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是一类难治性角膜疾病,该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三叉神经损伤、神经形态改变、分泌功能及感受性下降,引起角膜炎性反应激活,从而导致角膜上皮缺损、愈合延迟、角膜溃疡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较成熟的治疗策略主要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使用;神经移植手术虽经临床证实有效,但因其手术难度高,创伤大等风险还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此外,新的药物如培高利特、姜黄素纳米胶束有望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26-330)

  • 标签: 神经营养性角膜炎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维持在3 000例左右,备受社会关注。本文就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特点和预防教育工作的薄弱点进行分析,并就推进学校预防教育工作提出若干思考,同时通过本期重点号分享广州地区基于自我分类理论设计青年学生性健康和HIV感染风险评估干预微信小程序(“熊探”),利用“熊探”帮助青年学生直观感知自身风险程度及其具体问题所在以及提供个性化干预的经验,以期为全国各地更好地落实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提供参考。

  • 标签: 艾滋病 学校 青年学生 教育
  • 作者: 于凡 沈玲羽 田祎 王全意 高志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 110122,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阳 110122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100013
  • 简介:摘要国内多次在进口冷链水产品及其外包装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本文对进口冷链水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状况、来源及传播风险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策略,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水产品 冷链 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营养性角膜炎是由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角膜退行性病变,常见原因包括疱疹病毒感染、颅脑和眼科手术损伤、糖尿病等,可导致干眼、角膜上皮缺损和角膜溃疡。因角膜知觉减退或缺失,患者自觉症状轻,就诊时多已出现严重的角膜基质融解甚至穿孔,且常规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鉴于目前临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存在大量误诊误治问题,为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经过充分讨论制定本共识,以供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0-94)

  • 标签: 三叉神经损伤 角膜炎 诊疗准则(主题) 多数赞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总结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修补术后跟腱外露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硬膜外麻醉下,对坏死的皮肤及软组织彻底清除,对跟腱不选择彻底清创,仅清除液化坏死的跟腱表面,且保留之前跟腱手术缝线,清创后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血运及外形情况、足部感觉及踝关节功能。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24~69岁,平均45.7岁。跟腱外露处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约2.0 cm×5.0 cm~5.0 cm×7.0 cm,皮瓣面积约4.0 cm×7.0 cm~6.5 cm×9.0 cm。7例患者皮瓣供区伤口均能一期闭合。除1例术后10 d发现皮瓣远端约1 cm血运欠佳,后期经换药愈合外,其余患者转移的皮瓣均血运良好,全部供区及缺损区伤口均愈合良好。全部患者随访10~14个月,皮瓣色泽及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术区瘢痕较轻,足跟活动良好,除4例患者足外侧仍有轻度麻木感,其余患者无感觉异常。Kofoed踝关节评分为78~97分,平均88.3分,优6例,良1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邻近跟腱外露缺损区,虽然跟腱断裂开放性修补术后对跟腱区域周围的皮肤软组织及其血运有一定的影响,但仍可以形成蒂部稍高的逆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跟腱外露。皮瓣供区能直接缝合,具有皮瓣切取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等优点。

  • 标签: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外科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跟腱断裂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全球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受检者骤然增多、影像学数据海量增长,均给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此时,快速、精准的影像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疫情成功防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COVID-19影像人工智能产品的及时研发在提高诊疗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显现出了我国人工智产品研发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共性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及业界的重视,以加速产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人工智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NTR)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通过与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Trk)受体相互作用或与神经营养因子结合,介导多种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突触生长和影响细胞存亡。急性脑缺血后,p75NTR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erve growth factor, proNGF)、分拣蛋白(sortilin)等多种效应因子结合,进而激活下游凋亡信号分子,导致神经元死亡。因此,阐明p75NTR在急性脑缺血中介导神经元凋亡的通路及其分子机制对于研发急性脑缺血的新型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缺血 受体,神经生长因子类 细胞凋亡 神经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上孕妇学校"对提高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降低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产科建卡并分娩的健康孕产妇6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参加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的35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参加传统孕妇学校学习的30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参加传统线下常规孕妇学校的学习,观察组通过使用手机微信关注"孕妇学校"公众号,采用在线学习。学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下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29.99±2.66)、(22.60±1.20)、(44.76±3.94)、(63.49±4.75)分,高于对照组的(26.15±3.20)、(21.49±2.17)、(39.27±5.39)、(60.05±5.49)分;观察组孕产妇产前焦虑(S-AI)和产后抑郁(EPDS)评分分别为(43.34±3.23)和(6.20±1.72)分,低于对照组的(45.02±3.08)和(7.71±1.47)分;观察组产前焦虑与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0.76%和1.98%,低于对照组的19.67%和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产妇通过"线上孕妇学校"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以有效预防产前焦虑和产后抑郁不良心理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孕妇学校 自我护理 产前焦虑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PND)发生率高,危害大,但机制不清,阐明其病理机制,研发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及其前体在维持神经元存活、分化迁移、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信号通路引起突触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对学习、记忆及认知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已对其进行广泛研究,文章简要介绍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及BDNF,并就BDNF调节突触可塑性、介导神经发生、参与神经炎症调控这三方面对PND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希望对PND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研究能有一定启示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突触可塑性 神经发生
  • 简介:摘要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且部分认知损害持续存在于缓解期,制约患者的全面康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在大脑神经元的发生、突触可塑性和树突生长等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并与抑郁症发病及其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中拟从BDNF表达、基因多态性和表观遗传等基因遗传方面将BDNF影响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对剥夺光照抑郁大鼠大脑缰核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白光对照组(20只)和抑郁模型组(60只),分别给予白光照射和剥夺光照处理;18 d后将抑郁模型组大鼠随机均分为抑郁模型组、蓝光处理组和红光处理组,分别给予剥夺光照、补充蓝光照射和补充红光照射处理。白光对照组继续给予白光照射。光照时长均为12 h/d,光照强度均为20 lx,处理持续36 d。期间采用蔗糖偏好试验检测动物的抑郁状态。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大脑缰核、膝状体间叶和外侧膝状体腹侧核c-fos蛋白表达水平;测定缰核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及下游蛋白BDNF表达水平。结果补充光照后,蓝光处理组大鼠单位体重蔗糖摄入量基本恢复至白光对照组水平(P>0.05),红光处理组和抑郁模型组大鼠单位体重蔗糖摄入量均低于白光对照组(P值均<0.05)。蓝光处理组大鼠大脑缰核、膝状体间叶和外侧膝状体腹侧核c-fos阳性神经元密度均高于抑郁模型组(P值均<0.05)。蓝光处理组大鼠大脑缰核内BDNF相对表达量和CREB磷酸化水平均高于抑郁模型组(P值均<0.05)。结论蓝光照射可缓解剥夺光照所致的大鼠抑郁样反应,蓝光可通过内在感光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激活缰核神经元反应,缰核中CREB/BDNF信号通路在蓝光抗抑郁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抑郁 大鼠 大脑 蓝光 剥夺光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5所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学生的视觉损伤及康复现状,了解这些学校视障学生的眼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视障学生视觉康复相关因素及今后工作重点。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WHO盲及低视力眼检查记录表,对5所特殊教育学校视障班学生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医学验光及助视器验配。采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视觉损伤分级诊断标准。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视障学生330例(660眼),其中可避免盲及低视力有170例(51.5%),难避免盲及低视力有115例(34.8%),因筛查条件受限不能确定45例(13.7%)。324例视障学生中(除去6例不配合视力检查),93例(28.7%)学生屈光矫正后视力有所提高,双眼中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由1.44升至1.19,屈光矫正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3,P<0.001)。17例(5.2%)屈光矫正后视觉损伤等级有所下降。122例(37.7%)可验配使用中远助视器提高远视力,128例(39.5%)可验配使用近用助视器提高近视力。在1级、2级及3级视觉损伤的视障学生中,远用助视器验配比例分别达到83.7%、83.3%、65.3%,脱盲率达到17.8%,脱残率达到72.2%;近用助视器验配比例分别达到77.6%、81.3%、77.6%,脱盲率达到22.8%,脱残率达到81.4%。结论: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学生尚缺乏系统的眼健康筛查及视觉康复服务,部分视障学生通过屈光矫正及助视器的使用即可有效脱盲、脱残。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普及眼健康筛查及助视器的康复使用,可作为今后开展视障学生康复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 标签: 特殊教育学校 视障学生 视觉损伤 康复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学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竞相开设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备案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160所,其中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包含独立学院)分别占73.75%和26.25%。院校类别主要集中在西医类院校(占40.6%)、中医类院校(占18.1%)和综合类院校(占31.3%),东西部区域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随着备案院校数目不断增长,学科培养模式差异、院校类型构成差异、教学质量差异、专业/行业标准差异和康复教育资源分布差异等问题日渐凸显。通过厘定康复治疗学概念内涵及外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治疗学学科专业培养模式、明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加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康复治疗学专业标准、改善康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康复治疗学 本科教育 现状 专业建设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PND)是麻醉手术相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好发于老年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广泛存在于大脑中,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他多种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在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表现出潜在的治疗效应,可改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或可缓解PND症状。文章对GDNF通过保护海马神经元、与相应受体结合激活促生存通路、调控神经突触可塑性、减少神经炎症等途径参与PND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为探寻PN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提供新方向。

  • 标签: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省眼科医院收治的因三叉神经损伤导致的NK患者64例(65只眼),其中男性32例(32只眼),女性32例(33只眼),年龄(57.5±12.9)岁。分析患者发病原因、临床分期的特点,观察发病原因、发病时间与角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64例患者的发病原因包括颅脑肿瘤28只眼(43.08%),三叉神经痛术后13只眼(20.00%),脑卒中12只眼(18.46%),颅脑外伤5只眼(7.69%),格林-巴利综合征2只眼(3.08%),其他原因5只眼(7.69%)(皆合并面神经麻痹)。病程4 d至10年,其中病程≤1个月者28例(29只眼,44.61%),1~6个月者25例(25只眼,38.46%),>6个月者11例(11只眼,16.92%)。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角膜知觉减退。27只眼(41.54%)合并暴露性角膜炎,其中22只眼同时伴有面神经麻痹。根据Mackie临床分期,1期1只眼(1.53%),表现为眼表泪膜干燥,角膜上皮点状粗糙,睑裂暴露区明显,荧光素钠染色可见点状着色;2期14只眼(21.54%),表现为角膜中央或偏下方睑裂区上皮缺损,多呈横椭圆形,上皮缺损的边缘多增厚呈潜掘状;3期50只眼(76.92%),发生角膜中央偏下方溃疡及浸润,椭圆形最为常见。合并感染12只眼(18.46%)。药物联合手术治疗59只眼(90.76%),行永久性睑裂缝合术16只眼(27.12%),永久性睑裂缝合联合结膜瓣遮盖术15只眼(25.42%)、永久性睑裂缝合联合羊膜移植术21只眼(35.59%)、永久性睑裂缝合联合角膜移植术7只眼(11.86%),6只眼因全身情况不耐受手术或个人原因拒绝手术。术后半年内59只眼(除外6只眼放弃治疗,后失访),治愈52只眼(88.14%),治愈时间为(10.52±6.52)d。好转6只眼(10.17%),1只眼(1.69%)无效。结论三叉神经损伤可引起患者角膜知觉明显减退或消失,导致症状不明显而忽略病情,临床接诊多为角膜损伤较严重的2或3期患者;近一半患者角膜炎发生于三叉神经损伤后1个月以内,需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为治愈溃疡、防止角膜基质融解需联合永久性睑裂缝合术。(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26-132)

  • 标签: 三叉神经损伤 角膜炎 角膜溃疡 睑裂缝合术 角膜知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9例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此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16~65岁。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8 cm×5 cm~18 cm×10 cm,均应用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面积9 cm×6 cm~20 cm×12 cm。2例患者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7例患者供瓣区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复。记录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结果术后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创面封闭;1例患者出现皮肤缺血坏死,经3周换药痊愈。7例患者供瓣区移植皮片均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5年随访,皮瓣质地、色泽、外形良好,皮瓣感觉正常;除1例患者患膝恢复欠佳外,其余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皮瓣成活率高、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佳等优点,是修复膝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 标签: 外科皮瓣 伤口愈合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明确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其与同龄儿童在适应学校生活方面的重要因素是否存在差异,如精细运动技能、执行功能、语言和总体认知能力。方法对比31例接受亚低温治疗(无脑瘫、平均年龄5岁4个月)的HIE患儿和20例未患HIE的正常儿童(平均年龄5岁6个月)。结果HIE患儿的精细运动技能、执行功能、记忆和语言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结论总的来说,接受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其认知能力和表现尚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会在一些具体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更特异性的检测来识别。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或许不能像同龄儿童一样适应学校生活,他们需要接受长期随访直至入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经鼻给药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健康老龄SD大鼠40只,雌雄不拘,21~23月龄,体重48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外科手术组(O组)、低剂量GDNF经鼻给药组(G1组)和高剂量GDNF经鼻给药组(G2组)。O组、G1组和G2组于水合氯醛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手术,S组仅行假手术。外科手术或假手术后连续3 d,G1组和G2组分别每天经鼻吸入GDNF 25和50 μg(溶于PBS 25 μl),S组和O组分别每天经鼻吸入PBS 25 μl。术后第3~7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DNF、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IL-1β、TNF-α、活化的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第5~7天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GDNF表达下调,IL-1β、TNF-α、HMGB1、活化的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G1组和G2组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IL-1β和TNF-α表达上调(P<0.05);与O组比较,G1组和G2组术后第5~7天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GDNF表达上调,TNF-α、HMGB1、活化的caspase-3和Bax表达下调,G1组海马IL-1β表达下调(P<0.05);与G1组比较,G2组海马TNF-α表达下调(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NF经鼻给药可改善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投药,鼻内 认知障碍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