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后甲状旁腺素水平及血钙水平的比较,比较系膜分层解剖传统的脱帽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总结在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行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纳入分析患者12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96例,年龄24~72岁,中位年龄52岁。根据甲状腺上极系膜处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系膜分层组63例,传统脱帽组57例,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素水平及血钙水平。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系膜分层组术后第1天血钙水平明显高于传统脱帽组[2.15 mmol/L(2.07 mmol/L,2.23 mmol/L)比2.10 mmol/L(2.01 mmol/L,2.18 mmol/L),Z=-2.019,P=0.043]。系膜分层组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素水平也明显高于传统脱帽组[23.8 pg/mL(16.2 pg/mL,34.8 pg/mL)比15.3 pg/mL(8.9 pg/mL,29.0 pg/mL),Z=-3.646,P<0.001]。同时系膜分层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脱帽组(6.3%比21.1%,χ2=5.599,P=0.018)。术后1个月患者复查血钙,系膜分层组和传统脱帽组分别为2.31 mmol/L (2.23 mmol/L,2.41 mmol/L)比2.32 mmol/L (2.26 mmol/L,2.37 mmol/L)(Z=-0.657,P=0.648),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素水平分别为37.6 pg/mL(32.3 pg/mL,51.1 pg/mL)比35.8 pg/mL(27.7 pg/mL,48.9 pg/mL)(Z=-0.674,P=0.49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中,系膜分层解剖处理甲状腺上极,较传统脱帽能够减少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病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旁腺 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与解剖定位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时间自建库起至2019年4月1日,并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收集所有超声引导与解剖定位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腕管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Q检验对各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合并效应量模型,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行偏倚评价。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Meta分析显示,治疗后4周,超声引导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显著低于解剖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94,95%CI(-1.71,-0.16),Z=2.36,P=0.02];治疗后12周,超声引导组SSS评分显著低于解剖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19,95%CI(-2.25,-0.13),Z=2.21,P=0.03]。治疗后4周,超声引导组功能状态评分(FSS)低于解剖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28,95%CI(-0.51,-0.05),Z=2.34,P=0.02];治疗后12周,超声引导组FSS评分低于解剖定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33,95%CI(-0.59,-0.08),Z=2.54,P=0.01]。治疗后4周,解剖定位组和超声引导组在神经电生理结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2周,解剖定位组和超声引导组在神经电生理运动潜伏期(DML)、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注射糖皮质激素在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及功能状态方面比解剖定位注射更有效,且并发症更少;然而,两种方法在神经电生理改善方面效果相当。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定位 解剖标志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8—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采取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8—9月采血的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0—11月采血的4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动脉穿刺进行桡动脉采血;试验组采用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进行桡动脉采血。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采血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长、穿刺时疼痛评分和穿刺后即时并发症发生率等。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桡动脉首次穿刺成功率试验组(81.82%)高于对照组(56.82%),试验组穿刺时长(34.600±2.442)s,低于对照组的(39.156±2.785)s,试验组疼痛评分(3.750±0.315)分,低于对照组的(4.318±0.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发生穿刺后即时并发症,对照组发生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指尖定位引导血管穿刺能够提高桡动脉首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桡动脉 动脉采血 指尖定位
  • 简介:摘要医学行为自有解剖和手术以来,就有关于层面或筋膜的描述。这些描述大致可以归类为层面说、筋膜说和系膜说。然而,这些学说都很难满足科学的基本范式,即描述上的唯一性、验证上的独立性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与前述理论的迭代性等。近年来,我们提出并验证了"膜解剖"学说。膜解剖是广义的系膜与系膜床的解剖,背后是筋膜(和浆膜)形成的结构、其内的生命事件和普遍的秩序;广义的系膜是指,筋膜(和浆膜)包绕着器官(或组织)及其供养系统,悬挂并通向体后壁的信封样结构;解剖是指,机体内的设置(或结构)及其内的生命事件(或功能)。在膜解剖的研究和讨论中,恪守科学范式,秉持科学精神,是获得可靠知识的唯一途径,也是深入科学研究的准绳。

  • 标签: 膜解剖 胃肠外科手术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患者接受减孔腹腔镜手术,59例患者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距离及清扫淋巴结数目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减孔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孔组患者术后恢复排气、进食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法相比,减孔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而且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与传统效果相当。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颅脑解剖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标本的取材、遴选、血管的选择和准备、动静脉的灌注,以及标本的保存,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训练的前期必要步骤。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颅脑解剖标本的制备方法,包括标本的取材、遴选、血管的选择和准备、动静脉的灌注,以及标本的保存,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训练的前期必要步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穿支皮瓣血管切取的新方法——逆行四面解剖,报道该方法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切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94例,应用逆行四面解剖切取ALTPF(携带单一肌皮穿支)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受区外形、功能恢复和对供区外形与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切取皮瓣面积7 cm×5 cm~32 cm×10 cm,共解剖穿支94条,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89例,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横支4例,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1例。皮瓣切取时间35~95(54.39±16.39)min;术中出现穿支血管损伤1例,穿支切取成功率为98.9%,出现穿支血管痉挛1例;皮瓣供区直接闭合88例,植皮4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2例。术后皮瓣发生血管危象3例,其中静脉危象2例,动脉危象1例;除1例因静脉回流障碍出现部分坏死外,其它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12.91±9.17)个月,皮瓣供区肌力无减弱,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在切取ALTPF时采用逆行四面解剖处理穿支血管,操作相对传统方法较为简单、快速,并能减少供区损害,是一种可靠的处理穿支血管的方式。

  • 标签: 逆行四面解剖法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供区损害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三针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精准穿刺目标肾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观察组42例采取俯卧位超声引导下"三针定位穿刺"精准穿刺目标肾盏而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对照组5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常规定位穿刺,两组均建立18~20 F通道,采用钬激光和(或)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收集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穿刺通道。观察组与对照组二期手术者分别为3例和8例,两组间患者的年龄、BMI、结石类型、结石最长径、结石CT值、肾积水程度、术后并发症、手术次数、一期结石清除率以及最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穿刺针数、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例出现明显肾周积液,对症处理后痊愈;对照组中1例术后出现严重血尿,经介入栓塞后治愈。两组均无肾周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三针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定位方法之一。

  • 标签: 肾结石 超声检查 肾造口术,经皮 肾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三针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精准穿刺目标肾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观察组42例采取俯卧位超声引导下"三针定位穿刺"精准穿刺目标肾盏而建立经皮肾镜工作通道,对照组5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常规定位穿刺,两组均建立18~20 F通道,采用钬激光和(或)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收集围手术期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穿刺通道。观察组与对照组二期手术者分别为3例和8例,两组间患者的年龄、BMI、结石类型、结石最长径、结石CT值、肾积水程度、术后并发症、手术次数、一期结石清除率以及最终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穿刺针数、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1例出现明显肾周积液,对症处理后痊愈;对照组中1例术后出现严重血尿,经介入栓塞后治愈。两组均无肾周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三针定位穿刺"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定位方法之一。

  • 标签: 肾结石 超声检查 肾造口术,经皮 肾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可塑型喉镜定位喉罩置入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患者均使用可气管插管的第四代喉罩,其中A组患者给予可视可塑型喉镜辅助,B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辅助,C组患者给予盲探置入。比较三组患者插管到位率、气道压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并评估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结果A组患者一次性喉罩置入到位率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喉罩置入理想位置时气道峰压(PIP)<20 cmH2O(1 cmH2O=0.098 kPa)例数多于B、C组(P<0.05);A组患者在插罩即刻(T2)、拔罩即刻(T4)时刻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B、C组(P<0.05),其余时间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间点心率(H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拔罩前(T3)、T4时刻皮质醇(Cor)水平低于B、C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三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C组(P<0.05)。结论可视可塑型喉镜定位喉罩置入应用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可提高插入喉罩位置准确率,减轻应激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喉镜 可视软镜 喉罩置入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解剖了解颧弓韧带的形态结构及位置数据。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杭州医学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医生团队在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解剖20例中国人半面冷冻新鲜标本,逐层解剖显露颧弓韧带,观察相邻组织结构及层次关系,测量不同层次及起点的尺寸及拉力参数。参考13篇颧弓韧带相关论文,结合解剖数据,得出颧弓韧带的认知及描述。结果颧弓韧带在颧弓区域皮肤和皮下组织间呈均匀致密垂直于皮肤分布的纤维组织结构,横径2.0~2.5 cm,外侧缘距离耳屏3.5 cm;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深层分为大小两束,分别距离耳屏4.0、6.5 cm;在颧弓前端下缘骨膜表面可见大束韧带起始部,纵轴平行于颧弓,位于颧大肌起点外侧,拉力最大可达28 N;在颧大肌起点内侧可见小束韧带起始部,纵轴平行于颧骨下缘,大小束之间有细小散在的韧带。结论颧弓韧带包含大小两束,分别起自颧弓和颧骨下缘,具有特定的解剖规律,不同层次的结构表现和位置参数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解剖 面部 韧带 骨皮韧带 颧弓韧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面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特征,为面部整形手术和注射操作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捐赠的19例(28侧)成人新鲜面部标本(男10例、女9例),对面动脉及其分支进行精细解剖,观察并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面动脉的类型、层次、与鼻唇沟关系、长度、直径、与口角距离、分支及颏下动脉情况。结果28侧标本均存在面动脉,起自颈外动脉,在下颌缘下方发出颏下动脉,上行至咬肌前缘跨过下颌骨进入面部,进入面部后分支情况多变。在整个走行过程中,面动脉发出颏下动脉100%(28/28)、下唇动脉100%(28/28)、上唇动脉100%((28/28)、鼻外侧动脉92.9%(26/28)、内眦动脉57.1%(16/28)。按血管走行可分为4型,Ⅰ型(含所有分支且内眦动脉直接起自面动脉下段)8侧(28.6%),Ⅱ型(含所有分支且内眦动脉为终末支)8侧(28.6%),Ⅲ型(无内眦动脉)10侧(35.7%),Ⅳ型(无内眦动脉和鼻外侧动脉)2侧(7.1%)。面动脉下段均位于表情肌深面,在口角外侧(26.0±5.0) mm处延续为中段,该段行走层次多变,可在表情肌深浅层中穿行,经过鼻槛水平后延续为上段,均位于表情肌浅面。24侧(85.7%)面动脉位于鼻唇沟内侧,4侧(14.3%)骑跨于鼻唇沟。面动脉上、中、下3段长度分别为(26.4±10.9) mm、(29.7±8.4) mm、(33.5±6.9) mm,上、中、下3段起点直径分别为(1.09±0.21) mm、(1.85±0.12) mm、(2.45±0.48) mm。面动脉在口角外侧经过,其与口角水平线交点到口角点的距离为(26.0±5.0) mm。上唇动脉起点距口角水平线的距离为(8.0±1.4) mm,距下颌角的距离为(55.0±5.2) mm。下唇动脉起点距口角水平线的距离为(17.1±11.1) mm,距下颌角的距离为(44.2±5.2) mm。颏下动脉起点直径(1.4±0.1) mm,颏下动脉起点距口角水平线距离为(34.9±2.6) mm,距下颌角的距离为(29.4±5.8) mm,距离下颌骨下缘(6.4±0.8) mm;在下颌骨中线处,颏下动脉距离下颌骨下缘(9.0±1.0) mm;在正中矢状面处,颏下动脉距离下颌骨下缘(8.4±1.0) mm。结论面动脉的类型繁多,但其分支和走行层次有一定的规律,其通常从咬肌前缘进入面部,在口角外侧经过,从表情肌深面逐渐走行至浅面,沿着鼻唇沟向上走行,沿途发出分支。掌握面动脉的解剖有助于安全实施整形手术和治疗操作。

  • 标签: 解剖学 动脉 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的动脉穿刺置管极具挑战性,本研究评估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DNTP)相比常规短轴平面外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DNTP组使用动态针尖定位,常规组使用短轴平面外。比较两组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和5 min内总的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后壁穿刺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比较,DNTP组首次置管成功率高(P<0.05),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和后壁穿刺率少(P<0.05)。两组5 min内总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DNTP组(P<0.0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肿。结论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相比短轴平面外,DNTP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新生儿 超声检查 桡动脉 动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的动脉穿刺置管极具挑战性,本研究评估超声引导下动态针尖定位(DNTP)相比常规短轴平面外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DNTP组使用动态针尖定位,常规组使用短轴平面外。比较两组的首次置管成功率和5 min内总的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后壁穿刺率,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常规组比较,DNTP组首次置管成功率高(P<0.05),穿刺时间、总穿刺次数和后壁穿刺率少(P<0.05)。两组5 min内总的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DNTP组(P<0.0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肿。结论在新生儿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相比短轴平面外,DNTP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新生儿 超声检查 桡动脉 动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中应用两体一面解剖技术定位肾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施经腹腔入路LRN并应用两体一面解剖技术定位肾动脉的206例肾肿瘤患者资料,其中71例来自开封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135例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男性126例,女性80例,中位年龄54岁(范围:35~82岁)。肿瘤位于左肾102例,右肾104例,肿瘤最大径(6.8±2.5)cm(范围:3.0~12.7 cm)。术中循生殖静脉定位肾静脉,以肾静脉复合体、肾下极复合体和腰大肌平面作为两体一面解剖标志定位肾动脉,记录两体一面解剖技术的实施情况、肾动脉解剖特征及其定位时间、血管相关并发症等。不同侧别手术结果的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t检验。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4.4±13.6)min(范围:22~116 min),无中转开放,未发生肝、脾或肠管等副损伤。163例为单支肾动脉,43例为2~4支肾动脉,肾动脉主干之外共检出副肾动脉60支。右侧手术检出副肾动脉的比例为27.9%(29/104),高于左侧手术的13.7%(14/102)(χ²=6.251,P=0.012)。肾动脉主干在肾静脉下、后方直接定位占80.1%(165/206),因位置偏高,在肾静脉复合体上缘开窗辅助定位占19.9%(41/206)。副肾动脉在肾静脉下、后方直接定位占76.7%(46/60),因位置偏高,辅助开窗定位占23.3%(14/60)。左侧手术肾动脉定位时间为(21.2±9.4)min(范围:11~43 min),右侧为(17.5±9.3)min(范围:9~32 min),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05)。术中估计出血量(51.8±25.2)ml(范围:20~400 ml),发生4例血管损伤并发症,予以腔镜下处理,1例接受输血治疗。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LRN中以肾静脉复合体、肾下极复合体和腰大肌平面作为标志能够准确定位多种位置和解剖类型的肾动脉,肾动脉定位时间较短,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肾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肾动脉 两体一面解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超声双显影线定位和常规超声定位在小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并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且术中需要持续监测血压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超声引导双显影定位进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均采用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进针技术。比较两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超声定位时间、穿刺置管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血管痉挛、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穿刺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10%)、对照组有11例(27.5%)出现穿刺点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超声双显影定位应用于小儿桡动脉穿刺中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双显影线定位 桡动脉穿刺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超声双显影线定位和常规超声定位在小儿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并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且术中需要持续监测血压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超声引导双显影定位进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对照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进行小儿桡动脉穿刺置管。所有动脉穿刺均采用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进针技术。比较两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超声定位时间、穿刺置管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血管痉挛、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声定位时间、穿刺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穿刺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例(10%)、对照组有11例(27.5%)出现穿刺点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超声双显影定位应用于小儿桡动脉穿刺中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双显影线定位 桡动脉穿刺 婴儿
  • 简介:摘要肠系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消化道肿瘤手术是肠系膜的切除过程。本文试图将消化道胚胎发生过程中各种融合筋膜的形成过程简单化,并以整体观念理解融合筋膜的延续性,有助于初学者在手术中逆向解离融合筋膜,保持正确的手术层面,达到完整肠系膜切除的目的。

  • 标签: 胃肿瘤 结肠肿瘤 膜解剖 融合筋膜 Toldt筋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