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对山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药总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山药蔓干物质变化不大,叶片干物质积累集中在出苗后80-100d,在出苗后120-140d块茎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出苗140d干物质分配主要以叶片和蔓,出苗140d后,干物质分配以山药块茎为主。山药采收时间不宜过早,在山药生长各时期采取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山药块茎的产量。

  • 标签: 山药 干物质积累 分配规律
  • 简介:物质熔沸点规律”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作用力的体现,也是物质结构知识的重要考查点之一,在各地化学会考、学业水平考试以及高考中均有相应试题出现。笔者查阅不同版本的化学教辅资料时发现,有关“物质熔沸点”规律的表述大同小异,为方便比较,列表总结见表1。

  • 标签: 物质结构 谬误剖析 规律 沸点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会考
  • 简介: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它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而简便运算则是计算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它是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数字的基本规律,将一些复杂的算式,迅速地计算出来,从而有效地提升计算的效率。但是,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简便运算恰恰是学生学习的易错点和难点。在四年级简便运算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并能做到触类旁通,可是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却非常容易混淆,出现运算律乱用现象。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8×4)时,经常有学生误用乘法分配律,将上式算成25×8+25×4。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运算规律呢?下面结合自己《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实践,阐述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做法。

  • 标签: 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加强练习
  • 简介: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2.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习重点:探索乘法分配律。

  • 标签: 乘法分配律 认识规律 数学活动经验 抽象概括能力 北师大版 魔盒
  • 简介: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掌握的运算律,其难点在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是只有一级运算,而乘法分配律的组成要素多了,变式形式多了,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如何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乘法分配律的本质,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规律模型,并能应用于简便计算呢?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乘法分配律的生活意义为基点,以乘法分配律的运算意义为抓手,强化乘法分配律的结构特点,让学生的学习触及规律的本质,走进知识的内核,多层次主动建构规律模型,真正实现对“分配”意义的理解。

  • 标签: 乘法分配律 多层次 教学 学生认知 生活意义 加法交换律
  • 简介:一、复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2.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并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判断一些典型的、常见的物质的类别.

  • 标签: 物质组成 元素组成 氧化物 混合物 化合物 纯净物
  • 简介:分配不公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它的存在,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背离,不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配结构和方式,确立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加大法律和政策的调控力度,在国民经济再分配领域兼顾公平。

  • 标签: 分配 公平 收入 效率
  • 简介:前面借贵刊浅谈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一些问题,今天再来谈一下与酸、碱、盐相关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内容。酸、碱、盐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在初中化学中从电离的角度给这三类化合物下了定义,我们就从电离出来的相同结构的离子谈起。

  • 标签: 物质结构 物质性质 初中化学 化合物 电离 离子
  • 简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对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及劳动收入这三个概念经常混淆。

  • 标签: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劳动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分配方式
  • 简介:一汽车运输公司仓库内有21只大小一样的汽油桶,其中7只桶装满汽油(简称满桶),7只桶装有半桶汽油(简称半桶),还有7只空桶.如果不允许把汽油倒来倒去,要求连桶带汽油平均分给下属三个车队,应该如何分法?(1999年"杜帮"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进一步,可问共有多少种不同分法?

  • 标签: 分配问题 汽油分配
  • 简介:小讲座例1.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变为7:5,那么两包糖质量的总和是多少?

  • 标签: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方法 比例分配
  • 简介: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承担了一条公路的修建任务,共得修建费26万元。三个队的工作效率相同,甲、乙两队的工作量之比为3∶2,乙、丙两队的工作量之比为4∶3。现在按三个队的工作量分配修建费,每队各得多少万元?

  • 标签: 修建费 工作量分配 工作效率 工程队 小灵通 公路
  • 简介:分组、分配问题常遇到有区分、没区分以及有序、无序的纠结,往往无法直接运用排列组合等公式,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下举例研究该类问题的特点及其解题策略.

  • 标签: 分配 排列组合 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