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体外膜氧(ECMO)的肺移植受围手术期凝血和输血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完成的178例肺移植受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ECMO,将178例受分为有ECMO组(131例)和无ECMO组(47例),对两组受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输血情况进行比较。将131例有ECMO组的受排除二次开胸止血7例、数据不全2例后,再分别按输血成分不同分为未输红细胞组(63例)和输红细胞组(59例)、输血浆量<1 000 ml组(99例)和输血浆量≥1 000 ml组(23例)、未输血小板组(93例)和输血小板组(29例),统计受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ECMO相关信息,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ECMO支持期间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有、无ECMO两组受在BMI、病程、原发病、双肺移植、实验室检查、术后输血量、术后红细胞和血浆输注比例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移植、ASA Ⅳ级、术后ECMO支持时间≥2 d、术后HGB<100 g/L、术后PT/APTT/INR异常、术后PLT计数<100×109/L是术后ECMO期间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移植围手术期应用ECMO支持受,术后输血量和输血需求更大。充分评估受输血需求、优化凝血监测方案、明确输血影响因素,有助于临床科学合理输血。

  • 标签: 肺移植 体外膜氧合 成分输血 危险因素 凝血
  • 简介:摘要医务工作者现在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封闭的、由指挥推动的系统——"旧力量"。Kathryn Perera、Henry Timms和Jeremy Heimans认为,医务人员需要懂得社交媒体影响怎样用之与他们的社区进行情感联系的"新力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儿童供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捐献单侧供肾用于成人肾移植受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大于3年纳入本研究。将受分为0~5岁供组(A组)及6~17岁供组(B组),其中A组受体重≤50 kg,B组受体重≤70 kg。分析供、受临床资料、受/移植肾存活情况、移植物功能及生长、并发症情况。结果共入组45例成人受,A组12例,B组33例。术后3年受/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96.9%)/(91.6%,93.9%)。术后1周B组受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优于A组,血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余各随访时间点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两组移植物持续生长,1年时均达到成人水平。两组受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受蛋白发生率分别为(33.3%、6.1%),术后1年两组各1例仍存在蛋白尿,术后3年仅A组1例婴儿供肾受存在蛋白尿。结论依据受体重选择合适的供,儿童单侧供肾移植可为成人尿毒症受提供良好的移植效果。

  • 标签: 肾移植 儿童供肾 成人受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子宫移植潜在供与受的调查研究,探讨筛选子宫移植潜在受和供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对象为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2例完全性子宫性不孕症(absolute uterine factor infertility,AUFI)患者。按照临床需求和既往研究制定8个方面的调查内容,对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之间通过门诊或电话咨询子宫移植临床试验的人群发放登记表。收集信息后,录入系统并处理数据。结果数据有效的人群数量为84例,其中有子宫供的受的人群数量为37例。潜在受的平均年龄为26.0岁(18~47岁)。在潜在受中,有76例(90.5%)患有先天性AUFI,8例(9.5%)为获得性AUFI。对可提供子宫的潜在供进行调查,潜在供的平均年龄为47.5岁(32~64岁),处于绝经或围绝经期状态的比例为56.8%。结论目前在国内具备开展子宫移植临床试验的需求和基础,但器官捐献人群储备和术前筛查预备存在固有缺陷,如供年龄偏大、参与主客观因素制约等。子宫移植临床试验术前筛查需要针对性扩大筛查范围、延长筛查时间、普及筛查知识,以提高试验成功率。

  • 标签: 子宫移植 供者 受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局部组织氧的影响尚不明确。以前研究主要关注全身的氧合情况,未评估其对局部组织氧的影响。该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评估RDS早产儿的局部组织氧与不同通气模式的关系。方法24例生命体征平稳的RDS早产儿,选择性改变通气模式,采用NIRS评估脑和肌肉组织氧。患儿由高频振荡通气或喷射通气转换为常频机械通气(CV),或拔除气管插管从CV转为无创通气模式。比较通气模式改变前30 min和改变后1 h内的数值变化(配对t检验)。结果患儿由高频振荡通气转为CV、喷射通气转为CV及CV转为无创通气模式,脑NIRS差异分别为:1.7±9.9%、2.3±5.7%、2.1±8.4%;相应的肌肉NIRS差异分别为:-2.9±8.5%、8.1±9.7%、3.6±22.4%。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RDS患儿中,局部组织氧变化与通气模式改变无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ECMO)是严重心肺衰竭患者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需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儿,易出现负氮平衡与医源性营养摄入不足,发生获得性营养不良风险增高。建议对重症患儿入院48 h内即进行营养筛查并评估营养风险。目前较为公认的ECMO患儿的营养方式是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可根据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标准分级制定肠内营养管理方案。ECMO支持可导致无机磷和血浆硒等微量元素水平降低;但新生儿ECMO支持后离子钙水平可能升高,需密切监测并及时补充。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抗凝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抗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抗凝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抗凝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抗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抗凝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白族白-汉双语与汉族非双语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初步探讨少数民族第二语言习得可能的大脑基础及后天学习对大脑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3名熟练掌握白族语言和汉语2种语言的白族健康成年人[简称白族白-汉双语,其中男性18名、女性15名,年龄20~ 50 (25.33±4.65)岁]和30名使用汉语单一语言的汉族健康成年人[简称汉族非双语,其中男性13名、女性17名,年龄20~50 (26.16±2.05)岁]的大脑MRI显像资料。对白族白-汉双语和汉族非双语进行三维T1加权扫描,所得数据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分析全脑灰质密度,并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全脑灰质密度的差异。结果全脑灰质密度差异及其统计参数图的结果显示,白族白-汉双语的右侧额中回(t=4.00,P<0.001)、右侧眶回(t=2.68,P<0.001)、右侧直回(t=2.25,P<0.001)、左侧直回(t=2.69,P<0.001)、左侧豆状核(t=3.90,P<0.001)局部灰质密度明显高于汉族非双语。结论白族白-汉双语与汉族非双语全脑灰质密度有差异的脑区集中在前额叶和纹状体,其与白族白-汉双语第二语言的习得关系密切,后天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导致大脑微观结构的改变。

  • 标签: 汉族 磁共振成像 白族 白-汉双语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灰质密度
  • 简介:摘要肝移植已成为救治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常规手段。随着肝移植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肝移植受预后明显改善。然而,肝移植受长期管理中出现的代谢病、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日益凸显。深入研究免疫抑制剂减量和撤除策略,积极探索新型智能化管理模式,将助力肝移植受长期管理。

  • 标签: 肝移植 并发症 免疫抑制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呼吸道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与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在全球范围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遗憾的是,迄今尚没有安全有效的特异性防治措施。近年来,国际及国内对RSV的致病机制有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该领域的不断探索来寻求新的药物及疫苗靶点一直是研究热点。该文从RSV病毒颗粒形态与结构、病毒蛋白结构与功能、宿主免疫应答三个方面综述RS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加深对RSV致病机制的认识,并为RSV感染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致病机制 免疫应答 药物靶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ECMO)支持的儿科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八一儿童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ECMO支持患儿的一般资料、感染情况及感染相关因素,并对引起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3例ECMO支持患儿中,36例(22.1%)患儿在ECMO支持期间发生了感染,共检出72株病原微生物,其中细菌67株(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33株、肺炎克雷伯菌21株和铜绿假单胞菌6株),真菌5株。病原微生物来源于呼吸系统45例(62.5%)、血液系统25例(34.7%)、尿路1例(1.4%)、腹腔1例(1.4%)。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为广泛耐药菌株。ECMO支持期间院内感染患儿ECMO支持时间[(10.0±6.7) d]、住院时间[(34.0±25.3) d]、住院治疗费用[(234 368±113 234)元]、术前氧指数(52.8±23.0)和乳酸水平[(9.6±5.9) mmol/L]均较非感染患儿[(4.6±3.2) d、(24.3±19.8) d、(161 416±65 847)元、35.6±10.4、(5.6±5.4) mmol/L]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CMO支持期间院内感染患儿与未感染患儿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MO支持期间院内感染死亡患儿和存活患儿相比,乳酸水平和氧和指数均较高[9.8 mmol/L比2.7 mmol/L,36.0±12.7比22.1±1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ECMO支持时间(OR=7.054,95%CI:2.206~25.525)、术前乳酸水平(OR=2.250,95%CI:1.378~4.611)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纠正导致ECMO支持的基础疾病,缩短ECMO持续时间,可能降低ECMO支持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儿科 院内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体外膜肺氧(ECMO)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临床应用,评估ECMO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重症腺病毒肺炎并予ECMO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收集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机械通气时间、ECMO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指标。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例应用ECMO治疗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其中2例成功撤离ECMO,最终3例死亡,1例存活,3例死亡患儿起病至ECMO启动时间长,均超过18 d。ECMO启动前的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5 d,ECMO治疗时间长,最长为27.5 d。1例存活患儿起病至ECMO启动时间为11 d,ECMO启动前的呼吸机辅助时间为5 d,ECMO治疗时间<10 d 。结论ECMO救治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抢救成功率低,但仍是抢救患儿生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早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预后。

  • 标签: 腺病毒 重症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儿童
  • 简介:摘要单亲二体(uniparental disomy,UPD)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1/2000,目前数据库收录的UPD报道约有4170例。由于印记基因的表达异常,涉及6、7、11、14、15、20号染色体的UPD可导致明确的印记疾病,而其他染色体的UPD大多不会对个体产生明显的影响,除非UPD所涉及的纯区域(regions of homozygosity,ROH)内的基因纯变异导致隐性遗传病。对UPD及ROH的正确分析和解读有助于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准确的判断,本文重点对ROH、UPD相关概念、形成机制、致病原理及数据判定原则和分析流程等进行阐述,希望对临床规范分析和解读此类数据提供帮助。

  • 标签: 单亲二体 纯合区域 临床咨询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顾自我管理支持项目在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19年1—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照顾自我管理支持项目推行前入组的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纳入对照组(n=101),采用常规随访;将2019年9月—2020年6月项目推行后入组的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纳入研究组(n=101)。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照顾负担(ZBI)、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比较两组照顾的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最终研究组共98名照顾、对照组共97名照顾完成研究。结果研究组主要照顾干预后的CD-RISC各维度得分、SCSQ的积极应对得分、LSIA得分、MOS-SS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SCSQ的消极应对得分、ZBI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照顾自我管理支持项目有助于增强癫痫青少年主要照顾的心理韧性,提升其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青少年 生活质量 照顾者 心理韧性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呼吸道胞病毒(RSV)肺炎患儿临床特点,为临床尽早识别RSV感染重症病例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入我院PICU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重症RSV肺炎82例。(1)RSV感染高峰出现在1月至3月;(2)收入PICU的重症RSV肺炎患儿年龄以<3个月的婴儿最多;(3)收入PICU的重症RSV肺炎病例合并的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混合感染以合并巨细胞病毒比例最高;(4)有创呼吸机支持、合并基础疾病PICU住院天数延长;(5)有创呼吸机支持、合并基础疾病出现肺外症状的比例增高;(6)有创呼吸机支持病例出现发热的比例高且体温峰值高,存在酸中毒和氧指数下降;(7)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两岁前都有较大可能发生重症RSV感染。结论重症RSV肺炎冬春季高发,主要见于<3个月的婴儿。年龄、基础疾病、合并感染、有创呼吸机支持是影响重症RSV肺炎预后的因素。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呼吸道胞病毒(RSV)肺炎患儿临床特点,为临床尽早识别RSV感染重症病例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入我院PICU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重症RSV肺炎82例。(1)RSV感染高峰出现在1月至3月;(2)收入PICU的重症RSV肺炎患儿年龄以<3个月的婴儿最多;(3)收入PICU的重症RSV肺炎病例合并的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混合感染以合并巨细胞病毒比例最高;(4)有创呼吸机支持、合并基础疾病PICU住院天数延长;(5)有创呼吸机支持、合并基础疾病出现肺外症状的比例增高;(6)有创呼吸机支持病例出现发热的比例高且体温峰值高,存在酸中毒和氧指数下降;(7)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两岁前都有较大可能发生重症RSV感染。结论重症RSV肺炎冬春季高发,主要见于<3个月的婴儿。年龄、基础疾病、合并感染、有创呼吸机支持是影响重症RSV肺炎预后的因素。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儿童
  • 简介:摘要运用六经辨治思维方式,结合辨证针灸、伤科手法治疗腹斜肌损伤所致腰痛,并探讨其思路与治疗。腰痛非独肾也,五脏六腑皆可令人腰痛。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故六经受邪腰必痛矣,临床常见的腹斜肌损伤所致腰痛,症若“引项脊尻背如重状”“不可仰息”,此乃腹斜肌损伤累及太阳经、太阴经所致,但该病常易被误诊,并可能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治疗应遵循因经、因病因施治的原则,运用六经辨证针灸、伤科手法,治疗太阳太阴病之腰痛,疗效满意。强调调节卫气的重要性,突出中医整体观的主导思想,常能达到精准治疗的意外效果。

  • 标签: 腰痛 六经辨治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对心脏死亡供供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DGF)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心脏死亡的肾移植供33例以及对应的受33例,留取供术前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标本,测定TIMP-2和IGFBP7的水平。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7例和非DGF组26例,将测定的指标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秩和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DGF组的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均高于非DGF组(P值均<0.05)。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IGFBP7诊断DGF的AUC分别为0.753(95% CI 0.546~0.959)、0.747(95% CI 0.510~0.984)、0.824(95% CI 0.615~1.000)、0.852(95% CI 0.660~1.000)。结论供血清IGFBP7、供血清TIMP-2×IGFBP7、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可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DGF的发生,其中血清TIMP-2×IGFBP7的诊断效能较高,是肾移植术后DGF的良好预测指标。

  • 标签: 肾移植 肾功能延迟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