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批判犹太—基督教传统和柏拉图形而上学传统,尼采把颓废和虚无缘由归结为"反自然",又将"反自然"缘由归结为"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二分。尼采称自己为"自由精神"和"积极虚无主义"。"自由精神"任务是价值重估,而"积极虚无主义任务则是促成"虚无主义自我克服"。尼采通过提倡价值重估和积极虚无主义给未来哲学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尼采 敌基督者 反自然 虚无主义 颓废
  • 简介:价值相对主义否认普遍价值和价值一般,只讲价值相对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其实质是价值虚无主义。从西方哲学史来看,探讨普遍定义方法,始于苏格拉底,也是柏拉图“相”论来源。苏格拉底探索并非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不可知论,而是由怀疑开始而终于确定。

  • 标签: 正义 定义 价值相对主义 价值虚无主义 苏格拉底
  • 简介:同一个黑格尔,在不同学者眼中有着截然相反两种形象——保守国家主义分子和融合古代共同体主义与近代自由主义调和主义.特别是,黑格尔后一种形象已成为当前学界争议焦点,而市民社会中贫困问题则是探讨这一难题较好切入点.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一方面赞同导致贫困劳动所有权所体现个体原则,另一方面又支持市民社会对贫困救济所体现出共同体原则,由此引发了一桩公案——市民社会是否解决了贫困问题?对早期和晚期两种不同解决方案回顾,表明重建于中世纪行会基础上同业公会,被黑格尔视为一种既不同于置贫困问题于不顾个体自由主义,也不同于实施普遍救济国家福利主义理论构想.

  • 标签: 贫困 个体原则 共同体原则 警察 同业公会
  • 简介:现代主体性在一路高歌之后陷入了危机。主体性危机表明了主体性结构中自我与他人、经验与先验、理性与非理性等各种因素缠绕遮蔽与对立冲突,因而主体自身发生着解构。现代主体是建立在排除和压制他基础上,后现代哲学对主体解构是对他肯定。他并不是简单的人称称谓,而是寻求差异一种复杂的话语语境。列维纳斯、德里达、福柯等人通过不同形象发掘瓦解了中心化现代理性主体。尽管后现代哲学一再声称要探寻更复杂主体性形式,但他们理论诉求并未真正实现,而是陷入了新理论困境。从根本上来说,后现代哲学提供是一种消极和充满悖论主体。在当代,最重要不是对主体解构,而是对它进行重建。重新思考马克思实践概念,对于超越解构并且重建更具反思性主体性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 标签: 主体 解构 他者 困境 马克思
  • 简介:一2017年6月29日—30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河谷大学召开了以讨论interality为主题学术会议。Interality这个词词典上还查不到,根据构词法,词干"inter-"意为"之间"加上后缀"-ality",那么interality就是关于具有"之间"性质东西,汉语译为"间性"。会标表明,这次会议是关于"间性"第一届国际研讨会,看样子今后还要继续研讨下去。事实上,北美近年已经有杂志就这个问题出过专辑,另外还有专门论集出版。

  • 标签: 哲学 国际研讨会 学术会议 密歇根州 构词法
  • 简介:近四十年来,大陆宋明理学研究贯穿几条线索,主要包括反理学研究、西方哲学援入与对话、思想史视野融合、理学与经学交叉研究等。其中反理学研究在不同阶段又分别表现为气学、实学和启蒙思潮研究等。这些研究取径在理学研究方面创获颇多,但偏于外在路径,存在不少问题。未来理学研究仍将多元发展,而内在径路研究才是理学研究之本。

  • 标签: 反理学 中西对话 思想史 经学向度 内在径路
  • 简介:“先验-偶然知识”是克里普克研究指称理论时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认识论断言.“标准米”“海王星”与“朱利叶斯”是与三大指称理论密切相关经典案例.断言与案例合法性问题共同构成当代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热点与难点.指称与指称对象区分是一个新颖方法论,借助它不仅可以澄清三大经典案例合法性论争中混淆与错解,而且可以为先验-偶然知识何以可能提供一个新研究视角.

  • 标签: 指称固定 先验 从物-知识 指称 指称对象 偶然
  • 简介:心学发展至晚明时期已产生诸多流弊,使得良心之实践工夫不能落实到实处。刘蕺山为纠其流弊,严厉批判阳明"四句教"与龙溪"四无说"。然而,刘蕺山哲学体系明确提出并详细阐发了心体"无善而至善"思想,并作为其心性理论基础,其心体理论在儒学思想史上有承前启后重大贡献。

  • 标签: 刘蕺山 无善 至善 本体 工夫
  • 简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我国哲学工作者关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从事古希腊哲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大会,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2014年,在浙江大学举办第三届全国古希腊罗马哲学大会上,隶属于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古希腊罗马哲学学会成立。伴随着这一过程,国内学者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新论文、专著、译著不断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学术研究繁荣发展。云南大学哲学系曹青云副教授《流变与持存:亚里士多德质料学说研究》一书自2014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古希腊哲学界关注,并引发了相关学术讨论。笔者在阅读此书过程中,对当代中国学者进行古希腊哲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希望在此和大家分享和讨论。

  • 标签: 古希腊哲学 哲学研究 亚里士多德 当代中国 方法论 学说
  • 简介: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也经历了多重逻辑下学术话语、研究热点、写作范式等方面的变迁。1978—1987年,近现代哲学研究领域主流话语是“实事求是”,研究热点是革命史观下“先进人物”,写作范式处于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转变之中。1988—1997年,其主流话语是“追寻智慧”,研究热点转移到自由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写作范式由“认识史”进展至以“智慧”为中心。1998—2007年,其主流话语是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自此近现代哲学研究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整体中地位持续下降,研究热点是现代新儒家,同时在近现代哲学整体上取得进展,写作范式更为多样化,并表现出重视历史具体性趋势。2008—2017年,其主流话语是“文化自信”,近现代哲学研究整体上进入一定总结阶段,写作范式更为偏重历史具体性,尤其是学术与政治之间互动。

  • 标签: 近现代哲学 实事求是 追求智慧 中国哲学“合法性” 文化自信
  • 简介:自我根本上是由其目的论属性所定义.自我是与生命相关联,具有复杂大脑生物所经验到自我,在许多方面是由有机体存在自我所涌现.从主体性问题回到对有机体维持、保护和繁殖自身原因分析,可以得到一种解决问题视角.我们相信存在一种科学性说明,可以解释自然界目的论过程如何从非目的论前件中产生,这有赖于一种形式因果关系调解从动力因果关系到目的因果关系涌现.那么,什么能够构成这个过程中自主性?依据康德,我们认为一种双重自反形式生成动力学构成了自然目的生成关键程序,或者说,一个自我是以一种双向自反方式而组织,具有以自反方式组织自反性和因果关系循环递归性.然而,关于人类自我主体经验成分还有待说明.在解释主观自我时,一个重要模型在于阐明拥有大脑生物体出现是演化阶段上一次特殊水平跃迁,并引发全新自我动力学涌现领域,人类大脑所具有的超个体符号工具,增加了又一层自反性循环,从而能够产生目的论关系和更高级主体形式.

  • 标签: 自我 涌现 目的论 自反动力学
  • 简介:信号是流动能量,信号携带信息,信号传输是知识成为可能基本前提。感官系统和意识产生依赖流动能量,流动能量携带信息即为信号,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是信息两大基本要素,信息内容随感官系统和意识选择而转化为意义,意义初始形态是现象,现象使知识成为可能,由此可知,信号传输使知识成为可能。

  • 标签: 信号传输 现象 知识
  • 简介:《周易》有十八个卦象表达了十八种男女关系,而《咸》《恒》《蛊》《大过》等卦卦爻辞,直接以男女关系为例,阐述了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男女之间一系列伦理观念,并做出明确价值评判。由此看到,《周易》对三千年中国男女伦理观念所产生规范作用,也从一个特定视角感受到《周易》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源头。

  • 标签: 周易 男女关系 伦理观
  • 简介:通过对康德自由理论“拆解”,海德格尔在《论人类自由本质》这一1930年讲稿中呈现了作为人类本质原初自由概念.在对康德实践自由概念彻底化和深入化中,海德格尔把人类自由理解为自身约束,这同时意味着进入规范空间,并让存在以诸多样式显现.由此,海德格尔也得以确立起人类存在“伟大”有限性样式,并在不完满和绝对主体之间为人类寻得其位置.

  • 标签: 海德格尔 自由 有限性 康德 自身约束
  • 简介:近代科学一个重要特征是数学化,它大致由科学几何化与几何算术化两个方面组成,前者为近代科学提供了理念,后者则是实现这一理念重要方法。这种数学化在近代大获成功同时,也由于形式化和技艺化过程中所发生意义沉淀、变更和抽空而导致对其自身起源遗忘。以严格科学为目标的胡塞尔现象学,正是试图通过对起源追问来恢复对科学整体理解。

  • 标签: 科学 数学化 现象学 起源 生活世界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法为我们思考人类文明之间关系构建了新视野。然而,它首先需要应对是“人类命运冲突体”之类立场,后者代表显然是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自从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之后,此论俨然成为讨论文明之间关系不能回避范式。中国学界也对之作出了回应。人们时常注意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寻找应对资源,然而,中国哲学界天下主义观点以及试图用忠恕之道应对文明之间关系观点,具有内在致命不足。与之相对,中国现代思想对解决文明之间冲突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具有生命力,对此可以谭嗣同仁学、蔡元培世界主义为例加以说明。

  • 标签: 文明冲突论 天下主义 忠恕之道 中国现代思想
  • 简介:传统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被刻画为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德国理念论反对。然而,如果我们把德国理念论解释为从纯粹哲学角度论证了思想之本源性学说,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解释为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证了物质生活对特定历史—社会中众多思想进行选择机制,则两就可以被视为互补关系。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康德-黑格尔 思想的本源性 思想选择机制
  • 简介: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他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概念论是一种存在问题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似真之看”是不可能,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一种概念能力)和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主张是不一致,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 标签: 知觉内容 概念性 直观 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
  • 简介: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化与文化冲突、价值冲突”讨论是一个热点问题。价值认知、认同与选择困惑是当今世界遍布“道德困惑”时代难题,也是新时代老问题。从人类历史来看,新时代和大国崛起呼唤引领世界未来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当今时代走出价值独断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两极”困窘中国方案。在价值取向上人类生存发展至上性、在价值主体上多主体性、在价值目标上超越性、在价值结构关系上利益相关性、在价值取向上未来发展性、在价值构建上自觉自愿性、在价值行为主体上宽容性、在价值主体行为上交流互鉴性以及在人类共性问题治理上相互协调性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本价值内涵。

  • 标签: 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内涵
  • 简介:当代西方政治理论普遍认为自由民主制度若要避免堕落,除必要制度设计(如三权分立和两院制立法机构等)外,还需要有公民美德和公共精神.然而,两百多年前康德认为正义国家产生不需要以公民美德为前提,甚至“一个恶魔民族也能建立共和国”.康德此语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有着深厚历史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内容作为支撑.只有将这些作为支撑内容揭示出来,康德“一个恶魔民族也能建立共和国”断言才会脱去其突兀表象.

  • 标签: 康德 恶魔的民族 共和国 公民美德 历史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