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正>胡耀邦同志说:“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道德……”(《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27页)。所以,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是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信念是人们进行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只有当一个人对某种活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共产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要任务 新局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简介:文化“三自”的提出和阐述对思考道德“三自”,即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有重要启示。道德自觉是指道德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道德要努力地构建时代的精神高地。道德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表现为在内涵上,相信并坚守着自己道德文化的优势和优越;在外延上,相信并扩大自己道德文化的实力和魅力。道德自强源于它立足于人性内部,来自于人性自身,即道德可以自强是因为道德可以从人性自身汲取永恒的力量。与法律相比道德自身拥有一种自强的力量,拥有一种内在约束力和内在的驱动力。

  • 标签: 道德自觉 道德自信 道德自强
  • 简介:道德需要、道德层次与新时期道德建设陈小明一、道德需要与道德层次道德不仅是客观规范,而且也是人的内在需要。个人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第一,道德是使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道德是运用社会舆论、良心等力量来影响人的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社...

  • 标签: 道德需要 道德层次 新时期道德 道德建设 道德义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简介:道德情感是人所具有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是与人的道德认识相伴而生的,是人产生善的道德行为的力量和源泉。本文在对道德情感进行伦理分析的基础上,对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相通性进行了阐释,并针对今天人类道德生活中的情感缺失问题指出,道德自由的境界是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和谐统一的境界,人类要走向道德自由的理想王国就必须将道德情感还原于人的生活世界中去,给予道德情感应有的地位。

  • 标签: 道德情感 道德理性 道德自由
  • 简介:道德精神,就是人们敬畏道德、向往道德、享受道德、坚守道德的心理意识,也就是儒家所说的“诚”的精神。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是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旨归。当今社会,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道德精神 道德教育
  • 简介:道德生活是人们通过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身幸福的过程.它具有自为性、精神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道德生活蕴含于现实生活之中又超越现实生活.道德生活的实现既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更有赖于其内在要素,而连接外在条件与内在要素的桥梁和中介则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人们在追求幸福中过上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 标签: 道德生活 精神生活 道德教育
  • 简介: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道德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西方社会的理论活动和社会实践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多诺的生前手稿《道德哲学的问题》对近现代西方的道德哲学的嬗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解答了道德哲学的不少疑惑,提出了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始终须坚持的道德底限的主张。我们从阿多诺的评判和观点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 标签: 阿多诺 《道德哲学的问题》书评 道德哲学 康德 黑格尔 叔本华
  • 简介:19世纪后期的英国哲学家克利福德(W.K.Clifford)在《信念伦理学》一文中,从知识伦理标准的角度强调了充分的证据支持在信念形成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他证据主义的立场。随着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科学方法成为思考基本哲学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信念伦理学提出的问题也就愈显重要。哲学家们针对信念伦理学所涉及的证据充分性的问题、知识标准与伦理判断的问题以及形而上学信念合理性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当代哲学解读。这也是克利福德提出信念伦理学概念的当代哲学价值所在。

  • 标签: 克利福德 证据主义 信念 知识 道德
  • 简介:在中国梦语境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范式发生了转换,由封闭式的单一化转向开放式的多元化,由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叙事,由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回归近在咫尺的"此岸世界"。中国梦的历史生成性开启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视域,在历史之镜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知中国梦的历史之根、文明之基、文化之源,用中国话语叙述中国故事。中国梦的现实生成性开启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视域。在现实之镜中,我们能够真切地领悟中国梦的理论基石、制度基础、路径选择和物质保障;这也使大学生们能够形成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进而积极投身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之中。

  • 标签: 中国梦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范式
  • 简介:在当代社会里,科学技术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力,市场经济又使人类得到了充分的物欲满足,多元文化则使人类实现了心灵的解放.在此条件下,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相对主义必定会大行其道,并对具有普遍性、崇高性的道德提出挑战.面对这种挑战和道德权威的失落,明智的人们殚精竭虑地寻求拯救道德以提高人类素质和建设美好社会的良方.

  • 标签: 《道德信仰论》 道德建设 宗教文化出版社 人类素质 学术专著 改造世界
  • 简介:作为公民伦理规范的公民道德,依据公民行为的范围和性质以及来自于生活领域的分域看待,即公民道德本身的不同侧重,可以区分为“公民的道德”与“(公民)公共道德”的双重意蕴。而公共领域因其所具有的公共性、自由开放性、交往实践性和商谈伦理性等精神特质,不但成为公民公共道德的真实存在之域,更与公共道德的价值期许之间有着融洽的契合与互动。而由公民道德的形上关照到形下践行,同样需要我们在对话的场域中给出理性而合理的看待,即公民道德的践行和提升,需要制度与法律的支持和保障,需要来自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期努力。需要公民在文化传统体认基础之上的道德自觉。

  • 标签: 公民道德 公共道德 公共领域 价值期许 践行维度
  • 简介:大众道德是指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要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的损害后果的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该行为方式也常常是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大众道德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道德榜样的基础。它非常重视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有效整合,并将其融汇在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 标签: 大众道德 道德榜样 道德评价 道德义务 道德权利
  • 简介:道德信仰是时代的强烈呼唤。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它具有高度的主体自觉性、形上性和价值整合性,具有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道德人格的塑造功能、道德行为的动力功能和道德秩序的控制功能。

  • 标签: 信仰 道德信仰 道德人格
  • 简介:<正>道德的定义问题,在伦理史上,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历史上的伦理学家们,或者认为“道德即知识”,或者说道德是“不断发展的感情和观念的复杂组织”、“主观意志的法”,或者把道德看成是“为社会的利益、幸福、安全而尽力的行动”

  • 标签: 人的活动 社会现象 伦理学 现实人 善恶价值 和谐发展
  • 简介:道德智慧是一种道德形而上学智慧。它以反思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零散性、碎片性、杂乱性和不合理性为起点,以引领人类从道德-伦理的关系框架来认识、理解和把握道德的本质为至高点,以批判性地反观和评判人类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为终点,从而体现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融合和统一。人类应该多仰望形而上世界中的客观伦理,洞察客观伦理对主观道德的支配作用,追求合乎伦理的道德生活,以展现其人之为人的道德智慧。

  • 标签: 道德智慧 主观道德 客观伦理
  • 简介: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现实社会,也产生了所谓"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本身的工具性、虚拟性特征是产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客观原因.网络道德的核心是网民利益,基本原则是资源共享,而智慧、克制和爱心,则是网络道德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网络 道德 核心 原则
  • 简介:本文旨在比较孟子的道德成熟论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之间的异同,从而探究在道德成熟论中有哪些部分仍然与当今世界的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本文中,我们试图站在科尔伯格的视角向孟子的道德成熟论提出挑战,并尝试着以某种创新性解释来帮助孟子作出合理的回应。通过这场虚构的对话我们发现,尽管孟子和科尔伯格在理论倾向、对道德进步的界定以及在道德观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二者之间依然能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对话,从而使我们可以汲取儒家的思想资源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

  • 标签: 孟子 科尔伯格 道德成熟论 道德发展论 道德教育
  • 简介:<正>一位外国哲学家曾这样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问题是仅属于道德领域的问题。”我认为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如何交友,怎样认识和看待朋友之间的友谊,这本身确是一个道德问题。不仅友谊的缔结,需要道德的指导,而且友谊的发展和巩固还要靠道德来维系。反过来,友谊产生以后又会对道德发生影响,真正的友谊会促进人们精神境界

  • 标签: 友谊观 人与人 道德领域 精神境界 交友之道 外国哲学
  • 简介:<正>朝鲜民族从古代起,无论家庭生活中,还是社会生活中,都有着较为丰富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传统。但古代朝鲜民族伦理道德方面的理论著作却很少见。因此,要研究古代朝鲜道德,首先必须找出古代朝鲜民族的道德事实,从而由此综合、分析、归纳出道德思想。本文拟从一些与朝鲜古代道德相关的习俗和事实着手,初步探讨朝鲜古代的道德。一、堂拜先祖先祖崇拜指奉谢祖先恩德,祭尊先祖,承继先祖之愿,至今也是家族道德的一个内容。古代

  • 标签: 古代朝鲜 道德研究 朝鲜民族 夫余 先祖 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