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其中"边缘心态"就是其中一种."边缘心态"在校园中的反映就是"边缘生"的出现.教育工作者能否洞察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其重新回到健康心理的轨道上来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心理问题 健康状况 教育工作者 健康问题 健康心理 青少年
  • 简介:贫困大学生群体往往自信心不足,敏感、抑郁、偏执,对前途比较悲观,自我期望值低,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择业就业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也有助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分析 对策
  • 简介:本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6年秋季初入高校的300名新生,及对照的250名原在校生进行调查评定,结果表明高校新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较之原在校生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偏高,新生的性别与城乡的不同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差异,原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症状两极化明显。

  • 标签: 高校新生 心理健康 SCL—90
  • 简介: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应试教育模式下已存在的学习上的“差生”的补差问题,是目前教学研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差生的心理、学习状况和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补差”对策,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 标签: 学习状况 中差生 心理 应试教育 教学实践 教育转变
  • 简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广东某大学本科4772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SCL-90多个因子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富裕生与贫困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良好生,农村生显著高于城市生;不同院系学生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家庭经济情况、城乡、专业学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不仅要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

  • 标签: 本科新生 心理健康 类别差异
  • 简介:摘要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习惯、劳动观念、亲子关系、交际心理、情绪情感主流较好。但少数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漠、羞怯、焦虑、交往障碍、攻击性强等心理问题。年级段不同,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年龄越大,年级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长素质、学校教育、社区环境、大众传媒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的二十一世纪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标签: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和对策
  • 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新生抓起,这是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对兰州师专98级、99级、2000级三届新生进行了大范围心理调查.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师专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措施.

  • 标签: 调查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 简介:目的:了解2010级—2013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8991名学生。结果:有13.17%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010级、2011级与2012级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分别为16.78%、11.23%以及11.24%;除了2011级学生在敌对因子以及偏执因子上得分无显著差异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同学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及总分都显著高于男同学。除了2011级同学与2012级同学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以及恐怖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同学们在入学变量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女生。总体而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趋于好转。

  • 标签: 高职院校 新生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笔者对陕西省21所中职学校3862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以半开放式问卷的方式收集了同学校32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对于其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的评价和意见。结果发现,近20%的中职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明显的困难。面对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笔者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当下,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地挑战,大学生担负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挫折和困难,因而对其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形下,高校更应该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在分析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笔者通过对158名成人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的实证研究发现,成教学生在scl-90量表中10个因子的均分值均高于国内常模,表现突出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年龄、性别差异也非常显著,女性、年龄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优于男性和年龄较小的.本文旨在提示成教学员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议成人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成教学员的心理素质.

  • 标签: 心理健康 评定 心理素质教育 成人高等学校 学生 调查分析
  • 简介: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和了解近几年中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十分必要,而元分析则为对已经发表的相关量化研究文献再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使用元分析软件CMA3.0对2011年至2015年发表的、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的28篇文献,共计20713名高职生进行元分析,并进一步在纵向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了比较;横向上,在高职生群体内部进行了性别、来源以及年级的差异比较.在此基础上,从全人、全阶段、全生涯教育等视角,通过鼓励高职生心理自助、帮助高职生完成不同阶段心理成长,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等举措,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提供援助.

  • 标签: 高职生 心理健康 SCL-90 元分析
  • 简介: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主要的测量工具,分析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及模式。调查结果发现:心理障碍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强迫症、抑郁、人际敏感、焦虑、饮食与睡眠和敌对等障碍,不同类型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67.27%的学生仅患有1-2种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状况差异,但无生源和学历差异;个体知觉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显著影响,但学校因素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心理学家应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教育实践模式。

  • 标签: 心理障碍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 教育模式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现代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但随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机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大部分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区校合并,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寄宿生越来越多。他们大多远离家人,到学校独立生活,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心理的不适应,逐步暴露出了诸如焦虑、胆怯、自卑、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自我调节等心理弱点。如何有效地引导寄宿生清除心理障碍,保证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 标签: 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教育对策
  • 简介:本文采用SCL-90对扬州职业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非贫困生,主要是人际关系水平较低,高职贫困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职贫困男学生,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高职院校要特别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尤其是贫困女学生,要在生活和心理上加以引导,鼓励他们树立坚强的自信心,以便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 标签: 高职院校 贫困生 心理健康
  • 简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近年来中国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逐渐受到国家、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至关重要。大部分贫困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自卑、敌对等心理健康隐患。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究,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结合我国普遍的几种贫困生资助模式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建议,以期实现贫困大学生物质和心理上的“双脱贫”。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资助方式
  • 简介:“超常儿童”尽管智力发展优于普通儿童,但有时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如孤僻固执、脆弱敏感、骄横任性。从其家庭教养情况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分析.父母的高期望、过度保护以及他人给予的不正确的评价等,可能是导致他们产生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研究者从心理疏导的角度提出五种策略,以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调整不良的心理状况

  • 标签: “超常儿童” 幼儿心理健康 调适 家园合作
  • 简介:摘要: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特殊群体,数量很多,在学习、生活、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留守初中生同样是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在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在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矛盾斗争,因此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因此研究中学留守儿童成长背景和心理健康十分有必要。

  • 标签: 留守儿童 中学 成长背景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