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串联组合穿支嵌合组织瓣在足踝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19年7月,对6例足踝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将分别切取的不同的穿支(嵌合)组织瓣主干血管进行串联吻合后重组,形成新的穿支嵌合组织瓣,以游离移植的方式进行修复。单个创面缺损面积7.0 cm×10.0 cm~15.0 cm×26.0 cm。皮瓣串联形式分别为:股前外侧皮瓣加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3例,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加腓动脉穿支皮瓣嵌合腓骨瓣2例,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加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1例。单个皮瓣切取面积为13.0 cm×22.0 cm~16.0 cm×28.0 cm。所有患者均为门诊随访。结果术中皮瓣均切取顺利,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伤口感染,经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后成功愈合,其余5例伤口均一期完全愈合。随访4~20个月,皮瓣外观饱满,稍显臃肿,色泽与受区相似,质地柔软,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为15°~40°,跖屈20°~45°。结论对于足踝多部位、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创面,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采用串联组合式穿支嵌合组织瓣进行修复,组合方式灵活,可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嵌合穿支皮瓣 组织瓣 串联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颞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出现颊肿物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法。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科收治颞脂肪移植后出现颊肿物女性患者10例,年龄25~40(33±8岁),统计脂肪注射史、术后发病时间、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及细菌培养结果、愈后情况。结果8例患者单侧颞注射脂肪15~30 ml,术后1~6个月发现颊肿物,术中见肿物为脂肪样肿物,部分含有液体,肿物位于颊间隙;术后病理提示为纤维化脂肪组织内局部坏死;另2例未能提供注射量。10例细菌培养均为阴性,1例抗酸杆菌阳性。术后随访6~12个月,9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1例再次手术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颞过量移植的脂肪和液化坏死脂肪可下移至颊间隙形成颊肿物。颊肿物应早期手术干预,以达到早期康复和美观。

  • 标签: 移植,自体 颞部 自体脂肪移植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astleman病(CD)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淋巴性滤泡组织增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分布于纵膈、颈部、腹部,目前国内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肝门CD患者,该患者曾被外院误诊为肝尾状叶肿瘤,通过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Merkel 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原发恶性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特征。现报道舌Merkel细胞癌1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等进行讨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班主任工作是教学中最繁琐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必须花一番苦心,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班主任工作,我主要从“引、勤、受、严、带、细”个方面展开。

  • 标签: 班主任 教育 方法 有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发生Petersen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对静冈癌症中心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断Petersen疝并行手术治疗的6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76岁,2例曾行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术,2例曾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2例曾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初次胃癌手术时均已关闭Petersen间隙。症状在术后1~55个月出现,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腹部CT检查表现为小肠扩张,肠梗阻样改变;3例CT呈漩涡征改变。6例患者均手术探查未见肠坏死并再次缝合Petersen间隙,术后顺利出院,随访至今未见再发。结论Petersen疝是胃术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应根据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尽早进行腹部CT并积极手术治疗。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Petersen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速康复理念在严重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加速康复方法治疗37例Neer分型属于3分或4分骨折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9例(内固定组)、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8例(关节置换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难度、术后患者骨愈合情况以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手术治疗疗效并总结手术治疗体会及加速康复经验。结果内固定组和关节置换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速康复理念始终贯穿于术前病情评估、术中细节处理、术后功能锻炼等整个治疗过程中。术后随访,内固定组有27例术后3个月时达到骨愈合,1例因术后2个月时外伤再发骨折行翻修手术,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予患肢悬吊,术后5个月时达到骨愈合。关节置换组8例患者均在术后3 ~ 4个月达到术后骨性愈合,术后无肩峰骨折及肩胛骨骨折病例。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无显著差异,内固定组患肢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时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案。加速康复治疗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肱骨近端骨折的诊治过程中,对术后疗效影响显著。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头置换术 加速康复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鼻咽的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患者男,58岁,鼻咽右侧壁实性分叶状肿块,向内突入鼻咽腔,向外突入咽旁间隙,边界清楚,CT呈均匀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内见条状低信号,增强后中等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病理诊断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

  • 标签: 鼻咽肿瘤 树突状细胞肉瘤,滤泡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神经鞘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下咽的神经鞘瘤更为罕见,目前仅查阅到十余例报道。本文报道一例47岁女性下咽神经鞘瘤患者,肿块位于右侧梨状窝。在气管切开后全麻,应用麻醉喉镜暴露术野,30°鼻内镜作为光源,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完整切除肿物,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黄帝内经》基于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将阴阳、五行、气、时空之圆运动与人体脏腑经络相合。《伤寒杂病论》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经和五脏系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经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体系。经辨证体系实则暗含圆运动理论,因此我们提出圆运动经辨证体系的概念。构建以一气圆道周流,左升右降,上下相应,持中守恒的圆模型为核心,融阴阳五行、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一体,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观,以“病位+病性”为着眼点,以经方为主要治疗手段,配合针灸等外治法的圆运动经辨证体系。传承《河图》《洛书》《周易》《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思维,将圆运动与经辨证有机结合,系统解读经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及辨证施治。

  • 标签: 六经辨证 圆运动 阴阳 五行 六气 中医基础理论
  • 简介:摘要肝门胆管癌(HCCA)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HCCA是最常见的胆管癌类型,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HCCA无特定的标志物,其术前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就HCCA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HCCA的疗效有所改善。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引流方式的选择、围手术期放化疗等改善了患者的术后生存。其中,术前放化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可选择的术式从传统的胆管切除术及肝切除术衍生出其他复杂的术式。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HCCA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HCCA的诊断和多模式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诊断 治疗应用 肿瘤分期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住院采用LBBAP方式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6例患儿(男1例、女5例)的临床资料、起搏心电图及参数并进行随访。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6例患儿年龄9~14岁,体重26~48 kg;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右室心尖起搏术后伴心功能下降1例;1例患儿心功能降低,余5例心功能均正常;QRS波时限(95±13)ms;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Z值为1.85±0.65。起搏心电图V1呈右束支传导阻滞样,QRS波时限(111±20)ms,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P>0.05)。起搏阈值为(0.85±0.26)V,感知(15.0±4.3)mV,阻抗(717±72)Ω。3例可记录到P电位。起搏钉至左心室激动时间为(56±5)ms,不同输出电压下数值恒定。术后超声提示电极均位于室间隔左心室心内膜下。随访无心肌穿孔、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儿术后3个月阈值、感知及阻抗分别为(0.60±0.09)V、(16.1±3.9)mV、(662±78)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者LBBAP术后3 d恢复正常(45%比57%)。术后3个月LVEDD Z值降至(1.1±0.3),较术前明显减小(t=2.383,P<0.05)。结论LBBAP可实现窄QRS波起搏,接近生理性起搏,起搏参数稳定,可快速、有效地纠正长期心动过缓所致的左心扩大及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所致的心功能低下及心脏扩大。较大年龄儿童行LBBAP近期安全性、有效性好,远期潜在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安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手针针灸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奇数,51例)和对照组(偶数,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手针针灸治疗。评估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gstant-Murley关节功能评估量表(CM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2±0.8)分,低于对照组的(4.5±1.5)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CMS评分为(86.4±7.8)分,高于对照组的(71.5±8.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手针针灸法治疗肩周炎,可有效减轻患者肩部疼痛程度并促进其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治疗 手六针 肩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17年至2019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治的6例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发病时间、诱因、症状、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4例为产后或流产后,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例为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后。6例患者的症状均为阴道流血,其中5例经急诊入院;3例表现为反复阵发性大量阴道流血,1例为咳嗽后大量阴道流血,1例为流产后少量阴道流血淋漓不净,1例为经期延长。4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随访观察。结论子宫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可引起严重出血、容易危及生命的妇科急症,早期准确快速识别和及时处理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其一线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6例中国儿童早老症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并对部分患儿的致病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例儿童早老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其中4例患儿家系进行致病基因测序分析。分别留取研究对象的EDTA抗凝血3 ml,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然后运用一代测序技术对患儿家系进行核纤层蛋白A/C(LMNA)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正常结果比对,寻找致病性突变位点。结果6例早老症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严重生长迟缓、特殊皮肤表现、典型颅面表现等,符合文献报道的儿童早老症临床特征。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儿携带LMNA c.1824 C>T(p.G608G)经典杂合突变,另外2例分别携带LMNA IVS8-4 C>A、c.1968+2T>C非经典型突变,其中IVS8-4 C>A突变尚未见文献报道。结论在中国儿童中,LMNA经典杂合突变和非经典突变均可导致早老症的发生。儿童早老症患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容易诊断。致病基因测序发现LMNA突变,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 标签: 早老症 LMNA基因 早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