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协同培训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协同培训质量控制对策。方法2019年1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6个省(自治区)的15个国家首批住培基地及其40个协同单位、793名协同单位住培指导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5家住培基地中,平均每个住培基地与3家单位协同;39.2%(134/342)专业开展协同培训,25.4%(34/134)专业同时与2个以上单位协同。40家协同单位中,85.0%(34/40)的为三级医院,55.0%(22/40)的为专科医院,90.0%(36/40)的落实培训"一把手"负责制,90.0%(36/40)的对住培工作有投入,60.0%(24/40)的独立承担整个期限培训工作,35.0%(14/40)的专职管理人员不足2人。22家专科医院中,95.5%(21/22)的体现专科特色。793名指导医师中,18.5%(147/793)的不符合指导医师职称条件,12.5%(99/793)的未经住培指导医师培训。结论协同单位基本具备协助住培基地开展培训工作的能力和条件,但协同培训要求有待明确、一体协同组织管理有待加强、协同单位培训能力有待提升,需要通过加强协同培训制度顶层设计、完善协同培训机制、严格协同培训质量控制、加强协同单位培训能力特别是指导医师能力建设等,完善住培协同培训工作。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协同培训 质量控制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基地的现状,为制定基地相关培训政策、规范协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7月,在中国医师协会协助下,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近700家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基地的8万余名住院医师展开调查,了解其协同培训计划、协同培训轮转时间、协同培训效果、协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采用描述性统计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结果共有83 053名住院医师参与了问卷调查。有29.61%(24 595/ 83 053)的住院医师需要进行协同培训;不同专业的住院医师协同培训率存在较大差异,精神科、医学遗传科、中医全科、全科基地住院医师的协同培训率达40%以上;72.93%(60 570/ 83 053)的住院医师轮转协同单位是因为"培训基地缺少相应科室"和"需要补足病种病例或操作";32.24%(7 929/24 595)的住院医师其协同培训轮转时间达1年以上;80.81%(19 875/24 595)的住院医师认可协同培训效果;住院医师认为协同培训中的主要问题是各种保障待遇难以做到一致[33.44%(8 224/24 595)],协同单位培训质量难以管控[32.72%(8 048/24 595)]。结论协同培训已经在现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广泛开展,对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有一定的补充促进作用,效果基本得到认可。同时,协同培训也存在目的不纯、职责不清、缺乏监管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规范,以保证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质量。

  • 标签: 问卷调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协同培训 现状
  • 简介:摘要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输出优秀的临床病理医师,进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极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秉承着“言传身教、一颗爱心、点燃激情、放飞希望”的培养理念,并在规范培训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的带教方法及培养举措,包括优秀带教老师团队的建立,科内每周高效的业务学习、住院医师学习思维体系的建立及定期考核等,近几年科室培养出较多优秀的住院医师。现将规范培训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与大家交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住院医师和带教教师对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评价的比较,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住培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浙江省住培基地的2 053名学员和3 141名带教教师为研究对象,并用χ2分析和秩和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学员和教师对住培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是否有个体的教学计划[98.7%(3 099/3 141)比85.7%(1 759/2 053)]、能否满足学习需要[73.2%(2 298/3 141)比53.6%(1 101/2 053)]、带教中提醒观察学习[88.9%(2 795/3 141)比60.4%(1 240/2 053)]、针对专业的教学计划[93.9%(2 951/3 141)比78.0%(1 601/ 2 053)]和评价反馈[93.3%(2 931/3 141)比87.5%(1 796/2 053)]5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住培学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对学员认为教师缺乏和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的问题上,师生差异最大的是科研能力,72.5%(1 489/2 053)的学员认为教师缺乏科研能力,而仅7.1%(222/3 141)的教师这样认为(χ2=2 408.296,P<0.01)。结论师生对住培的总体评价较好,但是师生之间的评价存在差异。可以通过统一带教标准、加强教师对科研能力的重视和制定个体教学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师资培训、保障住培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各基地适当提高相应标准4个方面入手,减少师生间评价的差异,提高住培教学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学员 带教教师 评价 比较
  • 简介:摘要2014年起我国将临床医学遗传学住院医师培训纳入临床医师培训序列中。我国临床遗传医师规范培训起步较晚,整体而言临床遗传医师培训和资质认定体系尚处在发展完善之中。我院在《医学遗传科培训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学遗传学医师培训的基本体系;并结合导师制,探索适用于医学遗传专业的网络教学、多学科疑难病例会诊讨论、阳性病例报告分析会、文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经过4年的探索、实践,该方案可较快提升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临床实践技能,以及科研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学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对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影响,为完善住培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全国310所住培基地的15 830位带教教师,使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在住培初期和住培结束时的胜任力分别进行评价。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与预期评分,采用Marginal Homogeneity检验比较住培初期和住培结束时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结果住培初期,住院医师的治疗决策、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患者转运与交接、本专科基本操作、告知坏消息、临床教学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7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1(1,2)分,其他8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2(1,2)分;住培结束时,住院医师的危急重症识别与处置和公共卫生事件应对2个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为3(3,4)分,其他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分别为4(3,4)或4(4,4)或4(4,5)分,各项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均高于住培初期时的带教教师评分,如接诊患者的带教教师评分分别为4(4,4)分和2(1,2)分(χ2=107.81,P<0.001)。结论经过住培,住院医师的胜任力有了显著提升,但无论住培初期还是住培结束时,大部分指标的带教教师评分仍然低于预期评分。因此应当加强医教协同,进一步设计好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制度衔接,确保住院医师在进入住培基地时和离开住培基地时均能够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医师 胜任力 置信职业行为 评价
  • 作者: 杨玥欣 周姣媚 张烨 梁军 陈志坚 金晶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深圳 518116,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疗科,深圳 518116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放射肿瘤学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规培”)制度执行现状,为放疗规培制度改革和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在已完成放射肿瘤学规培的学员中开展线上调研,从规培基地和体系建设、规培细则执行度、规培考核方式及完成度、学员满意度等4个维度逐条分析。结果目前中国放疗规培基地硬件配置和师资力量基本满足要求,规培细则执行度可,过程管理完整,教学方法多样,考核形式客观,学员满意度较高者占65.6%,结业考核通过率达75.5%。但专科教材少、公共基础课程管理欠佳、学员临床实操机会有限、科研产出低等问题仍较突出。结论放射肿瘤科医师规培工作在中国已建立规范并取得成绩,后续可在进一步量化过程管理、增加实践机会、增加科研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提升。

  • 标签: 放射肿瘤学 规范化培训 执行度
  • 简介:摘要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在长期摸索中正在不断健全与完善。从培训质量、薪酬待遇、管理与考核、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制度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增加财政支持、完善管理和考核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统一招考标准、因材施教等对策,以期为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培训质量
  • 简介:摘要该文章首先回顾了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课程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再紧密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目标和现状思考总结;最后从教学目标、师资管理与培训、教学内容和形式、考核评估几个角度全方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倡导推广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医学模拟教学(medical simulation teaching,MST)、文献研讨等教学方式,鼓励将人文教育、临床指南等融入教学,采用客观结构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标准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的考核方式并进行双向考核,以期对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教育有所助力。

  • 标签: 医学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材 课程建设
  • 简介:摘要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现采用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管理平台,由规培医师APP及带教教师APP两部分组成,并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对接。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手机APP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灵活性,降低了管理成本,方便管理考核;同时也加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手机APP还可以通过多元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手机APP在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手机APP 教学 管理
  • 简介:摘要临床技能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的重要环节。通过目前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培医师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参加重庆市临床技能竞赛选手的表现,发现目前住培医师在临床技能操作中存在较大缺陷。分析其原因后建议对住培医师临床技能培训采用分阶段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第一阶段通过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创新等提高住培医师在临床技能集中培训阶段教学效果。第二阶段为进入临床科室后的实践阶段。随着全国各培训基地对临床技能培训重视度的提高并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我国的住培医师临床技能水平一定会获得更高成果。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技能 分阶段临床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系统、实用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方法对参加2017~2019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胜任力导向住院医师教育师资培训班的559名带教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结合专家研讨,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结果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939。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综合能力、团队协作、同理心、职业素质、专业能力、个性特征6个维度,共计35个条目。结论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带教教师胜任力模型有助于培养和选拔教师。

  • 标签: 带教教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胜任力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下文简称北京儿童医院)对北京市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效果。方法分别对2015年至2017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138名北京市儿科住院医师(以下简称住培学员)及其送培单位的40名管理人员(专业主任、科主任、同级医师)进行关于住培效果的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培学员对公平的学习机会、基地轮转学习安排和培训期间所享受待遇较为满意,评分为(4.28±0.87)分、(4.17±0.92)分、(3.74±1.09)分。住培学员对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的培训效果评价较高,评分为(4.25±0.82)分、(4.04±0.77)分。除职业素养外,送培单位管理人员对沟通合作、患者照护的培训效果评价较高,评分为(3.98±1.01)分、(3.92±1.01)分。结论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住培对学员的能力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科研、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工作应当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儿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6至2018年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学生结业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考核结果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整理三年来住院规范培训结业考核成绩,其中参加理论考核共9 175人,参加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共8 949人。分析理论试卷的难度及区分度,利用t检验、F检验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成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6至2018年试卷难度较高,区分度不太好。不同性别、学历、年份和来源之间的理论和技能成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别之间的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类别、学历和来源是影响理论成绩的主要因素,学历和来源是影响技能成绩的主要因素。结论继续加强规培基地建设,规范结业考核标准,促进规培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结业考核 影响因素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师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为改进培训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2019至2021年参加住培师资培训的178名学员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培训前后6项培训内容的自评分。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Spearman等级分析不同类别学员培训后课程自评分等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学员在教学管理[(4.07±0.38分)分比(3.22±0.48分)]、教学能力[(4.14±0.50)分比(3.22±0.50)分]、教学评价方法[(4.72±0.45)分比(3.71±0.67)分]、沟通能力[(4.37±0.55)分比(3.56±0.74)分]、综合素质[(4.76±0.43)分比(3.68±0.60)分]和模拟教学[(3.87±0.61)分比(3.15±0.70)分]方面的自评分均有所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学员对教学评价方法和模拟教学的自评分与学员学历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16和0.36,均P<0.05)。结论新疆麻醉科住培师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应合理设计培训内容,注重提升单项课程培训质量与效果,增强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标签: 麻醉学 师资培训 效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简称住培)麻醉科指导医师现状,为开展师资培训做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9年4月选取北京市已经获批的17个麻醉科住培基地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588名麻醉科医师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包括指导医师参加培训情况和对住培内容的熟悉程度等。采用SPSS 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6.7%(157/588)的住培指导医师没有参加过住培,只有78.4%(461/588)的住培指导医师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住培指导医师对麻醉亚专业知识中的心血管麻醉[35.4%(208/588)]、急性疼痛治疗[41.2%(242/588)]、疼痛门诊和病房[22.3%(131/588)]、重症加强治疗[21.9%(129/588)]、小儿麻醉[45.1%(265/588)]以及麻醉方式中的神经阻滞[57.7%(339/588)]很熟悉的程度低于其他麻醉方式(P<0.001)。住培指导医师住院医师就科研选题、教学技巧和医学英语进行培训的比例较低,分别为55.6%(327/588),64.8%(381/588)和50.2%(295/588)。结论北京市麻醉科住培指导医师队伍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接受师资培训的比例。本研究发现住培指导医师存在一些亚专业和麻醉方式短板,未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 标签: 麻醉 住院医师 指导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培训 调查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必由之路,住培基地建设是该项工作的基础。在当前住培基地和需要参加住培的住院医师供求形势下,协同基地发展对国家基地的住培工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协同过程中需要院级领导高度重视,促成基地管理人员有效沟通,整合基地培训管理体系,提高师资带教水平,建立培训督导机制,搭建基地间系统建设的桥梁。基地协同的重中之重在于集优势住培基地、优势专业基地、优势科室、优势专业组于一体,探索住培管理新模式,博众家之长;在增加参培住院医师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协同基地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不断提高住培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月至10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住培基地完成培训的278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在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的266名学员中,胜任力自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学员占比97.4%(259/266);对住培各条目的评价中,学员满意人数超过70%的为17条,占比73.9%(17/23);关于职业发展瓶颈,学员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是"发表论文和申报课题的能力不足"[54.9%(146/266)];关于培训内容,认为偏重中医的学员仅占比4.3%(12/278)。结论中医学住培学员的胜任力自评满意度较高,对住培工作评价较满意。中医学住培学员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培训内容的中医特色不足,这需要院校和住培基地共同关注和调整。

  • 标签: 中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调查
  • 简介:摘要为提高麻醉科教学查房教学效果,本科室以麻醉相关知识为中心,以患者病理生理和麻醉生理改变为基础,以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案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层层设问并让学生作答,最终案例结束后进行闭环总结。此过程即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查房。该教学查房模式有助于提高麻醉住院医师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教学质量。

  • 标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麻醉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教学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9月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医师30名作为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医师3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效果。

  • 标签: PDCA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血液内科 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