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存在论意义上事实行为与“刑法上有意义行为”之间不一致,使得受制于禁止重复评价充分评价而“从一重处断”想象竞合在拟制规则上涉及罪与刑两个方面。其中,罪拟制是取舍罪名规则,刑拟制包含着刑罚裁量规则。在我国,“从一重处断”规则是刑法基本立场,“从一轻”处断与数罪并罚是刑法重要立场,后者意味着我国刑法在想象竞合规则上有重大突破,因此,区分性立场才是我国刑法准确立场。完全置身于域外刑法语境来解决我国想象竞合问题论调与做法,会陷入“以偏概全”困境。立足于我国想象竞合区分性立场并最大化维持想象竞合传统规则,才能妥当处理“重罪”与“轻罪”难以判定时规则适用问题刑罚拟制中加减刑罚事由如何准确适用问题。

  • 标签: 竞合 拟制 罪名 想象竞合
  • 简介:对集会游行等群体聚众行为施以场所限制是发达国家以法律规范集体行动重要方式之一。集会游行场所限制大致分为公物使用限制、禁制区限制私人场所限制三种。公物使用限制主要集中于"公共用物""营造物用物"使用限制两个方面,"公共用物"对集会游行限制较少,而使用"营造物用物"举行集会游行则应以不对该营造物本身功能使用造成较大妨碍为限。禁制区之于集会游行限制,除特殊情况外,乃属绝对禁止性限制。私人场所也可绝对禁止集会游行举行,但对于那些具备"准公共场所"性质私人场所,仍涉及如何平衡私人财产权与公民表达自由之间关系问题。借鉴发达国家限制聚众群体行为法治经验对于我国当下群体性事件法律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群体聚众行为 集会游行 群体性事件 场所限制
  • 简介:中国古代法官裁判权限制原则,既有来自法律直接约束性规定,也有来自特定司法指导原则设定自由裁量权限制。法律规定或司法原则因适应不同案件复杂性需求而产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适合裁判依据或标准,目的是为降低冤假错案发生几率。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同时还设计了审判程序中纠错机制,供当事人在遇到冤错案件时作出救济选择。诚然,法律规定与司法原则并非完整地呈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任何时期,而是随着古代法制发展逐渐演变和丰富起来,并在司法实践中展现了它功能。古代法官裁判权限制原则对当今司法制度仍不失借鉴意义。

  • 标签: 裁判权限制 罪疑惟轻 宁失不经论心定罪 翻异别勘
  • 简介:由于《刑法修正案(九)》第四条"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制度规定存在语言不详情况,采用文理解释者认为:拘役与有期徒刑并罚采用了吸收规则,即有期徒刑与拘役数罪并罚时,由有期徒刑吸收拘役。这一见解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数罪并罚原则,也不符合体系解释规则。应采伦理解释"折算有期徒刑执行规则",即拘役有期徒刑并罚时应当按照拘役1日折抵有期徒刑1日规则将拘役折抵成有期徒刑,并按照限制加重原则决定最后应执行刑期。这不仅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数罪并罚原则,而且还符合体系解释规则。在量刑具体操作上,折算规则适用具有刑法依据、折算现实基础以及司法操作便捷性。

  • 标签: 拘役 有期徒刑 数罪并罚 限制加重 折算规则
  • 简介:在私法上,人身自由权作为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在本质上属于防御权,保护着主体人格利益完整性不受侵犯。但是,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关于人身自由权保护主要体现在公法规范之中,私法则显得"供应不足"。私法上没有确立人身自由权,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另一方面则是私法理论上对于人身自由权研究不充分引起。尽管人身自由包括身体精神自由,但这只是人身自由权具体利益表现形式,拘禁仍是侵害私法上人身自由权主要方式。在实践中,即使是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也应当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被非法拘禁受害人精神利益,这是私法确立人身自由权重要意义体现。

  • 标签: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权 精神损害赔偿 私法 防御权
  • 简介: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改革提供动力,法治提供保障,而立法是法治前提基础。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方面就是处理好立法与改革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

  •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 重大实践问题 顶层设计 战略部署 审批制度 内在统一性
  • 简介: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身份/承认政治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新政”宪法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当代美国宪法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矛盾撕裂,其传统依托“威斯特伐利亚”宪法框架也在全球化潮流中遭遇冲击。全球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结构变迁,预示着美国宪法模式全球化内在危机。在私法化、全球化与治理化趋势多重挑战下,美国宪法已经陷入去政治化泛政治化双重困境之中。美国宪法的当代困境具有普遍代表性,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18世纪宪法革命遗产,从中寻找新历史进步动力。

  • 标签: 社会系统论 宪法私法化 去政治化 新自由主义 美国宪法
  • 简介:清代社会中子孙杀伤祖父母、父母逆伦案件,[1]违逆礼法、大悖孝道,不仅是对家族内部伦理关系违犯,还是对整个王朝统治基础、秩序和合理性挑战。民间观念中对这类劣行深恶痛绝,以致排斥、畏惧。官方立法则定有最严酷之凌迟极刑惩处,即使患有疯疾而无自我行为约束力病人也不例外。对于案件恶劣性质强调,造成了唯恐避之不及官场心态,导致州县官讳饰案件情况多发,影响及于民国初年。

  • 标签: 案件 清代 官方 畏惧 民间 伦理关系
  • 简介:2015年《行政诉讼法》迎来了立法近三十年来第一次修订。围绕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两审程序、与复议衔接、救济方式及应否设立行政法院等诸多问题,学界与实务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立法寄予厚望。立法机关吸收了部分提议,着力于解决"立案难,受理难,判决难"等突出问题,尤其在立案程序等问题上做出了较大幅度修订。此外,在探索异地管辖、跨区域法院等专门法院问题上也预留了空间。新法实施一年以来,案件受理量大幅增长。但囿于诸多因素局限,修法仍保守,在诸多问题上并未清晰彻底做出回应。本期所组四篇稿件,所涉及多是这类悬而未决的话题:关于原告资格规定,何为"利害关系"及其构成要素亟待进一步探讨;在临时救济机制上,"先予执行"机制仍有待完善;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作为平行两种救济制度,其制度设计区分度与衔接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化;而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新规定,是否经得起理论上拷问以及为实践所接纳,仍有待于验证。修法一年以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行政诉讼制度在整体上向好发展,但深究之下仍留下了不少遗憾。制度变迁与新法实施经验,必然会引发对基本理论展开新探讨,而对域外制度研究则提供了一个不同观察视角。

  • 标签: 行政复议机关 行政行为 共同被告 行政诉讼法 立案程序 行政复议申请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已逾十年,在确定宣告刑量刑方法上,经历了从“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向“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转变过程,本文在介绍这一发展历程基础上,着重通过分析“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量刑方法存在弊端来论证“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结合定量分析”量刑方法合理性,认为后者是在尊重刑法规定基础上对量刑活动归纳、总结,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该原则细化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量刑方法 量刑规范化
  • 简介:1986年通过《民法通则》之所以为无数法律学人所铭记,是因为由此中国进入了民事立法蓬勃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我国立法机关开始讨论制订统一民法典,这让民法学者获得对民事法律体系进行更为周延完备地设计机会。在这个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回顾《民法通则》制订历史思想背景,会帮助我们对民事法律进行总体性考察评估、破旧立新,以更有意识地推动法律发展社会进步。这也是我们践行古人"温故而知新"古训良机。

  • 标签: 经济法理论 佟柔 民法通则 民法学者 中国经济转型 法人人格
  • 简介:较大市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较大市立法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较大市"产生历史背景,诸如1994年以后国务院未再批准较大市、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重提较大市立法等问题,始终缺少理论结合实践探讨。本文旨在就"较大市立法"产生、发展/停滞、重启/扩大内在原因与现实进程,予以深入分析

  • 标签: 较大的市立法 历史演变 现实动因
  • 简介:网络技术开发运用涉及刑法中“中立行为”。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否认中立行为违法性观点,割裂了构成要件违法性关系,混淆了“技术开发”“技术运用”行为属性。犯罪构成要件承担着禁止性评价规范功能,行为对客观要件主观要件符合性是刑法归责依据。在主观要件认定中,行为反证司法推定是判断网络技术犯罪主观故意重要方法。在网络技术滥用法律应对中,应完善前置性技术操作规程,衔接不同性质法律责任,使法律在犯罪风险控制互联网创新保护中取得平衡。

  • 标签: “快播案” 中立行为 客观归责行为反证司法推定
  • 简介:由于事权财权不匹配等原因,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已成必然之势。不过,地方财权制度建构应基于中国自身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充分考虑到中国国家治理、宪制框架以及财税法自身功能特性,还应注意制度协调和地方利益平衡等因素,这些方面均会不同程度形成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约束。考察这些约束条件,有助于从反方向明晰地方财政自主权边界,避免制度建构中教条主义倾向。

  • 标签: 国家治理 基本权利 财政法定 地方保护 地区合作
  • 简介:在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日本经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笔者更为关注问题是,作为社会条件相似的东方国家,日本中国对西方法治经验理解、领会有何差异?尤其是20世纪初兴起西方社会法学,对日本中国而言都是新生事物;但在法律现代化方面积累不同中日两国,对其理解也并非完全一致。由于笔者不谙日文,尽管经由专业人士帮助,仍无法克服学力限制。故仅能以20世纪20年代被译为中文两本日本社会法学著作为样本,作挂一漏万初步比较感悟,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日本经验 社会法学 阐释 传播 民国 著述
  • 简介:法院行使诉讼指挥权有其理论依据,它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实质公正,也符合我国司法传统。当前法官在行使庭审指挥权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应从五个方面进行规范完善;即加强庭前准备工作、明确庭审指挥权内容、建立庭审指挥权纠错机制、建立家事案件庭前调解制度、强化对法官庭审能力考评工作。

  • 标签: 诉讼指挥权 庭审 问题 对策
  • 简介:我国实行法治已成为举国上下通识,但选择何种路径实现法治却成为我国在初创法治治理阶段理论难题。在借鉴占主导地位自由主义法治传统观点基础上,根据我国法治所处初级阶段环境态势,务实地将我国法治实现路径选择定位为形式法治与精英法治。形式法治路径基于我国国情,其蕴涵法治实质内容能够获得可行性辩护;精英法治路径基于人能力差异性,并且与民主法治相容,还能以韦伯"卡理斯玛型"自然精英要求来衡量界定法治精英标准,获得正当性理论辩护。此外,比较考察自由主义两种法治观发展路径,可以厘清和处理自由主义法治观所存疑理论问题,即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边际问题个人权利与共同善关系问题,为我国法治路径选择消弭理论障碍。

  • 标签: 自由主义法治观 法治路径 形式法治 精英法治
  • 简介: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跨境数据流动正成为国际贸易关键平台,数据处理商业技术环境也正发生根本变化。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出于不同原因限制跨境数据流动。聚焦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规制中三个焦点问题——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与合法政策目标的矛盾平衡、跨境数据流动规制路径选择以及涉及国家和政府部门数据跨境流动规制,分析相关国际贸易规则未来走向,并对我国应对提出建议。

  • 标签: 跨境数据流动 个人信息保护 国家安全 “问责制”原则
  • 简介:环境污染侵权具有高度危险性、不平等性等特点,我国《侵权责任法》为其规定了特殊证明责任,但其证明标准仍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确立高度盖然性标准。环境污染侵权中“污染物”不应限于纳入国家或地方环境标准物质,在国家或地方标准对某类物质排放控制要求未予规定情况下,只要能够确定污染行为造成环境损害,且行为人不能证明存在法律规定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须承担赔偿责任。

  • 标签: 环境污染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环境标准
  • 简介:加拿大作为我国腐败犯罪嫌疑人最大逃匿转赃国家之一,是我国开展国际追逃工作重点合作对象,在以往司法实践中,我国主要通过"非法移民遣返程序"从加拿大追捕逃犯。然而,繁复拖沓"非法移民遣返程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追捕在加逃犯进度;而通过多边条约或"特定协议"向加方提出引渡请求途径缺乏稳定性,且易受两国外交关系影响。从长远角度看,缔结"中加双边引渡条约"将推进两国刑事司法合作,显著提高跨境追逃工作效率。通过对比分析中加两国引渡制度,并对双边引渡条约中实体与程序规则设计提出若干意见,有利于逐步解决中加双边引渡合作中难题。

  • 标签: 中加跨境追逃 移民遣返程序 引渡替代措施 双边引渡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