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入院后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结果89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僵硬,减缓肌肉萎缩,四肢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和家属学会锻炼方法。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康复效果与脊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脊髓损伤 肢体功能 康复
  • 简介:随着"防聋走进社区"工作的开展,聋儿社区家庭的康复工作即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聋儿家长是开展社区康复的决定力量.目前,困扰着这股力量效能发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帮助更多的聋儿家长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养方式和康复技能等等)、系统的早期干预策略的提供与支持.

  • 标签: 聋儿 社区家庭康复 早期教育 教育模式
  • 简介:目的通过对小于2岁的先天性语前聋幼儿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及术后的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测试和语言能力的比较,探讨幼儿期植入人工耳蜗对先天性语前聋幼儿的影响.方法受试对象为5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儿童患者,接受手术时年龄最小1.3岁,最大2岁,平均年龄1.6岁.经过3年康复学习后,对其听力、言语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进行测试,并与手术前测试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系列测试结果显示,经人工耳蜗植入及3年听力和言语康复学习后,听力、言语认知能力及语言能力测试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于极重度失聪儿童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先天性极重度失聪儿童应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术后的康复训练学习进一步发展听力和言语认知能力,避免因听力剥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先天性语前聋 言语认知 听力剥夺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恢复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0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及其功能改善情况、护理疗效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在手术过后半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三个时间段的JOA评分结果分别是(28.40±5.14)分、(28.47±6.46)分、(28.09±2.27)分,和对照组三个时间段的JOA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康复,提升护理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 术后恢复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数量占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总数的85%以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多数家庭选择将小儿送入机构进行康复。近年来小龄幼儿植入者不断增多,选择家庭康复模式的人数也在增加。本文就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种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作一探讨,供家长及老师参考。

  • 标签: 人工耳蜗 聋儿 机构康复 家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早期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甲状腺受检者64800人,男女各半,行触诊、彩超检查,发现问题者进一步行CT、ECT、化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结果甲状腺微小癌11例,直径最大0.95cm,最小0.43cm,其中3例原发癌,8例分别并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腺瘤和桥本氏病。触诊发现3例,彩超11例。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发现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彩超 颈淋巴结
  • 简介:本文回顾了用于客观评估听障儿童(经早期诊断和干预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言语感知能力的测试工具的研发、验证和使用的英文期刊文章。重点介绍了既有英文版又有相应中文版的评估工具。在使用这些评估工具进行测试时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研究健听儿童的言语一语言发育规律,这是评估听障儿童的基准。儿童言语和语言在最初几年的迅速发展使得相关研究的进行较为复杂和困难。使用一系列评估方法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进行言语感知能力测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明。该套评估工具包括早期语前听觉发育测试、简单的闭合式单词识别测试、在安静或存在竞争性声音环境下进行的闭合式句子识别测试、在安静或噪声环境下进行的开放式句子识别测试。本文将对这套评估工具及其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中文版本进行介绍。这两套评估工具的使用能够客观地评估经过干预后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从而更好地评估康复策略,给予家长建议以及确认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这套评估工具的中文普通话版和英文版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有助于来源于不同语言环境的研究结果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使听力保健专业人士在世界各国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立最好的、规范的临床实践方法。

  • 标签: 言语感知 早期言语和语言发育 儿童康复效果评估 说普通话的听障儿童
  • 简介:早期干预对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是极其重要的.早期干预可概括为三早,即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和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人类听觉系统的发育自降生后即开始,在3个月之内主要为皮层下脑干各级听觉中枢完成的反射性听觉反应,在3个月以后由于外周及中枢各级听觉系统迅速发育,使有意义的听觉活动得以逐渐发展.

  • 标签: 听力残疾 儿童 语言文字 耳声发射 听力障碍
  • 简介:在许多爸爸妈妈的心里,厨房绝对是小朋友的禁地,因为有锋利的刀、易碎的餐具、容易摔倒的湿滑地面……其实不然,如果合理利用,厨房可以成为家庭康复的好选择.厨房游戏让孩子在体验劳动快乐的同时,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对材料的支配能力、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树立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且发展孩子的听觉言语水平、认知水平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厨房玩快乐的“游戏”吧.1游戏原料随手拾来,玩一玩,充分刺激孩子的视、听、触、味、嗅功能.

  • 标签: 中快乐 厨房游戏 快乐康复
  • 简介:听障儿童康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最初的“十聋九哑”,到后来的“能听会说”,再到现在的“全面康复”的提法转变,反映出人们对听障儿童康复已从基于医学分类着重生理差异,向注重生理和功能两方面的差异,再到现在着重生理、心理和发展需求的差异的变化。

  • 标签: 全面康复 听障儿童 生理差异 医学分类
  • 简介:2015年11月19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是第五届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换届以来的第一次主任委员办公会。第五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及秘书处等21人参加了会议。第四届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孙喜斌进行了上一届委员会工作总结,并就密切联系专家、打造专家交流平台,关注学科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及从业规范以及形成专业学组、提供“精准”服务等方面,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希望。

  • 标签: 国际会议中心 听力语言康复 专业委员会 康复协会 残疾人 中国
  • 简介:颅脑损伤也称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jcbraininjury,TBI),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因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和撞击等原因致头颅部位尤其是脑组织的创伤,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目前在我国年发病率已达1‰.

  • 标签: 脑外伤性失语 创伤性脑损伤 康复 BRAIN 外伤性疾病 颅脑损伤
  • 简介:与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相一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也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纳入到了残疾人工作第一指导原则中。“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主张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同时.也要追求“理性的繁荣”.即不仅要“多、快”地增长.还要“好、省”地发展。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语言康复发展也要遵循“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有39处提到质量一词.由此可见.人们对“质量”的追求日趋明朗化与主流化.这同样给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 标签: 听力语言康复 质量管理 科学发展观 残疾人事业 规划纲要 科学技术
  • 简介:近20年来,随着现代听力科学迅猛发展,各种尖端创新技术争相面世,助听设备的功能与效果日趋完善,无论是增益控制、方向性噪音抑制、开放耳功能、无线连接还是软件调试方法等都有着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临床听力学工作者数量与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助听器选配技术不断提高,为先进设备的使用提供了保障。2014年3月结束的美国听力学年会首日讨论主题便是“助听器与大脑”,强调听觉康复除助听设备外还包含大量咨询与听觉训练,三者结合才能获得良好效果。虽然听障者使用助听设备后的听觉康复工作极其复杂与艰巨,但效果明显;准确评估以明确辅具和康复方法的效果非常重要。

  • 标签: 听觉康复 评估 有效性 助听器选配 先进设备 成人
  • 简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意识提高,其多以教导听障儿童发展良好的听力语言能力为主,协助孩子顺利衔接至融合的教育安置环境中学习,因此,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服务提升家庭整体效能,协助听障儿童发展听力语言能力成为当前要务.台湾听力语言早期干预服务已由过去以专家、机构本位的服务,转变为强调支持家庭的能力、权利与需求为主要导向的家庭中心干预服务模式.本文以台湾听觉口语法干预为例,介绍以家庭为中心的听力语言早期干预服务评估.

  • 标签: 中心听觉 听觉障碍 家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