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医学教育分三个阶段:(1)医学生教育:此阶段是医学生全面学习临床医学这门一级学科基本理论的时期;(2)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院毕业生全面学习临床某个二级学科(如麻醉学或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时期;(3)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我国的医学生教育已和国际基本接轨。不仅我国每万人拥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继续教育
  • 简介:90年代早期,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将“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这一技术引入中国。“急性疼痛服务(acutepainservice,APS)”,即通过引入一支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专职于全院范围内所有急性疼痛的治疗。尽管欧美等在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国内的发展仍显滞后,北京协和医院自2004年4月正式开展APS至2005年4月间,共收治1050例患者,在此作一回顾。

  • 标签: 术后镇痛 急性疼痛服务
  • 简介:麻醉医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及老师的辛勤培养,而培养造就一代麻醉。大家”,就要在长期的麻醉经历中注重自身的修养,修炼心智模式。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保持一种麻醉医师特有的沉稳心态,心无杂念,调整自己的情绪及心境;充分相信自己,敢于超越自我,努力找到麻醉的“感觉”,去攀登、去追求,去享受麻醉最高境界——“麻醉艺术”。

  • 标签: 修养 心智模式 麻醉感觉 麻醉境界
  • 简介:目前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蔓延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广东地区抗击“非典”的基本情况、“非典”的临床诊断标准、消毒预防措施及麻醉科医师抗击“非典”的经验。

  • 标签: 麻醉科医师 抗击“非典” 诊断标准 消毒 预防措施
  • 简介: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疼痛科医师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全省疼痛性疾病的诊疗水平,由我会疼痛学医师分会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学术年会定于2013年10月18日~20日在淄博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标签: 山东 医师协会 疼痛学 学术年会
  • 简介:目的:在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中,比较病人自控镇静技术(PCS)与麻醉医师控制镇静技术(AC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择期整形个科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辅助镇静技术,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麻醉医师控制镇静技术,即在手术开始前分别给予镇静镇痛药,负荷剂量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0.05μg/kg和氯胺酮0.3mg/kg;根据镇静深度,按需逐步减量法间断使用上述三种药物。P组采用病人自控镇静技术,镇静药配方包括咪达唑仑、芬太尼和氯胺酮;负荷量1ml(含咪达唑仑0.4mg,芬太尼4μg和氯胺酮2mg),泵输速度200ml/h,病人自己按组给药以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初始锁定时间为0,待咪达唑仑用量达0.1mg/kg后,锁定时间设为2min。术中观察生命体征及镇静评分(SS),记录有无低氧血症、呼吸暂停以及术中、术后24h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均满意,用药量基本相同。P组用药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按组次数在3-438次之间。术中P组的镇静深度平均为3.5分,A组平均为4.5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P组术中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结论:PCS与ACS用于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但PCS能实现个体化用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可有效减少和避免术中镇静过量或不足,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新型个体给药模式。

  • 标签: 病人自控镇静 术中 麻醉医师 咪达唑仑 镇静深度 局部麻醉
  • 简介: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领导下,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会主办、安徽省医学会麻醉学专科分会承办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协办的“2011年全国青年麻醉医师论坛”,经过充分地酝酿和紧张地筹备,于2011年6月24—26日在安徽合肥天鹅湖大酒店胜利召开。正式注册代表500人。

  • 标签: 麻醉医师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论坛 安徽医科大学 会议 第二附属医院
  • 简介:2011全国青年麻醉学科医师学术论坛将于2011年6月3—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组织。青年委员会的宗旨是:带动全国青年麻醉学者更好地开展麻醉学研究,提高中青年麻醉学科医师的学术水平。诚邀广大中青年麻醉工作者踊跃投稿。

  • 标签: 麻醉学科 中青年 征文通知 医师 论坛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 简介: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首都疑难疼痛会诊中心已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成立。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长期的慢性疼痛本身也是一种疾病。许多顽固性疼痛如中枢性疼痛、幻肢痛、带状疱疹后遗痛、顽固性头痛和腰腿痛等,

  • 标签: 慢性疼痛 会诊中心 医师协会 北京 首都 中国
  • 简介: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是当今医学最富有活力并居于医学发展前沿的学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是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体现。作者认为要建立高水平的危重病人救治体系,提高危重病人救治水平,必须有规范的ICU。ICU规范主要包括:1、ICU组织构成;2、ICU管理模式;3、ICU病人收治和转出标准;4、医疗质量管理体系;5、护理水平要求;6、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制度。

  • 标签: 规范管理 危重病 救治 危重病医学 ICU
  • 简介: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与宣武医院疼痛科于2007~2010年举办了四届门诊疼痛治疗高级培训班,得到了同行的大力支持,有来自全国700多位专家和代表到会,反响热烈,获得了同行们的好评。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疼痛的门诊注射及神经阻滞技术,促进我国门诊疼痛诊疗技术的发展。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定于2011年10月17—21日在北京举办“第五届全国门诊实用疼痛注射及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高级培训班”。本活动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1-04-11-094]。

  • 标签: 神经阻滞技术 高级培训班 疼痛科 门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注射
  • 简介:在正常情况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和过滤。这些功能主要在鼻腔完成。成人鼻腔有两侧上、中、下三个鼻甲,曲折的粘膜使表面积增加。由于鼻甲呈不规则形状,吸入气在鼻腔内产生湍流,大大增加了气体与粘膜表面接触的机会。粘膜下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分泌,使鼻腔具有了加温和湿的功能。口腔和传导气道尽管也有同样的功能,但由于不具备鼻腔的特殊结构,加温和湿的效果不好。在呼气过程中,

  • 标签: 湿化不足病人 毛细血管 粘液分泌 加温 湿化 水分丢失
  • 简介:1973年,Forbes发表文章评价不同的相对湿度对插管后犬气道内粘液移动速度的影响。将石松粉放入气管内,用支气管镜观察粉末的运动情况。实验时间5小时,吸入气温度为37℃,相对湿度分别为100%,75%,50%和25%。实验开始15分钟后,37℃,相对湿度25%的一组,粉末运动停止。20分钟后,相对湿度50%的一组,粉末运动停止。相对湿度75%和100%的两

  • 标签: 湿化不足 病人 影响 麻醉
  • 简介:学科建设,科室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内容丰富,如何能搞好科室管理,学科如何能发展,有众多因素。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学科建设及管理方面的体会,结合我科的情况作一综述如下。

  • 标签: 科学化管理 学科建设 科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