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棒支撑法复位在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北京医院骨科采用棒支撑法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38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观察组)。男45例,女93例;年龄为(79.9±8.2)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5例,31-A2型98例,31-A3型15例。并以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采用切开或有限切开复位方法髓内钉固定治疗的142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随访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2.0±3.4)、(64.1±6.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18.3±8.9)、(72.3±11.2)min];术中出血量为(228.0±40.0)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319.1±95.0)mL];骨折复位质量:优82例,可接受56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优63例,可接受65例,差1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0±0.9)、(3.8±0.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固定失效6例,髋内翻畸形8例;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髋内翻畸形等。结论对于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与切开或有限切开复位法相比,应用棒支撑法复位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骨折复位质量等。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复位 顶棒支撑 老年人
  • 简介:本文从大体上分析了单圆盘的动力特性,研究了影响挠性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因素。对实例进行动力分析,文章最后研究了挠性转子的不平衡问题,并提出了挠性转子振动平衡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为严重,并发症多,目前其发生率逐年升高,对该类型骨折的诊断和复位固定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文献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发病特点、分型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汇总分析,意在为转子下骨折的诊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 标签: 股骨转子下骨折 分型 治疗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6年12月上海市四家医院收治的4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0例,女224例;年龄45~98岁[(77.8±10.5)岁]。以骨折愈合为判断指标,将患者分为正常愈合组和非正常愈合组。骨折正常愈合组326例,非正常愈合组98例,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评估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侧别、AO分型、Evans-Jesen分型、外侧壁厚度、内侧壁支撑、尖顶距及固定材料在股骨头的位置等资料。先对上述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Logistics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骨折愈合的主要因素。末次随访时依据髋关节功能Oxford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1~3年[(2.2±0.3)年]。单因素分析中两组AO分型、Evans-Jesen分型、内侧壁支撑、尖顶距和主钉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类型简单(OR=1.030)、内侧壁存在(OR=0.395)、尖顶距≤25 mm(OR=0.266)和主钉位于股骨头中下方(OR=0.986)与骨折正常愈合显著相关(P<0.05)。骨折正常愈合组的Oxford评分[(42.6±4.5)分]高于非正常愈合组[(35.4±3.2)分](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是影响骨折愈合最重要的因素,内侧壁存在、控制尖顶距≤25 mm和主钉位置偏下有助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危险因素 尖顶距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综述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发病年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发病时间、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检索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文献,共检索出76篇,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45篇文献;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发病时间、治疗方法及预后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筛选出的45篇文献中共54例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相关的假性动脉瘤报道,男25例,女27例,2例未明确性别;年龄43~94岁,其中<60岁4例,61~70岁6例,71~80岁17例,81~90岁25例;45例发生于股深动脉,3例发生于股浅动脉,臀上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股动脉各1例,未说明位置2例;假性动脉瘤发生时间:骨折后1周内17例,1~3周8例,3周至3个月19例,3个月以上2例,未提供发生时间者8例。54例患者中,明确发生原因的有41例,包括骨折块损伤血管21例;医源性损伤20例,其中螺钉或钻头直接损伤血管的发生率最高,为55%(11/20)。53例明确治疗假性动脉瘤方法,其中22例行血管栓塞治疗,10例行手术缝合,8例行手术结扎,4例手术切除,5例使用覆膜支架,4例使用凝血酶注射治疗。54例患者中,42例获得随访,假性动脉瘤均未复发,亦未发生与假性动脉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高发病年龄为71~90岁,骨折后1周内及骨折后3周到3个月发病者多,常因骨折碎块损伤血管及医源性损伤血管所致,发生的部位多见于股深动脉。治疗方案包括血管栓塞治疗、手术结扎、缝合或切除假性动脉瘤、覆膜支架及凝血酶注射,预后一般较好。

  • 标签: 股骨骨折 动脉瘤 假性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特点并根据"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分析可能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3~92岁[(74.1±11.5)岁]。髓外固定17例(髓外固定组),髓内固定23例(髓内固定组)。记录内固定并发症类型(内固定切出、髋内翻畸形、内固定退出、股骨颈短缩和内固定断裂等)。基于"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固定术前、术后的力臂变化和支点外移,测量术前、术后和内固定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长度。结果40例患者中,发生内固定切出18例,髋内翻畸形37例,内固定退出29例,股骨颈短缩37例,内固定断裂3例。髓外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8.0±1.0)mm,阻力臂长度为(59.4±10.9)mm;内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72.7±21.7)mm,阻力臂长度为(8.9±7.4)mm;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50.3±14.9)mm,阻力臂长度为(33.6±17.6)mm。髓内固定组:正常股骨近端动力臂长度为(6.7±0.6)mm,阻力臂长度为(49.8±9.9)mm;内固定后动力臂长度为(51.5±7.0)mm,阻力臂长度为(19.8±5.9)mm;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长度为(41.6±9.6)mm,阻力臂长度为(32.4±7.7)mm。各组内正常股骨近端与内固定后的动力臂、阻力臂长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及其失效后股骨近端的动力臂、阻力臂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长度显著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失效后髓外固定组动力臂短缩大于髓内固定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外、髓内固定术后重建支点发生外移,内固定失效后动力臂均发生短缩。"杠杆-平衡-重建"理论有助于分析并发症原因。髓外固定后力臂比髓内固定更长,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内固定失效。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股骨转子间骨折逐渐成为我国又一重大社会健康问题。目前内固定仍然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骨折复位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第一要素。如何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的骨折复位质量,目前临床上仍存在争议。本文从骨折对线、骨折对位、不同判断标准、不同影像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和分析7种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质量的判断标准,以期为取得共识、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对线 骨折对位 复位 判断标准
  • 简介:摘要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类高致残致死类的疾病,对临床治疗要求很高。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难点:如何完善术前的合并症及并发症评估、如何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如何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等。笔者针对以上难点,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诊疗经验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管理要点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老年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分别联合交叉双环钢丝捆扎和普通环形钢丝捆扎联合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就诊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75岁、Evans分型Ⅲ型或Ⅳ型的非病理性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排除病理性骨折、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关节炎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2组患者均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A组采用常规钢丝捆扎法重建大转子,B组采用交叉双环钢丝捆扎法重建股骨大转子。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月、6月、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不同时间点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7、0.943、-0.501,P>0.05);B组术后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t=2.152、2.433,P<0.05)。B组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时Harris评分与A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t =-2.267、-2.396、-2.554,P<0.05)。B组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χ2=0.028,P<0.05)。结论人工半髋关节置换中采用交叉双环钢丝捆扎重建股骨大转子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煅炼,可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髋骨折 髋关节 关节成形术 骨固定钢丝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常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固定和尽早行康复锻炼,以防止卧床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常用的固定系统在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失败案例并不鲜见。笔者认为,人体正常股骨近端解剖类似于杠杆结构,其支点应位于张力骨小梁与压力骨小梁交汇点处。由于此支点靠近身体中轴,故能承受体重并完成各向活动。股骨转子间骨折破坏了股骨转子张力和压力骨小梁及股骨近端的生理杠杆,使压应力与张应力失衡、支点消失而形成髋内翻。以往多种手术方式都是根据股骨矩与外侧壁的骨折形态进行固定,无法恢复股骨近端"杠杆-支点"的平衡,无法重建生理支点,导致固定失败。笔者回顾既往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基于股骨近端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首次提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应遵循"杠杆-支点平衡"关系。"杠杆-支点平衡"理论的提出,能很好地解决以往内固定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开启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生物力学 杠杆支点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25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将纳入本研究的251例患者分为:①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纳入的为建模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②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纳入的为验证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效能的评价。建模组统计术后骨折不愈合率,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相关、手术复位相关、机械因素及生物学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验证组对影响因素再次评估,并对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49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在分析的13个潜在影响因素中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后髋内翻、髓内钉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不愈合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骨折不愈合保护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基础,绘制列线图(又称诺莫,Nomogram图)。验证组102例中24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区分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83>0.7,表明其有中等区分度评估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χ2=2.921,P=0.71>0.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转子下骨折髓内钉术后髋内翻、髓内钉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其保护因素。该风险评估模型有中等区分度以及较好的校准度,可为转子下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预测 校准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致残、致死率高,需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髓内与髓外固定,但均无法避免术后内固定切出或穿出股骨头等并发症发生。尖顶距学说曾被认为在避免内固定切出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观点认为尖顶距≤25 mm时可最大限度避免螺钉切出。但临床工作中符合尖顶距学说的内固定也存在切出和“Z字效应”并发症,对此临床缺乏合理解释。笔者结合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和支撑牵张效应,对尖顶距学说指导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为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骨折 手术后并发症 尖顶距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2017年提出的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并归纳其复位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7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难复组)。男7例,女10例;年龄为(73.2 ± 16.1)岁。在2017分型基础上,重新将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2型(难复2021分型):Ⅰ型交锁型,根据交锁位置又分为3个亚型:ⅠA型(矢状位交锁)7例,ⅠB型(大转子交锁)1例,ⅠC型(小转子交锁)1例;Ⅱ型分离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4个亚型:ⅡA型(矢状位分离)4例,ⅡB型(冠状位分离)1例,ⅡC型(旋转分离)1例,ⅡD型(完全分离)2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复位策略(如应用棒、钳夹及撬拨技术等)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将同期收治的132例非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ⅠA型所占比例最高,为41.3%(7/17),其次是ⅡA型[23.6%(4/17)]。难复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时间[(44.6 ± 6.7)min]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39.2 ± 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2017分型","难复2021分型"更简洁、易记,能直接提示相应的骨折复位技巧,应用这些复位技巧复位固定后的患者可获得与非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似的功能。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难复 分型 复位技巧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内固定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利用内固定物分担髋关节传导的负荷。当前开展的研究大多围绕股骨近端的外侧壁、内侧壁、尖顶距及棘轮机制等学说,基于这些学说设计的单一头颈螺钉或双头颈螺钉的髓外、髓内设计均无法完全避免股骨头穿透的发生。根据股骨近端骨小梁的分布及骨折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提出的杠杆平衡重建理论可阐明内固定术后头颈螺钉所受应力的动态变化趋势,在该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稳定的支撑-牵张效应,阐明了骨折术后内固定螺钉穿透股骨头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根据支撑-牵张效应理念,建议采用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以预防螺钉穿透股骨头,为未来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由于严重骨质疏松及骨折断端粉碎程度高,初始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时有发生。对于功能需求高和(或)预期寿命长的手术失败患者,如何制定更为有效的翻修固定策略尚存在争议。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角度稳定钢板髓外系统(动力髁螺钉或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近端头颈髓内钉系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和转子间加强型髓内钉)固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侧增强钢板固定。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次手术失败的患者,最基本的翻修原则是实现股骨近端三边结构的力学重建,以提高骨折断端的整体稳定性,早期实现骨折愈合,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本文通过综述既往已发表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文献,并结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的临床实践经验,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次手术失败的力学因素、翻修重建的力学策略和临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折,不愈合 治疗失败 翻修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手术技术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不断进步,但是术后内固定失效一直无法避免。对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尚存在争议。目前认为患者高龄、女性和重度骨质疏松使髋部易发生不稳定型骨折,内侧失支撑、股骨颈基底骨折、逆转子间骨折、外侧壁骨折等不稳定型骨折术后内固定位置维持困难,非解剖复位、不合理进钉点、头钉位置不佳,对不稳定型骨折选择髓外固定,以及手术等待时间长、下地负重晚、感染等都可能增加失效风险。因此明确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从而提高初次手术的成功率,仍是目前治疗的关键。本文拟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效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治疗失败 骨钉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0例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间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30例采用PFNA治疗的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术后随访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为(10±2)个月。30例患者骨折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6.67%。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C臂透视下的微创手术,是高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下床的基础保障,提高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骨折固定术,髓内 髋骨折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