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案例指导制度确立近4年来,指导性案例的运行状况并不理想:不仅案例的适用率低,且大都是隐性适用.究其原因,与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机制、参照规则、公开载体、援引适用以及数量类型等存在密切关联.因此,有必要通过最高法院直接创制指导性案例,增强案例的权威性;通过赋予法官对案例的注意、报告和说明等义务,强化案例的外在拘束力;通过鼓励当事人主动援引案例,明确法官参照裁判要点,并建立案例数据库、完善检索途径、强化案例工作的激励保障,推动指导性案例取得实效.

  • 标签: 案例指导制度 指导性案例 约束力 最高人民法院 样本
  • 简介:在行政权力的行使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大概就是决策。各种权力的行使过程,是由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大大小小的决策组成。决策目标多种多样,但权力的行使过程,包括程序、原则和制度等,却是可以统一的。决策过程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行政处罚也是一样,虽然实体处理极为多样,但都须遵循正当程序,

  • 标签: 权力运行 应松年 决策目标 正当程序 行政权力 决策过程
  • 简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党、政府以及公务人员如何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完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重要课题。

  • 标签: 依法治国 规范权力 运行
  • 简介:<正>写文章,除了文学类的,大体上都要首先提出问题。学术性文章更是如此。我写文章的习惯格式常常是将"问题的提出"作为文章的第一部分,有时用"引子""引言""导言""引语""绪言"等说法。这些前言性的内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出问题,解释这为什么是个问题问题的意义如何等。一般而言,能够提出问题,且问题是一个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则文章已经成就了一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佳,

  • 标签: 学术性文章 文学类 民事诉讼法 二审程序 举证责任 再审事由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内部实行的办案体制是检察人员承办,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①属于典型的“上命下从”、“审定分离”。检察机关内部按照行政机构的人员结构进行检力资源配置,行政级别较高的人员,享有司法权行使上的领导权和控制权,从而使司法权最终体现为长官意志,上述问题被称为“司法行政化”。

  • 标签: 运行机制 检察改革 检察权 检察机关 部门负责人 检察委员会
  • 简介:真理问题充分体现了赫勒哲学态度的存在论性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不应寻求那种普遍强迫的真理.赫勒提出了真理的主观性、启发性、个体性及历史性质,真理应当是一种认识论的开放,绝对确定性是可能而绝不是必须的方面,绝对真理可以是发散的、直觉的和顿悟的.

  • 标签: 真理 理念 介入 历史
  • 简介:法治不仅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形式要求和系统的体制性安排,更重要的是实质性权利义务配置原则和基础性正义观念。本文认为社会正义是政府法治的基础和根据,分析了我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变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正义观念及其法治意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在法治中的角色,认为政府秉持的自我智识能力的立场,也是法治中不可或缺的正义前提。一个实践主义的认识论对于实现有效的法治治理是有现实意义的。

  • 标签: 法治 社会正义观 政府合法性
  • 简介:执行主管,是指不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强制执行职权和履行强制执行职责的范围和权限。符合强制执行规律的主管制度有助于促进强制执行价值的实现。我国目前对执行主管的研究尚不深入,强制执行权并轨运行下的不同机构间执行冲突屡有发生。笔者认为,现行民事强制执行由法院主管的制度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选择,应当坚持并完善。从长远看,行政强制执行应当由行政机关主管,但要明确法院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权。

  • 标签: 执行主管 强制执行 运行模式
  • 简介:体罚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施加于犯有过错的学生身体之上使之感到疼痛,以纠正其错误行为的惩戒手段。美国的一些地区和学校通过立法或者学校政策授权教育者实施体罚,这有其宗教思想根源。美国也存在废除学校体罚的呼声。在允许体罚的地方,大都对如何进行体罚做出了一些较为明确的规定。法院通过对一些体罚诉讼案件的审理,确定了某些判断体罚的合理性或者过度的标准。过度体罚可能被判承担民事或者刑事责任。

  • 标签: 美国学校 体罚 合理性 过度性
  • 简介: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对精神病人的实施强制医疗监督,主要从精神病人的交付执行、医疗活动、解除强制医疗以及受理精神病人监护人的控告和申诉等方面进行.只有设立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专门法规,构建强制医疗程序监督的协作机制,建立强制医疗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加强检察院监所监察部门强制医疗执行监督的能力建设,才能保证法律监督的实效性.

  • 标签: 强制医疗 精神病人 检察监督
  • 简介:二十世纪以来,儿童权利保护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各国对于虐待儿童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我国,预防虐待儿童事业还处于初期时段,目前尚没有一部保护受虐儿童的专门政策性文件,分散在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相对较为原则,不仅操作性差、约束力弱,而且存在法律监管盲区。因此,我国刑法应当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并纳入公诉案件受案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标签: 刑法 虐待儿童 法律缺陷
  • 简介:和2012年同期相比较而言,贾丽虹在2013年的下半年有了一种更大的成就感——一是自己所在法庭的审判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二是案件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是干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成就感,缘于“.贾丽虹主审法官工作室”的成立。“表面上看这只是在法庭上多挂了一块牌子,但是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审判机制的转变,从而带来了审判质效的双重提升。”贾丽虹说。

  • 标签: 审判权 合议庭 三门峡 运行 法院 审判效率
  • 简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当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如何更好的维护人民的利益,怎样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环境公益诉讼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我国环境法虽然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与完善,但整体而言仍然滞后。因此,有必要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弥补传统诉讼的不足,更好的保障公众权利。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和作用,在分析了我国国内环境公益诉讼现状及立法存在缺失的基础上,从原告资格、举证责任、诉讼费用三方面对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 标签: 原告资格 举证责任 诉讼费用
  • 简介: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是目前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现行刑法对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构成要件作出了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的注册商标还应包括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对将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商标使用行为扩大到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的情形提出质疑,并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犯罪数额的认定进行阐述.

  • 标签: 假冒注册商标罪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构成要件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携带凶器盗窃认定为盗窃罪并予以刑罚处罚,为准确有效指导司法实践,防止随意出入人罪,必须遵循刑法总则"但书"规定,明确和细化携带凶器盗窃的入罪标准,排除数额、次数等的限制,通过实体、程序和司法适用等手段控制犯罪圈和刑罚圈;对于"携带"和"凶器"的认定应与"携带凶器抢夺"保持一致;但"携带"的时间段应认定为"始于盗窃实行行为,终于构成要件完成之时";"凶器"的范围需要再限定,并要区别于作案工具。

  • 标签: 盗窃 携带 凶器 入罪标准 “但书”规定 宽严相济
  • 简介:现在谈改进司法的,虽是各人有各人的主张,然而归纳起来,总不出乎三点:一是主张司法经费的扩充;二是主张法律本身的革新;三是主张司法制度的改善。而大多数的人们,尤注重于司法制度的改善。我现在拿中国司法界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他们对于改善中国司法工作上先后所已发表的意见,提纲挈领的说一说:

  • 标签: 司法经费 司法制度 中国司法 司法工作 主张 法律
  • 简介: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涉及民生的大问题,文章从案例分析入手,归纳出政府存在监管主体滥用职权,多头监管导致监管空白,行政主管部门不作为,追惩结果不透明,监管部门推诿扯皮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指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的完善应从加强信息公开、严惩政府不作为、明确监管职能、完善相关立法等几方面入手.

  • 标签: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问题 制度完善
  • 简介:询问证人是自侦案件中最常见获取证据的手段之一,但在实践中因为各种因素,询问证人总难以获得理想中的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询问证人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析强制询问制度的建立。

  • 标签: 询问证人 强制询问 制度设计
  • 简介: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财税法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法律子系统。它上系国家财政收支、分税制及地方政府财政治理,是治国安邦的为政之道;下涉民权、民生、社会保障,是保护人民的为民之法。在这片广阔的沃土上,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辛勤耕耘,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学术成果推陈出新。本刊本期特集收录的六篇学术论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 标签: 财税法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导读 财政收支 政府财政 为政之道
  • 简介:杨喜利案使得入宅犯罪问题的刑法处置受到一种正当性的考量,而这种考量应奠基在住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及其独立性上。正是由于住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权利的重要性及其独立性,入宅犯罪的牵连犯处置才有诸多不妥,表现为对刑法原则的背离、给正当防卫带来极大的被动和与已有立法定势相左。对入宅犯罪,暂可按照"后续行为"的人身侵害性和非人身侵害性的不同而分别予以数罪并罚和加重犯的处置,并且应在入宅犯罪的个案司法中对"住宅"作类型化解释。入宅犯罪问题的刑法处置应体现"宪法价值共识",从而提升刑事法治公信力。

  • 标签: 宪法 入宅犯罪 住宅权 牵连犯 数罪并罚 加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