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政 张群岭 沈毅辉 舒先红 程蕾蕾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032 国家介入治疗医学临床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上海 200032 上海市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应变指标评估蒽环类药物化疗早期心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弥漫大B淋巴瘤(DLBCL)患者37例。分别于化疗前、化疗2周期后及化疗结束后行3D-STE检查。应用TTA工作站分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图像,测量指标包括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心房排空指数(LAEF)、心房主动排空指数(LAAEF)等心容积指标,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LVGCS)、心房整体纵向应变(LAGLS)等心应变指标。计算LVGLS与LAGLS的绝对值之和得出房室整体纵向应变(LAVGLS)。观察纳入患者不同时间点3D-STE测量的心应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7例DLBCL患者,年龄(48.3±12.1)岁,其中男性23例(63.9%)。与基线测量值相比,患者化疗2周期后及化疗结束时LVGLS[化疗2周期后:(-18.63±4.73)%比(-22.13±4.40)%,P=0.001;化疗结束:(-18.26±4.64)%比(-22.13±4.40)%,P<0.001]、LAGLS[化疗2周期后:(20.41±5.56)%比(23.98±5.59)%,P=0.003;化疗结束:(17.60±3.96)%比(23.98±5.59)%,P<0.001]和LAVGLS[化疗2周期后:(39.05±7.60)%比(46.11±7.77)%,P<0.001;化疗结束:(40.34±8.55)%比(46.11±7.77)%,P<0.001]均降低;LVGCS[(-21.98±5.82)%比(-26.15±7.51)%,P=0.010]、LAVmin[(23.93±7.29)ml比(20.33±7.03)ml,P=0.029]、LAEF[(28.94±11.16)%比(35.79±11.12)%,P=0.002]、LAAEF[(11.93±10.00)%比(18.10±9.96)%,P=0.013]仅在化疗结束后改变,而在化疗2周期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3D-STE心应变指标能发现蒽环类药物化疗早期心肌功能改变,可为化疗过程中的心肌毒性监测提供更加敏感的指标。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左 蒽环类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一用药组,每组32例。单一用药组采用新活素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其基础上使用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24 h尿量、血清肌酐(Sc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3.75%,30/32)高于单一用药组(75.00%,24/32),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LVEDD低于单一用药组,LVEF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24 h尿量多于单一用药组,Scr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2/32)与单一用药组(9.38%,3/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能改善心功能和肾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提高临床疗效,并存在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难治性心力衰竭 新活素 左西孟旦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多参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初次诊断为STEMI于急诊行PCI患者资料,且术后1周内CMR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50%。术后3~4个月复查CMR,根据其LVEF分为心功能未恢复组(LVEF<50%)和心功能恢复组(LVEF≥5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两次CMR参数,回归模型分析CMR参数对患者短期心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STEMI急诊PCI术后心功能不全者中50%患者短期内心功能恢复。心功能未恢复组PCI术后48 h内超敏肌钙蛋白T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急性期心肌梗死面积、透壁程度和微血管阻塞均高于心功能恢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7,OR=7.053,95% CI:1.413~35.211)和透壁性心肌梗死(P=0.040,OR=5.913,95% CI:1.065~32.835)是预测心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60岁和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是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不全者短期心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脏磁共振 心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心肌炎症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的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首次行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55.4±10.1)岁]。所有患者在PCI术后第5天行一日法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及18F-FDG PET/CT显像。采用指南推荐的方法抑制心肌的18F-FDG生理性摄取。测定梗死区、偏远区SUVmax及上腔静脉SUVmean,计算梗死区、偏远区的靶本比(TBR)。获取左心室18F-FDG摄取容积(Vol-FDG)、18F-FDG摄取范围占左心室百分比(F/LV%)、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占左心室百分比(def/LV%)。根据基线及AMI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EF)获得EF变化率(ΔEF),比较心功能改善组(ΔEF≥10%)和未改善组(ΔEF<10%)患者相关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和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数据。结果患者心肌梗死区TBR高于偏远区(2.8±1.0与1.1±0.3;t=11.03,P<0.001);F/LV%明显大于def/LV%[33.7%(25.8%,43.3%)与8.8%(2.3%,20.7%); z=-4.72,P<0.001]。梗死区及偏远区TBR均与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4,P=0.014; r=0.37,P=0.042);Vol-FDG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均呈正相关(r值:0.46、0.41和0.68,均P<0.05)。31例患者中,26例(83.9%)完成6个月的心功能随访;未改善组(11例)的Vol-FDG明显大于改善组[15例;(104.5±47.2)与(70.1±26.3) cm3;t=2.38,P=0.026],且Vol-FDG与ΔEF呈负相关(rs=-0.41,P=0.03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有效评价PCI后AMI患者心肌炎性反应的强度及范围,并能评估患者心功能预后。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左 炎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ΔBMI)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就诊的1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化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危险因素。计算ΔBM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量ΔBMI的截断值并得出诊断精度。结果与化疗前比较,化疗后的BMI、舒张末期容量(EDV)、收缩末期容量(ESV)、舒张末期内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的均值均升高,射血分数(LVEF)值降低,其中BMI化疗前后[(22.30±1.88)kg/m2比(23.59±2.32)kg/m2]及LVEF化疗前后[(63.69±4.69)%比(59.08±4.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0、4.98,均P<0.05)。ΔBMI范围为0~41.3%,LVEF的变化(ΔLVEF)范围为0~15.9%。ΔLVEF与ΔBMI存在显著相关性(r=0.709,P<0.001)。心脏毒性发生率为21.2%(36/1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1.639,95% CI 1.263~2.127,P=0.000)与ΔBMI(OR=1.147,95% CI 1.071~1.228,P=0.000)是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心脏毒性情况,计算ΔBMI与BM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和0.687。当ΔBMI值为4.28%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399,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649。结论对于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ΔBMI可作为预测心脏毒性的有效指标,当ΔBMI超过4.28%时,患者发生心脏毒性风险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蒽环类 化疗 心脏毒性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压力-应变环(PSL)技术评价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前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21年5-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OPCABG的冠心病患者共24例。患者行右桡动脉穿刺有创测压,随即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4水平胸椎旁神经阻滞,在阻滞前、阻滞后20 min均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并评价阻滞前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及局部节段心肌做功指数(MWI)、心肌做功效率(MWE)的变化。结果行双侧TPVB后,患者心率减慢[(69.13±10.72)次/min比(65.46±9.66)次/min,P=0.01],流出道血流量下降[(13.86±2.83)ml比(12.72±2.60)ml,P=0.017];患者左心室17节段中运动减弱及运动消失的节段MWI明显增加[运动减弱节段(1 175.76±206.64)mmHg%比(1 349.38±462.35)mmHg%,P=0.004;运动消失节段(684.94±251.39)mmHg%比(965.35±384.33)mmHg%,P=0.001];左心室运动减弱及运动消失的节段MWE增加[运动减弱节段(87.79±7.46)%比(90.35±6.39)%,P=0.029;运动消失节段(70.24±18.03)%比(80.15±16.65)%,P=0.021]。双侧TPVB后,患者左心室17节段中运动正常的节段MWI、MW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GLS、GWI、GCW、GWW、GWE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基于PSL技术观察OPCABG患者TPVB前后左心室做功的变化,发现TPVB对冠心病患者缺血节段心肌做功有改善作用,可为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压力-应变环 胸椎旁神经阻滞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患者的舒张功能,并分析不同等级的舒张功能不全对住院死亡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心脏监护病房需要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危重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采用二项回归分析及Cox回归分析评估舒张功能不全对于住院死亡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172例危重患者,149例(86.7%)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不全,76例(44.2%)为Ⅲ级舒张功能不全,53例(30.8%)在住院期间死亡,21例在中位随访500(12,652)d内死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Ⅲ级舒张功能不全的心脏病与住院死亡率(OR=3.63,95%CI:1.27~10.41,P=0.016)和预后不良(HR=2.28,95%CI: 1.16~4.48,P=0.017)相关。Ⅲ级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中,Cox回归分析表明,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HR=3.80,95%CI:1.27~11.33,P=0.017)、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HR=1.43,95%CI: 1.05~1.94,P=0.022)和舒张末期内径(HR=0.935,95%CI:0.89~0.99,P=0.017)均与长期死亡风险相关。结论在累及心脏的危重症患者中,Ⅲ级舒张功能不全可影响其院内死亡率和预后。

  • 标签: 危重症 舒张功能不全 死亡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大小对瓣膜置换联合心房后壁"X"型射频消融术后消融疗效,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二尖瓣病损合并心房颤动患者416例,按心房大小(前后径60 mm为标准)分组,行瓣膜置换联合心房后壁"X"型射频消融术,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中除房颤类型、性别、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外,其余临床资料、手术及围手术期各指标小心房组均优于大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小心房组均高于大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心房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心房前后径变化率均高于大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半年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时间点,小心房组B型脑钠肽、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值均低于大心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心房会降低瓣膜置换联合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患者术后的窦性转复及维持率,有更差的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恢复,术前充分评估心房大小有助于判断预后。

  • 标签: 左心房 瓣膜置换 心房颤动 "X"型射频消融 转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组织特征追踪(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对射血分数保留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CMpEF)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0例HCMpEF患者及42例健康对照组行3.0 T心脏磁共振稳态自由进动序列扫描后,将图像导入CVI42后处理软件,测量心基本功能参数及整体3D应变参数,包括:径向(radial)、周向(circumferential)及纵向(longitudinal)的峰值应变(peak strain,P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peak systolic strain rate,PSSR)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peak diastolic strain rate,PDSR),采用SPSS 26.0软件对两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MpEF组的各个方向的PS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径向:26.00 (14.63) vs. 32.39 (10.55),周向:(-17.30±4.55) vs. (-19.67±3.73),纵向:(-8.14±3.25) vs. (-10.74±3.26),HCMpEF组vs.健康对照组,单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HCMpEF组的各个方向的PSSR及PDSR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SSR径向:1.55 (0.94) vs. 1.85 (0.61),周向:-0.99 (0.39) vs. -1.13 (0.29),纵向:-0.49 (0.38) vs. -0.67 (0.28),单位:s-1,P<0.05;PDSR径向:-1.37 (-0.86) vs. -2.17 (1.35),周向:0.87 (2.44) vs. 1.16 (0.53),纵向:0.46 (0.24) vs. 0.68 (0.33),单位:s-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CMpEF患者尽管射血分数保留,但是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已经受损,CMR-FT定量分析技术可以为评价心脏功能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组织特征追踪 心功能 应变 肥厚型心肌病 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压力-应变环技术评价束支起搏下不同起搏模式(单/双极)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因症状性心动过缓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束支起搏(LBBP)的患者29例为LBBP组,以同期基线条件相匹配的29例右心室起搏(RVP)患者作为RVP组。所有LBBP患者术后1周内分别程控为单极、双极起搏模式,评价心室间及室内的机械同步性,并应用压力-应变环技术获得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LBBP组与RVP组之间、LBBP组内不同起搏模式下的心脏机械同步性和心肌做功。结果与RVP组相比,LBBP组室内及间机械同步性显著改善(均P<0.05);LBBP组GWI、GCW、GWE增大,GWW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BP组单极与双极起搏对比,心室机械同步性、GWI、GCW、GWE、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提高输出电压后上述参数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RVP患者相比,LBBP患者能保持更好的机械同步性,心肌做功效率更高;LBBP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效率无影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束支起搏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机械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归丸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体重200 g左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6):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归丸低剂量组(L组)、归丸中剂量组(M组)及归丸高剂量组(H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构建大鼠睡眠剥夺模型。L组、M组和H组归丸剂量分别为2.42、4.84、9.68 g/kg,每天上午10点灌胃给药,灌胃液体量每次4 ml,C组和SD组大鼠采用纯水灌胃,L组、M组和H组按照归丸相应剂量,配制成药液灌胃,1次/d,持续7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第2次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采集眼球血样,随后断头处死大鼠取海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及海马组织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延长,原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血清和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GSH-Px和SOD含量降低(P<0.05);与SD组比较,L组、M组和H组大鼠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血清和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GSH-Px和SOD含量升高(P<0.05)。结论归丸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睡眠剥夺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 氧化性应激 左归丸
  • 作者: 胡惠雯 胡河 许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2期
  • 机构: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襄阳 441000,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襄阳 441000,南漳县中医医院心肺科,南漳 4415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心功能指标[LVEF、舒张末内径(LVDD)、每搏心输出量(SV)]和心室重构指标[室内径缩短率(LVFS)、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00%,99/100)高于对照组(91.00%,9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LVEF、SV、LVFS均升高,LVDD、LVPWT、IVSS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t=6.66、4.91、4.36、4.13、5.42、5.0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延缓心室重构,提高LVEF,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较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左室射血分数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前舒张功能减退与术后血管外肺水(EVLW)增多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行TURP的患者116例,年龄55~90岁,ASA分级Ⅰ~Ⅲ级,BMI≤30 kg/m2,术前无EVLW增多。于出PACU前行肺超声检查,并进行肺超声评分,将肺超声评分≥20分定义为EVLW增多。记录术后EVLW增多的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发生EVLW增多分为EVLW增多组和非EVLW增多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术后EVLW增多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舒张功能减退是术后EVLW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舒张功能减退是TURP患者术后EVLW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心室功能障碍,左 血管外肺水 手术后并发症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功能评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D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门诊长期就诊的无心力衰竭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为糖尿病组;同时入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80名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量应变进行心房功能评估,评估标准依据2016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联合发布的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心动图评估指南。收集患者和健康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心房应变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DD存在关联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心房功能对DD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DD总发生率为21.8%(17/78),其中Ⅰ级DD占15.4%。心房平均管道功能下降与DD显著相关[F(3,74)=3.548,P=0.018]。单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心房峰值应变、心房平均储器功能心房平均管道功能、房间隔管道功能与DD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心房平均管道功能应变与DD有关(OR=0.756,95%CI:0.637~0.896,P=0.001)。在整体人群中,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13.46%时,预测D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5%;在糖尿病组中,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13.05%时,预测DD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3%;若结合整体人群的E/e’比值,在糖尿病组中,心房管道功能应变为6.19%、平均E/e’为12.73时,诊断DD的敏感度为77.0%,特异度为8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61~0.957,P=0.00)。结论通过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心房应变,评估心房管道功能,可能是检测早期DD的一个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左心房时相功能 左心房管道功能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舒张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维自动房定量分析(4D Auto LAQ)技术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功能以及预测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7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HF患者90例(LVDD组)和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根据LVDD病变程度将HF患者分为3组,其中Ⅰ级30例,Ⅱ级30例,Ⅲ级30例。应用4D Auto LAQ采集房四维动态图像进行在机分析获得房容积和应变参数,包括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房储备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r、LASr-c)、房通道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cd、LAScd-c)和房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LASct、LASct-c)。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HF患者房应变参数与舒张功能参数(LAVImax、E/A、E/e′)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房应变参数、LAVImax对Ⅲ级LVDD的诊断效能,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Ⅰ级、Ⅱ级及Ⅲ级LVDD组LAVmin、LAVpreA、LAScd、LASct、LAScd-c、LASct-c增大,LASr、LASr-c减小(均P<0.05)。与Ⅰ级、Ⅱ级LVDD组相比,Ⅲ级LVDD组LAVmin、LAVpreA、LAVmax、LAVImax、LAScd、LASct、LAScd-c、LASct-c增大,LASr、LASr-c减小(均P<0.05)。②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ASr、LASct、LASr-c、LASct-c与舒张功能参数(LAVImax、E/A、E/e′)均呈强相关(P<0.01)。③ROC曲线分析显示,LASr-c诊断Ⅲ级LVDD的效能(AUC 0.868,敏感性为96.7%,特异性66.7%)优于其他参数。结论4D Auto LAQ技术能够评估HF患者功能,LASr-c预测Ⅲ级LVDD最佳,可为HF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分析 心力衰竭 应变 心房功能,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四维自动房定量(4D-LAQ)技术评价不同病程阶段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房形态和功能变化并探讨影响T2DM患者心房功能的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T2DM的患者96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1组)和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DM2组)各48例;同期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8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间隔壁e′、侧壁e′),计算E/A、平均e′、E/e′。应用4D-LAQ技术获得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心房总排空分数(LAEF)、心房储备期纵向应变(LASr)、心房管道期纵向应变(LAScd)及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比较三组间心房参数的差异,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T2DM患者心房功能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1组LAEF、LASr及LAScd减低(均P<0.05),两组间LAVImax、LAVIpreA及LAVI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和DM1组相比,DM2组LAEF、LASr及LAScd减低,LAVImax、LAVIpreA及LAVImin增大(均P<0.05)。三组间LAS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与LASr呈独立负相关(β=-0.405,P<0.001),体质指数(BMI)、E峰与LAScd呈独立负相关(β=-0.159,P=0.049;β=-0.408,P<0.001),糖尿病病程、E/e′与LAScd呈独立正相关(β=0.399,P<0.001;β=0.253,P=0.004)。结论T2DM患者的心房储备功能与管道功能受损,随着疾病进展受损更加显著。糖尿病病程、BMI、E峰及E/e′是T2DM患者心房功能受损的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四维自动定量技术 2型糖尿病 心房功能,左 应变
  • 作者: 孙立娟 肖丞炜 陈晓雪 王迪 薛坤 齐铮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超声诊断科,秦皇岛 066000,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超声诊断科,秦皇岛 066000 河北医科大学超声医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秦皇岛 066000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压力-应变环(PSL)评价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肌做功的早期改变。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尚未发生重构的MS患者70例作为MS组,同期选择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肌做功分析,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 、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比较两组心肌做功参数的改变及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MS组整体纵向应变(GLS)、GWI、GCW、GWE低于对照组,GWW高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GWI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r=0.194,P<0.05),与舒张压(DBP)、腰围(WC)、空腹血糖(Glu)、三酰甘油(TG)及GLS呈负相关(r=-0.257、-0.452、-0.239、-0.193、-0.758,均P<0.05);GWE与收缩压(SBP)、DBP、WC、Glu、TG及GLS呈负相关(r=-0.360、-0.269、-0.326、-0.352、-0.265、-0.663,均P<0.01),与HDL-C呈正相关(r=0.201,P<0.05);GCW与WC及GLS呈负相关(r=-0.299、-0.737,均P<0.001)。GWW与SBP、DBP、WC、Glu、TG及GLS呈正相关(r=0.435、0.308、0.413、0.547、0.272、0.400,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336,P<0.001)。结论PSL可以定量评价MS患者的早期心肌做功改变且重复性良好,具有一定的潜在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代谢综合征 心肌做功 心室功能,左
  • 简介:摘要目前对肥厚型疾病进行无创准确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而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是评估和诊断左心室肥厚病因的有力工具,不仅能动态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还能利用延迟强化、参数定量、特征追踪技术及弥散张量成像准确评估心脏功能及心肌情况,并且通过一系列后处理得到T1 mapping、细胞外容积分数及应变,可定量心肌损伤及功能。这些技术在鉴别左心室肥厚的病因和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方面是非常有潜力的。本文就各类左心室肥厚型疾病的典型心脏磁共振表现及其鉴别作一综述。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心脏磁共振 延迟强化技术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淀粉样变性 高血压心脏病 主动脉狭窄 法布里病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结构和功能与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及卒中风险相关。与生化指标相比,影像学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如采用超声心动图、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心脏磁共振可提供更多信息,并可用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房 结构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