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T3期胆囊(GBC)行扩大根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7家肝胆中心接受区域性根治和扩大性根治的323例pT3期GB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区域性根治组(A1组)和扩大性根治组(B1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总体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B1组阳性淋巴结个数[2(0,3)枚]和切除淋巴结总数[3(1,4)枚]均高于A1组[1(0,1)枚,4(2,7)枚)](均P<0.05),两组间其他临床及病理因素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1组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1组,分别为75%、44%、29%和50%、15%、11%(χ2=11.311,均P<0.001)。扩大性根治(HR=2.161,95%CI:1.222~3.821)、肝脏侵犯(HR=2.324,95%CI:1.305~4.139)、阳性淋巴结比率≥1/3(HR=2.927,95%CI:1.641~5.220)和ⅢB/ⅣB分期(HR=3.325,95%CI:1.750~6.320)是G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扩大性根治(HR=1.969,95%CI:1.083~3.581)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肿瘤侵及肝脏时B1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A1组(均P<0.05)。结论对阳性淋巴结比率<1/3和(或)肿瘤侵及肝脏的pT3期GBC施行扩大根治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扩大性根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囊癌 pT3期 扩大根治术 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 作者: 胡晓晖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1-01-11
  • 出处:《求医问药》 2011年第1期
  • 机构:胡晓晖(1975.1~),男,湖北恩施人,硕士毕业,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治,联系电话:133671804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种气管插管在胸腹腔镜食管根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2至9月择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食管根治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0):双腔气管插管组(S组)、单腔气管插管组(D组)、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联合单腔气管插管组(C组)。采集患者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0)、人工气胸开始后(单肺通气)30 min(T1)、人工气胸结束后(双肺通气)30 min(T2)、拔管后30 min(T3)的动脉血,检测并分析3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差异;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心率(HR)、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气道压(Paw);分析3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时间、CO2胸内充气压力、肺萎陷程度、术后3 d肺炎发生率的差异。采集患者T0、T2、手术结束(T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过程中一共剔除14例患者,其中9例手术时间超过6 h,3例中出现心律失常,2例手术时间少于1 h。最终S组56例、D组54例、C组56例完成试验。S组、D组、C组患者肺萎陷满意率分别为85.7%(48/56)、100.0%(54/54)、89.2%(5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308,P>0.05);D组患者CO2胸内充气压力为(10.2±2.2)mmHg(1 mmHg=0.133 kPa),高于S组、C组的(5.1±3.4)和(5.6±3.1)mmHg (F=-9.303,P<0.05);D组患者术后3 d肺炎发生率为14.8%,低于S组、C组的39.3%和17.8%(χ²=8.300,P<0.05)。T4时D组患者TNF-α值为(122.4±4.4)ng/L,低于S组、C组的(257.9±6.3)和(185.8±5.6)ng/L(F= 69.020,P<0.05);T4时D组患者IL-6值为(175.4±4.9)ng/L,低于S组、C组的(289.6±6.8)和(226.2±4.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750,P<0.05);T4时D组患者IL-8值为(303.1±7.2)ng/L,低于S组、C组的(595.4±22.1)和(436.8±10.9)ng/L(F=55.359,P<0.05)。结论3种气管插管在胸腹腔镜食管根治中均可以产生满意的通气效果,但是单腔气管插管对肺损伤影响更小。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 简介:摘要宫颈是作为当前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我国女性患者中常见,随着当前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由于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性切除式、手术应用器械以及手术操作技巧等差异,其对于护士围期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研究主要通过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150例临床确诊宫颈且行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性切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腹腔镜下宫颈根治性切除期手术配合方法展开分析,探讨规范、有效的护理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上段、颈段食管行三切口根治性切除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治疗是早期子宫颈的首要治疗措施,开腹及微创手术路径的广泛子宫切除均被广泛应用数年。子宫颈开腹与微创手术非劣效随机对照研究(LACC)的结果颠覆了子宫颈的临床实践,开腹子宫颈根治回归为唯一标准式。基于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对比开腹手术对患者生存结局影响的再研究,以及一系列改良后的肿瘤结局研究,提示微创手术路径在早期子宫颈的应用需重新审思。本文围绕这一话题,对可能影响微创手术路径肿瘤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手术适应证及复发模式进行分析,提倡推行微创路径的“无肿瘤”暴露的标准化式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子宫颈癌 开腹 腹腔镜 肿瘤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青年患者行机器人膀胱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膀胱根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青年(≤44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肿瘤发现方式、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合并疾病、手术时间、中失血量、尿流改道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其中男18例(75%)、女6例(25%),年龄(40.4±3.5)岁,体质指数(24.7±2.5) kg/m2。初次就诊时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19例(79%),下尿路刺激症状者4例(17%),剩余1例(4%)由体检发现。肿瘤单发者15例(62%),多发者9例(38%);14例(58%)膀胱肿瘤直径≥3 cm;术前合并肾积水者3例(13%)。2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机器人膀胱根治,手术时间(325.8±57.2)min,失血量200(162,300) ml,术后住院时间11(9,22) d。17例(80%)患者尿流改道采用回肠原位新膀胱,剩余7例(20%)采用Bricker回肠膀胱。对于保留性神经的男性患者,有6例(6/9)在术后1年恢复性功能。术后病理分期及分级:T2期16例(67%),T3期7例(29%),T4期1例(4%);6例(25%)发生淋巴结转移;低级别尿路上皮8例(33%),高级别尿路上皮14例(58%),腺癌1例(4%),小细胞神经内分泌1例(4%)。术后早期并发症多轻微,2例(8%)患者发生Clavien Ⅲ级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少。患者随访时间(26±12)个月,1例(4%)患者因化疗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例(4%)患者发生复发,4例(17%)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P=0.018)和≥T3分期(P=0.038)与术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联。结论血尿是青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的首要临床表现,且肿瘤级别高和分期晚;机器人膀胱根治治疗青年肌层浸润性膀胱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保留性神经有助于性功能恢复;高肿瘤分期(≥T3)和淋巴转移与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联。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青年 机器人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5例直肠癌根治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术后的准备,如心理安慰、病情的严密观察、饮食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对25例患者的根治手术均顺利进行,且在精心的护理之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而且术后的精心护理能使患者恢复的更快,更好,减轻病人的痛苦,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内胆管细胞(ICC)根治切除术后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HBV相关ICC行根治切除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60.8%),女31例(39.2%);年龄(56.9±11.2)岁。采用X-Tile统计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χ²检验分析术前NLR和GPR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Cox回归模型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结果X-Tile软件确定NLR和GP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13和1.31,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79例患者分为NLR≤3.13组(45例)和>3.13组(34例)以及GPRI≤1.31组(54例)和>1.31组(25例)。与术前NLR≤3.13组患者比较,术前NLR>3.13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病理为低分化、肿瘤直径>5 cm以及分期晚的比例明显增高(均P<0.05);与术前GPRI≤1.31组患者比较,术前GPRI>1.31组患者中肝脏硬化萎缩的比例明显增高(P=0.025)。79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2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2.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GPRI水平、肝脏硬化萎缩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影响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基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50,预测效果接近患者实际生存结果。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和GPRI可用于HBV相关IC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预测。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