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比较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9.24±1.1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评分为(77.19±4.79)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5%比15.52%,P<0.05)。结论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NIHSS评分 分组护理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规范化护理,对比NIHSS及MMSE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个月及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干预,能够增强其干预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加快其认知功能康复。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急性脑梗死 NIHSS评分 MMSE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变异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治疗后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1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NIHSS基线评分、APACHEⅡ评分、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值平均值(GluAv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GluMAGE)、血糖变异率(GluCV),分析其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疾病类型、住院时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4、t=1.048、χ2=3.833、0.263,t=0.832,均P>0.05)。死亡组高血压病史[15.69%(8/51)]明显高于存活组[52.00%(1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3,P<0.05)。两组GluAv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8,P>0.05)。死亡组基线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GluSD、GluMAGE、GluCV [(24.41±4.14)分、(25.00±6.97)分、(2.72±0.91)mmol/L、(6.27±2.01)mmol/L、(34.83±5.61)%]均明显高于存活组[(17.22±3.63)分、(19.21±5.36)分、(1.69±0.70)mmol/L、(3.72±1.68)mmol/L、(19.54±3.2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4、3.999、5.448、5.823、15.095,均P<0.05)。死亡组GluGV<20%的患者为16.00%(4/25),明显少于存活组的74.51%(38/51);GluGV>30%的患者为60.00%(15/25),明显多于存活组的13.73%(7/5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30、17.466,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APACHEⅡ评分、GluSD、GluMAGE、GluCV均是影响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在预后较差的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有明显血糖波动范围大、基线NIHS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高的表现,其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判断死亡风险。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危重病 血糖 氧化性应激 预后 危险因素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卒中(SIP)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SIP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9例。均实施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实施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实施小剂量尿激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SS-QOL评分、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参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gT、PAd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PAgT、PAdT分别为(28.09±3.18)%、(34.75±2.27)%,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p-PLA2、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血清Lp-PLA2、Hcy、hs-CRP水平分别为(21.71±4.33)μg/L、(9.74±3.09)μmol/L、(1.63±0.20)mg/L,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NIHSS评分为(6.09±1.13)分,低于参照组,SS-QOL评分为(82.04±3.96)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SIP,疗效确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Lp-PLA2、Hcy、hs-CR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剂量尿激酶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进展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SS-QO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对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疗效、不良情绪、生存质量情况等,并进行详细的评估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Barthel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还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干预4 w后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肢体功能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 w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NIHSS评分分级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促进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NIHSS评分 分级护理模式 脑出血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麦角林结合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炎性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依达拉奉结合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40例尼麦角林结合长春西汀治疗。对比两组NIHSS评分及炎性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尼麦角林结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脑梗死 尼麦角林 长春西汀 依达拉奉 神经功能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对患者NIHSS评分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C反应蛋白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坠床、压疮、跌倒)及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精神状态、情感状态、社会功能及生理机能)。结果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C反应蛋白高于研究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对照组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C反应蛋白水平、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脑梗死 集束化护理 NIHSS评分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识别具有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提高转诊效率以及缩短再灌注时间,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大血管闭塞组患者的特征并筛选出其中能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因素。方法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32例经脑卒中绿色通道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大血管闭塞组(LVO组)和非大血管闭塞组(非LVO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LVO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和D-二聚体。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NIHSS评分和D-二聚体的预测截断值。结果4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年龄(68.5±12.4)岁,男性275例(63.7%),其中LVO组245例(56.7%),非LVO组187例(43.3%),两组在年龄、脑梗死出血转化、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合并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4.0(6.0~20.0)分vs. 3.0(1.0~6.0)分,P<0.05]、入院时D-二聚体值[0.9 (0.4~2.3) mg/L vs. 0.3(0.2~0.5) mg/L,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OR=1.22,95%CI:1.17~1.27)和较高的D-二聚体值(OR=3.10,95%CI:2.14~4.47)是大血管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NIHSS评分联合D-二聚体值对大血管闭塞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85(0.81~0.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提示NIHSS评分>6.5分和D-二聚体>0.57 mg/L是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临界值。结论基线较高的NIHSS评分和D-二聚体值具有早期预测大血管闭塞的价值,NIHSS评分>6.5分及D-二聚体>0.57 mg/L的患者应该及时转诊至高级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 标签: D-二聚体 NIHSS评分 缺血性脑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溶栓治疗 心房颤动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栓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联合侧支循环Tan评分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在溶栓后9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6分定义为转归不良。比较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静脉溶栓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NLR、NIHSS评分、Tan评分及三者联合对静脉溶栓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118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年龄(67.73±11.91)岁,男性71例(60.2%)。转归良好组58例(49.2%),转归不良组60例(50.8%)。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良好组的NLR、侧支循环Tan评分和基线NIHSS评分与转归不良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优势比(odds ratio, OR)1.29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5~1.679;P=0.046]、基线NIHSS评分(OR 1.150,95% CI 1.037~1.275;P=0.008)、侧支循环Tan评分(OR 0.298,95% CI 0.0.160~0.556;P=0.000)与转归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表明,NLR、基线NIHSS评分、Tan评分及三者联合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0.752、0.823和0.870。结论溶栓前外周血NLR、基线NIHSS评分及侧支循环Tan评分均可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后转归,且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甲钴胺治疗中责任制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氯吡格雷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小板凝聚率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结果研究组生命质量、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梗死面积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Lp-PLA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氯吡格雷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责任制护理,护理效果理想,可降低脑梗死面积、NIHSS评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有利于病情恢复,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甲钴胺 责任制护理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人帕金森蛋白7(PARK7)、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确诊的AIS患者150例(AIS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Lp-PLA2、PARK7、EPO水平,并依据NIHSS评分(轻度、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无斑块)进行分组对比。结果AIS组患者的血清Lp-PLA2、PARK7、EPO水平及CI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AIS患者的血清Lp-PLA2、PARK7水平在组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IHSS分组间患者的E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AIS患者的血清Lp-PLA2、PARK7、EPO水平在组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患者的血清Lp-PLA2、PARK7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AIS组患者的血清Lp-PLA2、PARK7、EPO水平与CIMT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Lp-PLA2、PARK7、EPO水平显著升高,Lp-PLA2、PARK7可能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加重有关,Lp-PLA2、PARK7、EPO可能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有关。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人帕金森病蛋白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程序化管理模式结合NRS2002评估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HAMD、NIHS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施行程序化管理模式并结合NRS2002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AMD、NIH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NIH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诊治中出现高血糖2例(3.33%)、腹泻5例(8.33%),总并发症7例(16.67%);对照组患者诊治中出现高血糖6例(10.00%)、腹泻12例(20.00%),肺炎3例(3.33%)、应激性溃疡1例(1.67%)等并发症,总并发症22例(36.67%)。结论程序化管理模式结合NRS2002评估应用于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对HAMD、NIHSS评分有明显改善作用并且能降低并发症概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脑卒中 程序化管理模式 NRS2002评估 HAMD评分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瑞芬联合芬太尼麻醉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瑞芬联合芬太尼麻醉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各项评分、Steward评分、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广泛应用不仅有效增强了颅脑损伤手术、麻醉应用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使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颅脑损伤 麻醉 护理安全性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阿托伐他汀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3例。两组均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血栓,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风险护理。比较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血脂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服务态度、病情解释、业务水平、护理安全、护理操作等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G、T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血栓的过程中,风险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降低NIHSS评分,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血脂水平。

  • 标签: 风险护理 阿托伐他汀 纤溶酶 急性脑血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尤瑞克林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本院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尤瑞克林联合rt-PA静脉溶栓。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治疗后1 d、7 d、21 d NIHS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GQOLI-74)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7 d、21 d,观察组NIHSS评分分别为(10.56±2.98)分、(6.30±2.58)分、(4.95±1.76)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与对照组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68.69±6.87)分、(70.36±7.63)分、(70.26±7.81)分、(71.13±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超出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采用尤瑞克林、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尤瑞克林
  • 简介:摘要如何发现和避免医疗机构的组别高套行为是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面临的挑战之一。作者依据大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某一诊断对应治疗方式的客观分布特征,以区域内高、低分值病种的分布情况为标准,对比发现各医院针对相同诊断的治疗方式选择趋势,结合医院定位,发现是否存在组别高套倾向,为医保费用合理支付和医院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 标签: 大数据 病种分值付费 组别高套 发现机制
  • 简介:摘要医保支付从按项目的一般购买转向以服务打包为特征的战略型购买,服务包的科学制定是基础,支付标准是核心,过程控制是关键,促使医疗机构以规范化方式贯彻价格标准所指向的标准化诊疗过程,保证支付结果的精准。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方法深入贯彻了这一目标,利用统一标准实现了支付与监管的一体化管理,打造了融事前合理预估、事中过程控制、事后评价与资源配置全过程于一体的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障与医疗服务现代化治理的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型实践。

  • 标签: 大数据 病种分值付费 市场机制 预估模型 过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警觉与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terness/Sedation, OAA/S)评分在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中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行全麻下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600例,依据苏醒延长时间判定苏醒延迟情况,将患者纳入苏醒时间延迟组(200例)和苏醒时间未延迟组(40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价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在临床资料上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对患者苏醒情况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评分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3项评分评估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的临床效能。结果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苏醒时间延迟在年龄、低体温、低血压、低血糖、高碳酸血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血糖、低血压、出血量≥200 ml、手术时间≥4 h、高碳酸血症、年龄≥60岁、低体温是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与苏醒时间未延迟组比较,苏醒时间延迟组患者的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评估苏醒时间延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966、0.855和0.720。结论低血糖、低血压、出血量≥200 ml、手术时间≥4 h、高碳酸血症、年龄≥60岁、低体温是全麻下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Aldrete评分在评估麻醉术后苏醒时间中的临床效能高于Steward评分、OAA/S评分

  • 标签: Aldrete评分 Steward评分 警觉/镇静评分 日间手术 胸腔镜手术 麻醉,全身 术后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