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内外的脑卒中康复指南均推荐脑卒中后应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但是尽早康复的时机、强度以及包含的项目尚不明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病情稳定后48 h内应召开初次康复评价会,根据患者整体评估和功能障碍评估的结果制定个体化、全面的康复方案和康复目标,并初步判断脑卒中的康复预后。脑卒中患者早期宜进行运动康复、吞咽功能康复及言语功能康复。如康复对象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大于75岁的老年卒中患者和儿童卒中患者,更需注重个体化的评估及康复方案。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早期
  • 作者: 陈玉霞 肖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年第06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认知发育与学习记忆障碍转化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儿童营养与健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46
  • 简介:摘要绝大部分神经重症儿童通过早期生命支持及治疗后会得以生存,但不可避免地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儿童重症康复医学近年已在国内外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强调早期康复介入防止并发症、积极提高功能。本文将对儿童神经重症常见的功能障碍和处理原则及康复策略给予简要介绍。

  • 标签: 儿童 神经重症 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卧式康复操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入院前30 d,两组患者M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0 d,研究组MBI指数为(67.85±10.23)分,高于对照组(43.12±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衡功能、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2.18±2.38)分、(22.38±4.51)分、(83.97±5.73)分、(38.67±4.86)分,均高于对照组(9.05±2.33)分、(17.64±3.67)分、(65.87±5.36)分、(30.15±2.39)分,关节疼痛程度评分为(18.62±2.08)分,低于对照组(38.61±4.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为(9.67±2.41)分,低于对照组(14.19±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卧式康复操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效能显著。

  • 标签: 脑梗死 早期卧式康复操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虽然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很多都遗留有严重的运动、认知、语言、情感甚至意识障碍。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这会影响到不同患者开始康复的时机。此外,应根据患者的状况选择适当的强度和活动类型,保证康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主要对重症康复开始的时机、康复实施的方法和强度、安全性、有效性及康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重症监护 康复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出院患儿是罹患各种重症后生理、认知、精神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长期不活动与危重儿童的短期和长期病态密切相关。本文就儿童危重症早期康复尤其是早期活动的现状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早期康复的定义、内容、安全性和可行性以及早期康复的安全标准、目标设定和实施策略等。早期康复在PICU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已经得到证实,可根据患儿的评估结果进行分层的目标设定和实施,将早期康复活动纳入ABCDEFGH集束管理包中进行系统管理,有可能改善患儿的预后。制定和推行早期康复规范、提高临床医生对早期康复意义的认识、减轻他们对安全性的顾虑、争取患儿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可以作为推动早期康复实施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儿科 重症 早期康复 早期活动
  • 简介:摘要早期康复是预防或治疗重症监护后综合征的重要措施,营养支持作为危重症患者的另一项重要基础支持,与康复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然而,目前危重症早期康复的营养管理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梳理危重症早期营养支持与康复管理的纽带,期待为危重症康复管理与营养支持双剑合璧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国三级甲等儿童综合医院PICU早期康复护理现状及护理人员对早期康复的认知及态度,分析评价开展早期康复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为探索危重患儿早期康复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22家儿童综合医院PICU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PICU调查问卷对早期康复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683份(97.4%)。30岁以下、工龄小于5年及N1层级护士对危重患儿开展早期康复的认知、态度水平较高。加强对危重患儿早期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及开展康复相关培训可促进危重患儿早期康复。国内PICU患儿早期康复现状:28.84%已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在已开展早期康复的科室实施率超过80%的有体位排痰、吞咽功能训练、膀胱功能锻炼、早期活动;使用康复器械占33.81%;24.87%使用康复评定测量工具评估康复效果。PICU患儿营养状态及认知、早期康复护理培训不足、早期治疗的安全性及早期康复治疗专业人员限制等是目前PICU康复护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结论危重患儿康复日益受到关注,但危重患儿早期康复尚处于起步阶段。合理配置医护人力资源,加强危重患儿早期康复理念,培训医护人员早期康复技术,组建PICU康复多学科团队,能促进危重患儿早期康复工作的开展。

  • 标签: 早期康复 护理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儿
  • 简介:摘要儿童重症早期康复近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早期运动康复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早期运动康复有利于预防或减少患儿的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缩短患儿住院周期,促进患儿认知功能恢复及生长发育,改善患儿长期预后。本文重点介绍了儿童重症的早期运动康复干预技术与相关策略。

  • 标签: 重症 儿童 早期 运动康复 康复策略
  • 作者: 李听松 肖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3年第03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儿科领域尚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儿童重症康复在人员配置、专业发展及临床指南或共识制定等方面均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基于儿科本身疾病特点,围绕相关器官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康复干预及预后判断的一体化临床研究,对于规范我国儿童重症早期康复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康复方法、康复模式、康复的评价方式及效果。提出应提供个体化的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早期康复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后研究应关注康复的中长期影响。

  • 标签: 早期康复 心脏外科 运动 呼吸锻炼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对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康复方法、康复模式、康复的评价方式及效果。提出应提供个体化的心脏外科术后早期康复早期康复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今后研究应关注康复的中长期影响。

  • 标签: 早期康复 心脏外科 运动 呼吸锻炼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依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是(6.64±1.03)分和(9.75±1.02)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依次为(74.01±10.80)分和(65.61±10.76)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的SF-36量表评分在各个维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护理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优良率均增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患肢功能,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术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系统化康复护理 早期股骨头坏死 患肢功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康复治疗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真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2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肺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肺康复治疗前对患者的1名家属进行培训,在肺康复治疗时,此名患者家属可参与辅助工作。其中肺康复组有4例患者撤机前康复次数<4次,淘汰出组。在试验开始前和撤机前使用床旁超声测量2组患者的膈肌位移,记录此时的呼吸频率,计算出膈肌呼吸浅快指数(DRSBI),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前DRSBI的差异。结果肺康复组患者谵妄发生率22.2%(6/27)较对照组48.4%(15/3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39)。肺康复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25(108,138)h]较对照组[163(117,262)h]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9,P=0.037)。肺康复组患者撤机成功率85.2%(23/27)较对照组撤机成功率61.3%(19/31)提高(χ2=4.12,P=0.042);撤机前肺康复组患者DRSBI[11.24(10.29,12.42)次·min-1·mm-1]较对照组[13.25(12.12,19.23)次·min-1·mm-1]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18)。结论有患者家属参与的早期康复治疗可减少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 标签: 呼吸,人工 康复 谵妄 撤机 膈肌呼吸浅快指数
  • 作者: 陈雅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研究痔疮病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60例确诊痔疮病人进行数据分析,分组后,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病人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病人的术后观察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痔疮病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明显改善。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痔疮;术后康复效果
  • 作者: 陈雅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 简介:目的:研究痔疮病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60例确诊痔疮病人进行数据分析,分组后,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病人进行数据对比,研究组病人的术后观察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痔疮病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明显改善。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痔疮;术后康复效果
  • 作者: 郁艳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00
  • 简介: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脑梗塞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本院接收的40例脑梗塞患者展开研究,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比对照组70.00%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效果突出,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语言功能改善,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

  • 标签: 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术前、术后24 h和72 h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变化,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前血清CRP、IL-6、SA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时血清CRP、IL-6、SAA、IR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助于减轻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康复进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股沟疝 应激反应 康复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早期下床活动方案在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并已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1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157例患者完成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9例,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ERAS的早期下床活动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恢复指标、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天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的早期下床活动方案干预有利于肺癌术后患者临床指标的恢复,缩短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肿瘤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早期下床活动 引流量 疼痛 并发症
  • 作者: 向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湖北省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荆门431800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无痛护理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随机抽选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例数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无痛护理联合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应用无痛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

  • 标签: 康复训练;无痛护理;早期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