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贪贿犯罪特别没收程序中的涉案财产并非包括一切违法的间接所得,应根据该财产是违法所得的转化财产、混同财产、收益财产而区别对待,同时需考虑对合法财产的抵偿性没收。违法所得的查明应适用'优势证据'标准,但不能适用违法所得推定制度。贪贿犯罪其他涉案财产的界定,应当坚持实行性关联标准或功能性关联标准。在逃的贪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有权委托代理人参加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的程序,确有证据证明财产并非违法所得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对利害关系人的抗辩权应当采取'原则+例外'的处理模式,即原则上可没收事后免费受让的违法财物,但如果这种没收会对善意的利害关系人的生活或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法院可例外地考虑免予没收。

  • 标签: 贪污贿赂犯罪 违法所得 涉案财产 特别没收
  • 简介:监狱服刑人员劳动权作为刑事被执行人人权保障体系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具有普遍性,亦有其特殊性。我国目前服刑人员劳动权保障由于传统文化观念及司法制度的影响,与国际囚犯最低待遇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

  • 标签: 劳动权 现状 存在问题 措施
  • 简介: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检察院要求一起涉林案件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庭审中,侦查人员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详细说明案发时参与抓捕的经过及被告人归案情况。此举既可增强侦查人员的证据意识,还可增强辩方对司法制度的信任。

  • 标签: 侦查人员 出庭作证 恭城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证据意识 司法制度
  • 简介:近日,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的社区矫正人员缪某给区检察院送去锦旗。原来,2013年缪某获假释后申清办理户籍,由于当年被告人姓名系缪的曾用名,加上派出所因搬迁等原因造成其户籍资料遗失,虽经司法局等多个部门出面协调,但仍无果。

  • 标签: 矫正人员 锦旗 社区 检察院 北海市
  • 简介:构建科学的基层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业绩评价机制,应遵循依法构建、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评价的范围、指标、方式、主体、程序和结果运用多个要素着手,做到评价内容有针对性、评价指标科学合理、评价方式分类量化、评价主体公正稳定、评价程序公开有序、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 标签: 业绩评价机制 结果性指标 行为性指标
  • 简介: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只是立法者给自己的"宣言",不具有司法适用的价值。立法者在制定刑法分则条文时,已经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排除在外。无论是将"但书"置于犯罪构成体系之外还是将"但书"转化为可罚的违法性、可罚的责任理论融入犯罪构成模式之内,发挥出罪机制都难以作到理论自洽。"情节"要素的判断内容只有被具体化为刑法分则中所规定的某个具体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时才有意义。"但书"司法化破坏了刑法分则中具体犯罪构成的定型作用,动摇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根基,增加了司法上的恣意性,放任了司法人员"粗犷化"的办案思维,不利于"精细化"刑法思维方式的养成。当前司法实践中司法文书上直接引用《刑法》第13条"但书"出罪化的做法应当及时纠正并终结。

  • 标签: 立法 但书 司法化 出罪
  • 简介:从民事检察权的性质上看,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对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更为符合民事检察权的功能定位。但作为一项新制度,如何开展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什么,监督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则是制度运作必须考虑的。同时,针对该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也有必要从运作机制及制度完善的角度加以探讨。

  • 标签: 审判人员 审判程序 检察建议 民事诉讼法 检察机关 再审事由
  • 简介:通过分析2012—2014年我院办理的6起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案件的判决,发现检法在此类案件侦诉与审判、基层实际与法律应用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这进一步导致检法对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事项、补偿款性质、从事公务内涵等内容认识、理解的分歧,最终导致判决的不一致。针对此类案件有必要从基层实际、法律解释出发,研讨案件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此类案件的管辖、预防及基层稳定、信访化解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避免司法实践脱离基层管理实际。

  • 标签: 基层组织人员 侵占 征地补偿款 贪污罪
  • 简介:新形势下监狱最大程度地保障服刑人员的申诉权,应当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方向。改变申诉不减刑的观念和做法,突出问题意识和纠错意识,彰显纠正司法不公和维护司法权威的理念,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畅通服刑人员申诉渠道,建立有效的申诉保障制度是大势所趋,也是规范化、法治化文明监狱的必然要求,监狱对此责无旁贷。

  • 标签: 监狱 申诉权 保障机制
  • 简介:根据刑法对贪污罪和受贿罪的规定可以看出,“国家工作人员”是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利用职务便利”是贪污贿赂犯罪的显著特点,贪污贿赂犯罪的主体严格限制在国家工作人员这一范畴内。然而,在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中,如何认定“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历来是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的难点。

  • 标签: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从事公务 法律 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便利 严格限制
  • 简介:诚勿扰》是江苏卫视的一档婚恋交友节目,在推出后不久就存在商标权侵权的争议。2012年"诚勿扰"注册商标所有权人金阿欢起诉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和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并于2014年一审败诉,后金阿欢上诉。2015年12月11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立即停止侵害金阿欢第7199523号"诚勿扰"注册商标行为,其所属江苏卫视频道于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使用《诚勿扰》栏目名称。

  • 标签: 《非诚勿扰》 再审制度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民事 解读 中级人民法院
  • 简介: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始终是法治实践无法回避的现实性话题,而其中尤其棘手的难题集中于国际法在国内法治体系中所应当发挥何种作用及其所处的地位。在宪法中对国际条约及国际习惯的国内适用做出清晰且明确的规定,是当前大多数国家国内法立法实践选择的模式。但就中国而言,中国历届宪法及立法法的修订均未做出国际法地位的规定,因此似乎只能从宪法外寻求突破。为厘定问题的中心,选取若干国家的宪法性法律作为样本展开考察,可从分析中得出可援以参鉴的有益经验。一方面,各国民商法往往规定国际条约的优先适用性与国际习惯的补缺适用性;另一方面,宪法、行政法领域更多体现为直接适用模式,而刑法中体现为转化适用模式,且受制于罪刑法定原理的制约,刑法中往往不将习惯国际法视为正式法律渊源。

  • 标签: 国际条约 国际习惯 非宪法性法律 适用模式 转化适用
  • 简介:公诉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核心、标志性职能之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公诉人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加强公诉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公诉人院,培养机制不可或缺。本文以T市H区人民检察院为样本,针对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队伍的特点,探讨基层检察机关公诉人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总结出应采取内部机制、外部机制双重培养模式,以期更好的发挥公诉职能作用。

  • 标签: 以审判为中心 公诉人员 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