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伴有颅脑外伤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外伤合并开放性眼外伤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32例(32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0~70(43.2±14.0)岁。术前视力无光感~手动。开放性眼外伤类型包括:眼球穿孔伤6例,眼球破裂伤26例。12例于伤后10~14 d行玻璃体手术,20例于受伤2周后待脑脊液漏好转行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一段情况、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玻璃体切除手术,其中28例(87.50%)行玻璃体硅油填充,术后随访颅脑外伤病情无恶化。术后视力提高20只眼(62.50%),视力不变12只眼(37.50%)。术后12个月,硅油取出视网膜复位24只眼(75.00%)。视网膜脱离复发8只眼(25.00%),均再次行硅油填充成功复位视网膜。结论颅脑外伤合并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全身病情及脑脊液漏后,可以顺利进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挽救一定的视功能。

  • 标签: 眼损伤,穿透性 玻璃体切除术 视力 效果
  • 简介:摘要恒牙外伤牙固定术是治疗外伤性牙损伤的常用方法,为规范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外伤牙的治疗效果,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急诊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撰写了恒牙外伤牙固定术的适应证、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的专家共识,适用于牙外伤引起的牙松动、移位和脱落后再植的保存治疗,也适用于外伤牙固定前的术前评估和预后评估工作。

  • 标签: 牙列,恒 牙外伤 夹板固定 弹性夹板 专家共识
  • 作者: 王川 厉媛 刘稳 李轩毅 乔月华 戴春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徐州 221000 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听力中心,徐州 221000 江苏省人工听觉工程实验室,徐州 22100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科和颅底外科,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因头部外伤后出现平衡不稳及听力障碍,并且在影像学表现为内耳部分区域出现迷路积气的患者。例1:患儿女,3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平衡不稳,无法直立4 h”入院。颞骨高分辨CT提示:右侧颞骨岩部横行骨折;内耳中见气泡影,考虑为颞骨骨折伴前庭内积气;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示双耳听力正常。给予抗感染、激素、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的平衡不稳消失,听力无明显下降。例2:患者男,45岁,因“车祸伤后出现右耳聋、耳鸣、面瘫伴平衡不稳1周”来我院就诊。颞骨高分辨CT提示:颞骨骨折伴外半规管积气;内听道及面神经迷路段周围少许积气;纯音测听示右耳110 dB,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个月后随访复查,患者外半规管积气仍存在,患者右耳仍为极重度耳聋,平衡不稳感无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耳郭外伤后的急诊整形修复的治疗经验。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门急诊耳郭外伤患者148例,男94例、女54例;年龄10个月~80岁(17±10)岁。依据耳郭不同损伤情况选择相应整形修复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半年,观察记录患者耳郭恢复及瘢痕情况。148例患者经急诊处理及整形修复治疗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且恢复效果满意,无遗留明显畸形或瘢痕形成。耳郭外伤后采用正确及恰当的急诊整形修复,能有效预防组织坏死及感染,恢复耳郭解剖结构及功能。

  • 标签: 耳郭 外伤 急诊 整形 修复 瘢痕
  • 简介:摘要椎动脉外伤后出血量大且凶猛,容易被误诊为颈动脉损伤,临床中颈部外伤单纯伤及椎动脉少见,我们诊治2例椎动脉破裂出血患者。患者1,女性,41岁,颈部外伤4 h,探查后行左侧椎动脉吻合+左侧椎前静脉修补+左侧颈内、颈外静脉结扎术,术后10 d患者出现头晕,颅脑MR检查考虑左侧小脑半球脑梗死,椎动脉闭塞、狭窄,应用抗凝药物治疗4个月后头晕症状消失。患者2,女性,28岁,右侧颈部肿胀10 h,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示椎动脉起始段假性动脉瘤,介入手术止血困难,暂行颈部填塞后予抗感染治疗,术后4 d行颈部探查+气管切开术,术后18 d再行介入手术,患者出院前气管套管拔除,右上肢肌力0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包皮外伤的个性化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包皮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前首先对小儿包皮外伤进行分类和分度,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据此选择治疗方案。轻度损伤采取保守治疗;中度损伤行原位缝合修复术、系带成形术;重度损伤行改良包皮环切术、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极重度损伤行复合皮瓣(阴囊及阴阜皮肤局部推进皮瓣联合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术后对患儿阴茎外观及排尿和勃起功能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36例男性患儿,年龄6个月至10岁。包皮损伤类型:包皮系带损伤7例,内板损伤7例,外板损伤12例,内外板复合损伤10例;包皮损伤程度:轻度损伤9例,中度损伤6例,重度损伤19例,极重度损伤2例。36例中保守治疗9例,原位缝合修复术4例,原位缝合修复术+包皮环切术5例,改良包皮环切术12例,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4例,复合皮瓣(阴囊及阴阜皮肤局部推进皮瓣+包皮皮瓣)包皮成形术2例。所有患儿均随访3~6个月,阴茎阴囊外形良好,排尿、勃起功能正常,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对于小儿包皮外伤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外伤累及的包皮部位及包皮损伤的程度,采取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包皮 创伤和损伤 儿童 保守疗法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滴眼液治疗纹眼线术中致角膜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文眼线所致角膜外伤140例(224眼)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114眼)和对照组70例(110眼)。观察组为伤后佩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rb-bFGF滴眼液,对照组涂rb-bFGF眼用凝胶,治疗后随访1个月。分析两组角膜愈合情况,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l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疼痛值改善等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及疼痛均有明显改善(P<0.001)。并且随访1、3及7 d角膜上皮修复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15.93、13.51及11.28,P=0.010、0.020及0.030); SI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0.68、0.72、0.71及0.75,P=0.690、0.722、0.679、0.701及0.631);BUT在治疗后1、3及7 d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0.64、0.73及0.87,P=0.042、0.035及0.028);观察组疼痛值评分在治疗后1、3及7 d明显低于对照组(t=8.13、7.11及6.54,P=0.028、0.041及0.048)。治疗后15及30 d,FL、疼痛值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BU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联合rb-bFGF滴眼液治疗文眼线所致角膜外伤效果良好。

  • 标签: 外伤,角膜 文眼线 接触镜,角膜,绷带式 因子,生长,成纤维细胞,碱性,牛,重组 效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速飞溅物导致眼外伤的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分析西安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急诊住院的眼外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外伤由高速飞溅物导致。分析眼外伤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21名患者,占同时期眼外伤住院患者的12.83%,男∶女为10.1∶1,年龄2~77(42.32±13.11)岁,其中40~59岁年龄段多见,均为单眼受伤。绝大多数患者来自农村(164例,74.21%),以体力劳动者为主(198例,89.59%),外伤多发生在工作单位(108例,48.87%)和农耕场所(73例,33.03%)。受伤等级以4级(光感~0.02)为主(136例,61.54%)。几乎均为开放性眼外伤(218例,98.64%),其中眼内异物占比最大(144例,65.16%);受伤分区以Ⅰ区占比最高(138例,62.44%)。220例(99.55%)行Ⅰ期急诊手术,其中66例(29.86%)行Ⅱ期手术。异物致眼外伤的前3位并发症分别是外伤性白内障(164例,74.21%)、眼内异物(148例,66.97%)和玻璃体积血(113例,51.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房积血、眼内异物及外伤性白内障是患者视力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速飞溅物致眼外伤的发生率较高,以农村中青年体力劳动者居多,对视力损害大且并发症多,近乎全部需手术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对视力改善与否的影响较大。

  • 标签: 眼损伤 眼异物 特点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严重的眼外伤后,角膜水肿或瘢痕、虹膜后粘连、血性或炎性房水等使得裂隙灯显微镜很难对晶状体及玻璃体情况进行观察。外伤性白内障术前对患眼进行特殊检查并评估,有助于手术医师制定手术方案,避免术中并发症,预估术后视觉质量。术前以CT排除眼内异物,以B超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了解眼球整体情况,20 MHz B超评估晶状体后囊的完整性,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晶状体悬韧带的情况。随着光学仪器发展,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SS-OCT)、Scheimpflug成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伤性白内障眼术前评估提供帮助。本文将对外伤性白内障术前评估作一综述。

  • 标签: 白内障,外伤性 评估 超声检查,B型 生物显微镜,超声 断层扫描,相干,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煤矿工人手外伤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因煤矿工作致手部复杂伤患者60例,均有掌、指骨的多发性骨折,伴1指或多指的血液循环障碍,采用清创、骨折脱位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血管直接吻合或取同侧前臂掌侧浅静脉移植吻合血管、皮肤软组织缺损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后发生掌部感染及掌骨慢性骨髓炎1例,予腕关节以远截肢,患指坏死8例,予截指,存活51例,后期皮肤软组织缺损游离植皮9例,尺动脉腕上穿支皮瓣修复6例,其中1例远端坏死,予换药后愈合,其余均存活完好。结果腕关节以远截肢1例,截指8例,保肢成功51例,成活率85%。结论煤矿工人手外伤多为压砸碾挫绞索所致,毁损明显,污染严重,伴神经血管缺损,血管顽固性痉挛发生率高,采取针对其特点的有效清创、血管吻合及软组织修复等综合治疗策略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手损伤 治疗结果 煤矿 复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治疗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我院对7例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的患者采取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方案进行治疗。首先通过被动活动使手指关节恢复正常范围。克氏针固定近指间(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PIP)关节在0°伸直位,中央腱束翻转联合微型锚钉固定重建中央腱止点,依次紧缩松弛的腱帽(横行纤维韧带、斜行纤维韧带)和横向支持韧带等,并恢复其与中央腱束内侧部分和重建的止点的连接。术后观察患指活动度、外观和功能,分析并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钮孔畸形复发,继发鹅颈畸形1例。末次随访患指活动范围:PIP关节主动伸直丧失平均1°,主动屈曲平均98°;远指间(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DIP)关节主动伸直丧失平均2°,主动屈曲平均约59°。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5例,良2例。结论伸肌腱装置整体化修复方案治疗外伤后手指"钮孔"畸形,配合术后功能锻炼,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钮孔畸形 中央腱束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X线平片与CT诊断胸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义乌市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100例,分别给予X线平片检查、CT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出率、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外伤类型检出情况。结果CT总检出率[98.00%(98/100)]、诊断特异度[80.00%(4/5)]、灵敏度[98.95%(94/95)]均显著高于X线[84.00%(84/100)、58.33%(7/12)、87.50%(77/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22.64、8.62,均P < 0.05)。CT检出心包积血、纵隔血肿及气胸、肺不张、肺挫伤、肋骨骨折百分比分别为18.37%(18/98)、22.45%(22/98)、23.47%(23/98)、15.31%(15/98)、20.41%(20/98),X线平片检出分别为16.67%(14/84)、23.81%(20/84)、22.62%(19/84)、15.48%(13/84)、21.43%(18/84),两种检查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0.04、0.01、0.00、0.02,均P > 0.05)。结论CT可显著提高胸部外伤诊断检出率、特异度、灵敏度,明确外伤类型,但在胸部外伤临床诊断上,采用X线平片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 标签: X线胶片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胸部损伤 气胸 肺不张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的下肢动脉损伤的诊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77例外伤性下肢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7.4岁(范围:7~75岁)。77例患者中,开放性损伤56例(72.7%),闭合性损伤21例(27.3%);损伤累及髂动脉9例(11.7%),股总动脉7例(9.1%),股浅动脉1例(1.3%),腘动脉11例(14.3%),膝下动脉49例(63.6%)。分析患者的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结果77例患者中,1例累及髂内动脉的骨盆骨折患者和1例累及股总动脉的多发伤患者,因损伤严重,于术前因循环衰竭死亡;75例患者接受血管相关手术,其中67例行开放手术,包括动脉结扎术24例、动脉重建术40例、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一期截肢术2例;8例行动脉栓塞术。总体病死率为6.5%(5/77),均为闭合性损伤,除2例术前死亡患者外,3例累及髂内动脉的骨盆骨折患者虽接受髂内动脉栓塞术,但因复合损伤严重,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截肢患者8例(10.4%,8/77),5例为闭合性损伤,3例为开放性损伤,除2例损伤严重患者行一期截肢外,6例血管重建患者因缺血再灌注损伤行二期截肢(4例为腘动脉损伤,2例为膝下三分支动脉损伤)。患者术后随访17个月(范围:2个月至8年)。1例股动脉损伤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半年复查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发现远端吻合口狭窄30%,2例腘动脉血管修补患者随访1年出现踝肱指数<0.8,但患者均无间歇性跛行症状,未行再次干预。5例患者因下肢损伤严重,骨折及皮肤损伤延迟愈合,其中2例为截肢残端创面愈合欠佳,经多次清创后于术后3~5个月愈合,另外3例为血管损伤合并胫骨骨折,术后胫骨愈合延迟,但未出现血管缺血症状。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导致的下肢动脉损伤患者死亡和致残比例较高,根据损伤部位、损伤类型进行积极有序的外科修复可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挽救患肢功能,促进损伤愈合。

  • 标签: 外伤 下肢动脉损伤 截肢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石家庄地区婴幼儿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3月龄~6岁婴幼儿眼外伤152例(167只眼)的临床资料,分别就外伤类型、年龄、性别、眼别、致伤物及就诊时间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研究152例婴幼儿眼外伤中,角结膜异物43例(28.29%),眼睑结膜裂伤39例(25.66%),眼球挫伤23例(15.13%),眼球穿孔伤12例(7.89%),眼球化学伤18例(11.84%),眶骨骨折17例(11.18%)。致伤原因复杂,包括跌撞及坠落、玩具及文具、化学物品、沙石及铁制品、植物等。男女比例为2.04∶1,单眼发病率为90.13%(137/152),其中2岁儿童的眼外伤最多,占25.66%(39/152)。眼球化学伤伤后就诊时间最短为(2.25±1.55)h,角结膜异物平均就诊时间最长为(24.45±18.92)h。结论婴幼儿眼外伤中角结膜异物和眼睑结膜裂伤最常见,眼球穿孔伤少见。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常为单眼损伤,2岁儿童多见。患者就诊时间眼球化学伤最短,角结膜异物最长。

  • 标签: 眼损伤 眼异物 儿童,学龄前 分析,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手外伤患者家庭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中重度手外伤患者136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家庭功能评估表对患者家庭功能状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收集汇总。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重度手外伤患者家庭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中重度手外伤患者家庭功能总得分(142.85±25.64)分,其中在各维度中得分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角色(27.46±5.81),行为控制(25.34±4.93),总体功能(24.85±4.136),患者的家庭功能处于低下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疼痛程度、居住地、心理状态、伤后经济来源、医疗付费方式等均为影响中重度手外伤患者家庭功能的相关因素;文化程度、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居住方式、医疗付费方式均为中重度手外伤患者家庭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居住方式及医疗付费方式等均为影响中重度手外伤患者家庭功能的相关因素,因此临床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促进其家庭功能的提升,对患者恢复生活能力、早日回归社会、生活及工作岗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重度手外伤 家庭功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窍化瘀汤治疗头外伤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6例头外伤颅内血肿患者(观察组)和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1例头外伤颅内血肿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保守疗法干预,观察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通窍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93/96),高于对照组的86.81%(79/91),P<0.05。用药1、2个疗程后,观察组血肿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化瘀汤联合西医保守治疗用于头外伤颅内血肿患者有助于血肿的吸收,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

  • 标签: 头外伤 颅内血肿 通窍化瘀汤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青年男性的,由闭合性喉外伤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男,28岁,因“颈部闭合性外伤后睡眠打鼾伴憋醒8个月,加重1个月”就诊。术前颈部CT示双侧杓会厌襞形态不自然,会厌根部位置上移,考虑杓会厌襞瘢痕,会厌离断;术前睡眠呼吸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6.2 次/h。药物诱导睡眠喉镜(DISE)示会厌舌面可见光滑的囊肿样物,会厌缘卷曲、塌陷、阻塞气道;吸气时双杓黏膜脱垂向喉内坠入。在全身麻醉下行会厌囊肿及松弛黏膜切除手术。术后睡眠呼吸监测:AHI 19.9 次/h。在9 cmH2O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下:AHI 1.8 次/h。嘱患者戴机治疗,定期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学龄前儿童面部外伤美容缝合术后如何预防感染,达到有效的延续护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全军烧伤整形外科中心经治面部外伤急诊行清创美容缝合术学龄前患儿630例,男412例、女218例;年龄3~6岁,平均4.4岁。通过常规术前、术后护理,重点开展伤口延续护理管理模式,对患儿行术后延续护理3个月,观察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630例患儿中,术后伤口感染12例、痂下愈合8例、瘢痕形成14例、色素沉着36例,其余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且无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达到患儿家长要求及预期效果。高质量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可降低患儿再复诊率、入院率、急诊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面部外伤 美容缝合 延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