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雇主行使劳动合同条款变更权,实为企业因应经济变化行使其经营管理权之内在需要,其关键在于对劳工影响至为重要之劳动合同条款变更要否征得劳工之同意。在对该项变更权进行司法控制实践中,一些域外国家和地区判断基准裁判规则各有特点,如德、法实行严格细致公法干预,英国似有放松规制之倾向,而我国台湾地区侧重具体与抽象并举多元化判断基准。反观我国大陆之相关规定,其裁判规则标准不一,司法可预见性稳定性难以预期,亟需完善。

  • 标签: 雇主劳动合同条款变更权 经营必要性 司法控制 裁判规则
  • 简介: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人员制作使用情况说明现象极为普遍,情况说明已经由法律解释取得了证据能力。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明确其证据属性,加之与直接言词原则相背离,致使情况说明长期以来为学界所诟病。法律解释中情况说明面临着一些矛盾面向,司法实践中情况说明也与立法存在相当拉锯,这些无不使情况说明显示出多维复杂样态。承认情况说明及其解释性规则相对合理性,构建一种有限度提供情况说明认识论,并共同规范其形式内容、引入“看得见”制作与使用机制、细化完善瑕疵证据合理解释条款,有助于在现行诉讼体制下对情况说明进行必要规制。

  • 标签: 刑事诉讼 情况说明 证据 法律解释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改革提供动力,法治提供保障,而立法是法治前提基础。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就是处理好立法与改革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

  •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 重大实践问题 顶层设计 战略部署 审批制度 内在统一性
  • 简介: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身份/承认政治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新政”宪法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当代美国宪法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矛盾撕裂,其传统依托“威斯特伐利亚”宪法框架也在全球化潮流中遭遇冲击。全球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结构变迁,预示着美国宪法模式全球化内在危机。在私法化、全球化与治理化趋势多重挑战下,美国宪法已经陷入去政治化泛政治化双重困境之中。美国宪法的当代困境具有普遍代表性,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18世纪宪法革命遗产,从中寻找新历史进步动力。

  • 标签: 社会系统论 宪法私法化 去政治化 新自由主义 美国宪法
  • 简介:清代社会中子孙杀伤祖父母、父母逆伦案件,[1]违逆礼法、大悖孝道,不仅是对家族内部伦理关系违犯,还是对整个王朝统治基础、秩序和合理性挑战。民间观念中对这类劣行深恶痛绝,以致排斥、畏惧。官方立法则定有最严酷之凌迟极刑惩处,即使患有疯疾而无自我行为约束力病人也不例外。对于案件恶劣性质强调,造成了唯恐避之不及官场心态,导致州县官讳饰案件情况多发,影响及于民国初年。

  • 标签: 案件 清代 官方 畏惧 民间 伦理关系
  • 简介:2015年《行政诉讼法》迎来了立法近三十年来第一次修订。围绕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两审程序、与复议衔接、救济方式及应否设立行政法院等诸多问题,学界与实务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立法寄予厚望。立法机关吸收了部分提议,着力于解决"立案难,受理难,判决难"等突出问题,尤其在立案程序等问题上做出了较大幅度修订。此外,在探索异地管辖、跨区域法院等专门法院问题上也预留了空间。新法实施一年以来,案件受理量大幅增长。但囿于诸多因素局限,修法仍保守,在诸多问题上并未清晰彻底做出回应。本期所组四篇稿件,所涉及多是这类悬而未决的话题:关于原告资格规定,何为"利害关系"及其构成要素亟待进一步探讨;在临时救济机制上,"先予执行"机制仍有待完善;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作为平行两种救济制度,其制度设计区分度与衔接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化;而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新规定,是否经得起理论上拷问以及为实践所接纳,仍有待于验证。修法一年以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行政诉讼制度在整体上向好发展,但深究之下仍留下了不少遗憾。制度变迁与新法实施经验,必然会引发对基本理论展开新探讨,而对域外制度研究则提供了一个不同观察视角。

  • 标签: 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行为 共同被告 行政诉讼法 立案程序 行政复议申请
  • 简介:法院按行政区划管辖导致司法行政化、司法地方化、司法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被学界实务界诟病已久,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法院管辖制度。借鉴国内现有法院管辖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几种实践模式,以首先解决基层法院司法顽疾问题为重点,以省级以下法院管辖区与行政区划适度分离为划分标准,以司法资源相对平衡诉讼成本最低为划分原则,综合考虑地区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环境等因素,设置了一套相对完整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方案与配套制度。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与法院人、财、物收归省级统管直接关联,因此,实现省级以下法院跨行政区划管辖,同时还要解决好权力来源与监督问题、人员任免与经费问题、法院管辖区划权限问题、以及党的领导问题。

  • 标签: 法院设置 司法管辖 跨行政区划 制度设计
  • 简介: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日本经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笔者更为关注问题是,作为社会条件相似的东方国家,日本中国对西方法治经验理解、领会有何差异?尤其是20世纪初兴起西方社会法学,对日本中国而言都是新生事物;但在法律现代化方面积累不同中日两国,对其理解也并非完全一致。由于笔者不谙日文,尽管经由专业人士帮助,仍无法克服学力限制。故仅能以20世纪20年代被译为中文两本日本社会法学著作为样本,作挂一漏万初步比较感悟,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日本经验 社会法学 阐释 传播 民国 著述
  • 简介:美国破产法上衡平居次规则基于衡平法上公平、正义理念,允许审理破产案件法官对破产债权分配顺位作出劣后调整。最高院2015年3月公布典型案例“沙港公司诉开天公司执行分配方案异议案”,首次以判例形式承认了美国法上衡平居次规则借鉴意义。该案之后,我国破产法应否引入衡平居次规则成为一个学理上亟待解决问题。虽然衡平居次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行《公司法》法人格否认制度《破产法》撤销权制度、无效制度不足,但鉴于目前对衡平居次规则理论基础更为具体规则适用事由研究论证经验积累匮乏,以及衡平居次规则本身局限性,认为无论是立足于必要性还是立足于可行性视角,我国破产法当下应引入衡平居次规则观点都难谓妥当。

  • 标签: 衡平居次规则 非衡平行为 控股股东 股东债权 自由裁量权
  • 简介:环境污染侵权具有高度危险性、不平等性等特点,我国《侵权责任法》为其规定了特殊证明责任,但其证明标准仍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确立高度盖然性标准。环境污染侵权中“污染物”不应限于纳入国家或地方环境标准物质,在国家或地方标准对某类物质排放控制要求未予规定情况下,只要能够确定污染行为造成环境损害,且行为人不能证明存在法律规定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须承担赔偿责任。

  • 标签: 环境污染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环境标准
  • 简介: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主要国家司法员额结构,探讨诉讼、法官与律师之间数量关系及其所体现一般司法规律,并和中国司法结构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司法改革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文章认为,中国司法结构存在“三少一多”特点——诉讼少,律师少,法官人均案件少,法官多。在员额制改革过程中,不宜实行全国“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当地案件数量适当配备法官职数,同时发展适当规模律师队伍,让律师在法治进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司法员额制 人均诉讼量 案少人多 法官精英化
  • 简介:1986年通过《民法通则》之所以为无数法律学人所铭记,是因为由此中国进入了民事立法蓬勃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我国立法机关开始讨论制订统一民法典,这让民法学者获得对民事法律体系进行更为周延完备地设计机会。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回顾《民法通则》制订历史思想背景,会帮助我们对民事法律进行总体性考察评估、破旧立新,以更有意识地推动法律发展社会进步。这也是我们践行古人"温故而知新"古训良机。

  • 标签: 经济法理论 佟柔 民法通则 民法学者 中国经济转型 法人人格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三条修改原“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为“强制猥亵、侮辱罪”,加大了对男性性权利保护力度,其进步性自不待言。然立法不彻底,亦产生诸多弊端。就强制猥亵罪而言,“强制”表现为手段强迫性违背他人意志性,二者缺一不可;“猥亵”则包括一切侵犯他人性自决权行为,而无论其目的为何。此外,“猥亵”“侮辱”具有同一性,不论理论还是实务,均难以区分二者,对此应在修法时删除“侮辱”,改“强制猥亵、侮辱罪”为“强制猥亵罪”。

  • 标签: 猥亵 侮辱 强制 倾向犯
  • 简介:为进一步推进我院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规划项目建设工作,考查各部门“创新强校工程”规划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学院于2015年12月23日,召开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规划项目建设中期汇报会。

  • 标签: 项目建设 高等教育 中期检查 汇报会 工程 创新
  • 简介:刑法实践以犯罪为核心而展开,犯罪是引发共同体道德评价并受国家刑罚回应行为,因此需要对犯罪价值本质为什么国家要以刑罚加以回应证成难题作出解释。从自然法视角看,法律道德基础在于共同善。法律通过设置一个制度性框架让社会成员可以追求和实现共同善,而刑法是以强制方式保护社会成员共同善实践机制特殊规范。刑法通过将某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反映了这些行为对共同善不尊重。共同善本质决定了国家将犯罪者驱离共同善之外是内在回应性,这支持了刑罚报应主义合理性,也能回应报应主义所面对诸多传统挑战。

  • 标签: 自然法 共同善 犯罪 刑罚 报应主义
  • 简介:行为人以不作为参与他人法益侵害行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若能成立共同犯罪,是成立不作为共同正犯还是不作为帮助犯,均存在争议。相对而言,重要作用理论因果过程支配理论具有妥当性。关于行为人以不作为参与他人作为犯性质,主要涉及在什么范围内承认犯罪阻止义务,以及在负有犯罪阻止义务者能够履行义务而不履行时,是成立共同正犯、同时正犯还是帮助犯。应当认为,在不作为者与作为者存在共谋场合,可以成立共同正犯;不存在共谋,如果否认义务犯理论,应当根据是否存在事实支配关系或者行为人对法益侵害结果发生作用力大小,分别成立不作为共同正犯帮助犯。在行为人以不作为参与他人不作为犯场合,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成立不作为共同正犯或者同时正犯。

  • 标签: 不作为 参与 法益侵害 不作为的共同正犯 不作为的帮助犯
  • 简介:二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及案外人)于诉讼外所达成"和解协议",应定性为所谓"和解契约",并适用《合同法》总则规定。达成和解协议同时又撤回上诉,原告既可按一审判决申请强制执行,也可选择另行起诉,要求对方按和解协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构成"混同",债归于消灭。就合伙债务,各合伙人均为连带债务人,当连带债务人中一人,因混同而使其他债务人同免其责任,可请求其他债务人各自偿还其本应分担之部分。

  • 标签: 和解 混同 合伙债务
  • 简介:由政府组织大规模民商事习惯调查,起源于清末修律期间,这一过程由于清廷覆亡而中断。辛亥革命后,经过一系列政治纷争,大局初定,法律编订工作进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议事日程,出于审判机关司法实践需要,从1918年年初开始,新一轮大规模民商事习惯调查兴起,同样是由于社会纷扰和政局动荡,这次调查依然是无果而终。

  • 标签: 民间规范 民事习惯 《中华民国民法》 北洋政府时期 式微 勃兴
  • 简介:论文开放存储所面临核心法律问题在于,作者或他人是否具有将论文存档传播权利基础。针对该问题,美国《Sabo法案》以及美国NIH、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存储政策及其实施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应对努力。分析这些典型或较具影响力法案与政策实施,可以窥视论文开放存储推行中核心法律问题产生根源、涉及利益关系以及解决可能与方向,并对我国机构开放存储政策发布与实施提供有益经验启示。

  • 标签: 美国 开放存储 经验启示
  • 简介:印度自贸区战略起步较晚但成效显著,目前其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居亚洲地区第二,且深受“东向”政策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自贸区战略。分析印度自贸区战略发展历程与特点,梳理印度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及签署进展,简要研究其代表性协定特色条款市场开放程度。最后,基于对印度自由贸易协定深入研究经验总结,以期为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给予启示。

  • 标签: 印度 自贸区战略 自由贸易协定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