原理2011年12月1日榆林机场出现复杂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对湿度为91%~95%榆林机场冬季大雾形成临界状态,相对湿度95%榆林机场大雾稳定持续临界值,机场积雪被清扫跑道与周围覆盖着厚厚积雪地表之间存在辐射差异,该差异可能导致浅雾、碎雾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机场 复杂雾 能见度 变化特征
  • 简介:ElNinoModoki近年发现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分布新特征,主要表现为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为纬向"三极型"分布,与传统ElNino"偶极型"分布显著不同。本文利用1979~2010年冬季降水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分析ElNinoElNinoModoki我国华南地区冬季降水不同影响。结果表明,ElNino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偏南,我国华南地区受西侧异常西南风影响,获得充足水汽供应。另外,高层抽吸作用增强,上升运动加强,对流发展,降水偏多;而ElNinoModoki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我国华南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华南地区高层抽吸作用减弱,上升运动减弱,对流减弱,并且水汽供应不足,导致降水偏少。

  • 标签: ELNINO ElNinoModoki 西太平洋副高 水汽输送
  • 简介:利用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模式渤海湾地区2009年9月26日次碰撞型海风锋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较好地重现这次天气过程以及海风锋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海风锋锋后较为深厚对流不稳定能量水汽高值区,锋后水汽高值区形成源于海风堆积往高空输送,而锋后对流不稳定能量产生归因于抬升凝结高度自由对流高度降低以及平衡高度升高,这些高度变化则源于冷湿海风给低层大气带来降温和增湿,其中给低层大气带来增湿主要影响因子。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相向碰撞时,对流系统容易进入海风锋锋后触发强对流不稳定能量形成强对流运动,同时弱对流抑制为对流运动触发提供有利条件,强对流运动把海风锋锋后充沛水汽往上输送,从而造成强降水天气。另外,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碰撺后沿着海风锋锋后移动可能更有利于对流运动发展维持。

  • 标签: 渤海湾 碰撞 海风锋 数值模拟
  • 简介:针对发生在2012年8月10日门源地区暴雨天气,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及卫星、雷达、自动站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低层增温增湿有利于不稳定层结形成与能量积累,较强冷空气中低层切变线触发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流区上空湿度层结构差异,导致门源以雷雨大风等短时强降水为主;锋区较强,坡度,锋区上有较强上升运动与比湿,有利于对流天气产生

  • 标签: 大到暴雨 成因 分析
  • 简介:利用兴安盟1961-2008年5-9月区域暴雨历史资料,分析兴安盟明显暴雨过程气候分布特征,然后利用暴雨过程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覆盖范围3指标,将3指标分别无量纲化后,采用等权重技术方案建立综合指数计算模型,计算兴安盟逐年重大暴雨过程综合指数,综合指数进行历史排位,查出暴雨过程历史重现期,从而对某大暴雨过程进行评估定位.

  • 标签: 暴雨过程 综合评估 业务应用
  • 简介:根据1981~2010年NCEP/DOE再分析资料与中国160站降水资料,利用统计学、物理量诊断等方法,探讨夏季东亚季风环流系统重要成员——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强度逐月变化与我国降水关系。分析表明:6~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比各自气候态位置偏南(北)时,易造成6月华南、江南地区降水、7月江淮流域降水以及8月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多(少)。本文重点分析2010年6月、2007年7月及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异常时东亚高、低纬度环流特征及其我国降水影响物理成因。研究发现:2010年6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稳定在35。N以南。急流轴南侧(北侧)为辐散(辐合)距平,相应低层辐合(辐散),造成江南、华南地区从低层至高层上升运动,配合整层偏西水汽通量距平,为该地区持续降水提供有利动力水汽条件;2007年7月东亚高空急流位置偏南、强度偏弱,急流月内尺度扰动偏,使得东亚中高纬度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暴雨;2006年8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持续偏北、强度偏,有利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我国四川庆地区受副高控制,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

  • 标签: 西风急流 降水 月际变化 扰动
  • 简介:使用NASA/NCAR有限区域大气环流模型FvGCM结果驱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20km),进行1961~1990年当代气候模拟(控制试验)2071~2100年[PCCA2排放情景未来气候模拟(A2情景模拟试验)。将RegCM3径流模拟结果同尺度汇流模型LRM[分辨率0.25°(纬度)×0.25°(经度)1相连接,模拟预估未来气候变化我国黄河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当代气候,未来黄河流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夏季7~8月降水减少)蒸发增大趋势,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河川径流在5~10月减少,加剧流域夏季水资源短缺;未来气温升高使得融雪径流增加,可能导致更早更大春季径流,使径流过程发生季节迁移,引起黄河流域水资源年内分配发生变化。

  • 标签: 气候变化 A2情景 黄河流域 径流
  • 简介:利用吉林通榆半干旱区农田站退化草地站2008年外场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蒸散地表水分收支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尽管两站点相距仅5km,但农田站全年总蒸散量比代表自然土地覆盖状况退化草地站高28.2mm;且生长季两种下垫面的蒸散量较为接近,差异主要发生在非生长季。同时,农田站年水分收支总量为51.1mm,比退化草地站低35.6%。具体来说,生长季,两站点水分收支均有盈余;但在非生长季,退化草地站水分收支仍有盈余,而农田站则处于水分亏损状态。这说明半干旱区,代表人为土地利用状况农田站面临着更大水分供给压力,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会加剧该地区干旱化趋势。进分析表明,水分盈余并不代表地表水分状况良好。从Prietley—Taylor系数来看,两站点Priestley-Taylor系数均远小于1.0,说明半干旱区,由于表层土壤水分条件限制,实际蒸散量远未达到平衡蒸散量,土壤面临着水分供给压力。可能原因,对半干旱区而言,尽管水分收支有盈余,但是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土壤孔隙度,大气降水很容易渗,并以地下水形式存储起来,使得表层土壤水分供应反而不足。

  • 标签: 半干旱区 土地利用 蒸散 水分收支 Priestley-Taylor系数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宁夏22气象台站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相对湿度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最大熵谱分析、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宁夏各区域雾日数霾日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雾目数、霾日数均呈南北多、中间少空间特征,但雾日数南部最多,而霾日数北部最多。近52a来,雾日数除南部山区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外,其他3区域均呈增多趋势,而霾日数各区域均呈显著增多趋势;另外,二者均有明显阶段演变特征,1961—1980年为明显偏少阶段,1981~2000年为波动变化阶段,2001年以后为明显偏多阶段;雾日数具有较明显准7.5a,4.3a周期振荡,霾日数具有较明显准4.6a、3,0a周期振荡;各区域雾日数与霾日数均未发生突变现象。

  • 标签: 宁夏 雾日和霾日 趋势分析
  • 简介:十八大谋划“五位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提出,“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这些高瞻远瞩精辟论断为我国气象服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为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 标签: 气象服务工作 防灾减灾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气象防灾减灾 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宝鸡多普勒雷达资料2012年7月13日发生在宝鸡次阵风锋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阵风锋移动方向与对流风暴移动方向有约90。夹角,接近于垂直;阵风锋从生成结束移动速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阵风锋过境时气象要素出现较大变化,表现为温度降低、湿度增大、风速增大}阵风锋强度与对流风暴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 标签: 阵风锋 对流风暴 趋势
  • 简介:选取夏季发生在新疆石河子沙漠边缘地区7次冰雹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并结合雷达回波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7次降雹过程分别发生在高空槽型西西伯利亚低涡型两种典型冰雹环流背景形势,其中高空槽型影响范围更大,破坏更强;较好水汽条件、对流不稳定条件较强垂直风切变促使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发展。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尺度天气系统发展演变过程,回波强度回波顶高度变化、速度逆风区出现、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1h降水累积值急剧增加、风暴跟踪信息(STI)预警等冰雹天气出现具有很好预警意义,今后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冰雹 天气形势 对流参数 多普勒雷达 回波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提供相关资料,2009年9月19—20日河套地区发生寒潮天气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寒潮爆发前期,500hPa系统,蒙古西部冷中心强度≥-32℃,且温度场滞后于高度场,为冷空气爆发南下提供最基本条件;700hPa河套地区及上游≥16m·s^-1西北风急流基本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45°且10纬距内有4条及以上等温线密集区;850hPa河套地区有≥16℃暖中心,高空槽前后西北风速≥18m·s^-1,温度线与高度线夹角〉45°;地面蒙古气旋性质为寒潮爆发前期提供有利热力条件,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轴线接近南北向,且冷高压中心强度≥1040hPa,3h变压≥3hPa。

  • 标签: 寒潮 冷平流 蒙古气旋 冷高压 垂直速度
  • 简介:文章从雷暴形成、发展及各个时期天气特点入手,利用T639NCEP数值模式再分析资料结合天气预报技术,个例分析雷暴天气航空飞行存在危险不安全因素,总结雷暴在即将爆发到消散时各项物理指标,并描述机载雷达实时探测雷暴时雷达回波特点雷暴进行避险措施.通过民航气象服务雷暴自然灾害天气特点总结,为更好保障航空气象专项服务,提供雷暴灾害影响分析减灾参考分析总结.

  • 标签: 雷暴 航空 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