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估在控制药物质量时采取重症医学药物安全管理对策的干预效果。方法: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于2020年4月起实施重症医学科药物安全管理模式干预。实施前(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对药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实施后(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予以实施。结果:实施后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低于实施前,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用药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结论:该干预措施对提高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药物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地方需要用到非接触式距离测量,例如工业机械手的虚拟围栏、扫地机器人避障、AGV小车的壁垒回避等。什么是超声波?就是一个频率超过二十千兆赫兹而且在弹性介质里面生成的机械震荡波。它拥有精准的指向性、长远的发射长度、节能环保等优势, 所以在零触摸距离测量上应用广泛。由于它对环境光、散射颜色系数以及电磁场强度不敏感,因此超声波测距能够极大限度的适应比较复杂的环境空间,此外超声波测量的实时性高,精度相对不差甚至价格相对而言比较适中,故超声波测距方案性价比较高。为此,本设计尝试以单片机STC89C51为核心,Protel99se绘制原理图,利用一对40 kHz超声波收发器设计一款体积较小、价格低廉、精度较高、具有温度补偿、实时 LCD显示和报警的超声波测距电子系统。

  • 标签: 超声波测距系统 单片机技术 电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胆囊结石疾病,探究螺旋CT检查与超声检查相比较,哪一个检查项目更具有诊断价值。确定胆囊结石检查的最佳方法,为后续胆囊结石的治疗提供更多和实用的诊断信息。方法: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郓城县人民医院选取60例经手术探查确诊的胆囊结石患者,这些患者都经历了过手术治疗并且在术后做了病理证实,将手术后结果和病理得出的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检查和超声检查,将CT和超声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结石检出数目、以及检出率、误诊漏诊率进行比较。结果:60名患者进行CT检查为胆囊结石的确诊率为97%;60名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为胆囊结石的确诊率为93%,根据统计学两者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根据两项检查检出数目和图像质量得分比较。结论:两种检查可以共同诊断胆囊结石、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

  • 标签: CT 超声 胆囊结石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我院肺炎患者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情况,以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MDRO感染患者。对住院患者的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以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进行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或疑似病例报告。在266份MDRO样本中,包括痰、血、分泌物等多种来源,其中痰液来源占比为51.88%,血液来源占比为34.21%,分泌物来源占比为12.78%,其他来源占比为1.13%。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时间而逐渐升高。

  • 标签: 肺炎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对济南市某三甲医院自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CT和超声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胆囊癌的阳性率、影像图片质量的满意率以及漏诊率、误诊率和符合率。结果:CT和超声的检出率分别是79.41%和82.35%,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超声影像图片质量的满意率分别是77.94%和85.29%,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组的漏诊率为98.53%、误诊率为4.411%以及符合率为48.53%。CT检查组的漏诊率为94.12%、误诊率为16.18%以及符合率为44.5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中,超声及CT检查方式对胆囊癌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 标签: CT 超声 原发性胆囊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和CT检查对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探讨两种影像检查手段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入青海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胆囊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和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最佳标准确认为胆囊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史等相关资料和两种影像学资料进行记录,分析患者在患有胆囊癌后的影像并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采用超声检查和CT检查的方法对32例患者进行检查,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1.87%,略微低于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检查与CT检查对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相差较小,需要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明确显示了胆囊癌的检出需要超声检查联合CT检查的判断。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减轻患者病痛。

  • 标签: 胆囊癌 超声检查 CT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超声和CT技术在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上的应用以及其对于疾病的误报情况进行详细研究,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支持和诊断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对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超声和CT技术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统计并比较其诊断准确性和误报情况,分析不同类型阑尾炎在超声和CT表现上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发现,超声和CT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CT技术的准确率相对更高一些。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阑尾炎在超声和CT表现上有所差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诊断鉴别。结论: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超声和CT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CT技术相对较准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此外,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不同类型阑尾炎进行诊断鉴别,以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CT MRI 
  • 简介:摘 要:采取新鲜瓜蒌根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法提取瓜蒌根中的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优化工艺条件;最后表明,精密称取5g瓜蒌根干燥粉末,以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作为溶剂,确定瓜蒌根中的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40w,超声温度40℃,瓜蒌根中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13%左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声,X线,CT扫描三种方式诊断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青岛市市北区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17例临床确诊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三种影像扫描方式进行检查,记录下三种检查方式的数据。结果:通过影像技术检查和手术,临床上得出泌尿系结石可分为四类,分别为: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同时也检查出这四类结石的成分不同,直径不同。CT检查对肾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的诊断检出率以及不同结石的成分,直径的大小均高于B超和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和B超检查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检出诊断以及不同结石的成分,直径的大小均大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种检查方法对于尿道结石的检出率及诊断以及尿酸钙性(阴性)结石,结石直径小于0.5cm的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高。当患者和临床怀疑是泌尿系结石时,对于患者得各部位均应以X线、超声作为首选得检查方法,即可帮助临床确定泌尿系结石的具体位置,不同部位结石的成分,直径大小。如果检查结果不明显或者无法进行结石位置、成分及大小的确定时,则建议进行CT检查,即可更加确诊。

  • 标签: X线 B超 CT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纳米304粉末及工业酒精配置超声波清洗液,并对304不锈钢钢丝进行超声波清洗处理,通过超声波处理后发现,钢丝表面尖锐沟壑状形貌变为平滑形貌,耐腐蚀性能及疲劳性能均明显提升。

  • 标签: 纳米,超声波,耐腐蚀性,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了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划分40例。在护理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重在对比两组患者治病效果。结果 对照组所得数据优于观察组,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所获得的的数据差异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比效果,证明了引入护理质量指标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所获得效果更加优异,预后期更好。

  • 标签: 护理质量 指标管理 危急重症
  • 简介:摘要:大专院校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大专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课程和思政育人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将课程思政与急危重症护理学有效融合,让二者产生协同作用,为高校开展急危重症护理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学学科。因此,要想实现该方向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大专教师需树立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将课程思政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全过程中进行有效渗透,以此来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专业的正确态度,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护理工作。本文以大专院校急危重症护理学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课程思政应用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总目标,然后提出课程思政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进一步推动大专院校急危重症护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标签: 课程思政 急危重症护理学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重症肺炎患者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重症肺炎为诊断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其中1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指导为对照组,另1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为研究组。统计患者围治疗期间相关指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出院前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而插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可显著的改善患者健康程度,减少吸痰次数,缩短插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理想。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治疗期间 早期康复护理 肺功能 恢复指标 住院期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重在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择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对比观察组、实验组的实验数据,其中,观察组将会差异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将会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结果 在经过研究后表明,实验组所获得的数据更高于观察组。结论  实验组采用了精细化护理之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间更短,并成功的实施了抢救,所获得的的抢救效果更优,在医学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急危重症患者 精细化护理 抢救成功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了在乳腺癌诊断中使用钼靶X线、超声以及两种方式联合的效果,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提供更精确、科学的临床乳腺癌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济南北城医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期间,选取120名女性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患有良恶性乳腺肿块,共检测出184个病灶。对选定的患者钼靶X线检查,采用斜位和双轴位的检查方法,对钼靶X线检查结果中关于病变的良恶性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选定的患者在手术前定期接受超声检查。记录二维图像的特点、肿块尺寸及血流等信息,并进行评估。并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来对病灶良恶性进行评估。然后将120名患者分别采用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并将以检查技术为变量分为三组:A组通过钼靶X线检测,B组通过超声检测,C组通过钼靶X线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比较三种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对乳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1.在120例患者的184个病灶中,经过病理检查,最终发现了66个恶性病灶,118个良性病灶。2. 在184个病灶中,A组:单独使用钼靶X线的检出率为86.96%,准确率为84.78%;B组:单独使用超声的检出率为89.13%,准确率为83.70%;C组:使用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的检出率为97.83%,准确率为96.74%。经检验P<0.05,统计学差异均显著。结论:1. 乳腺钼靶X线因其成熟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该方式特别对乳腺内微小钙化的检测具有很好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2. 超声成像可以显著的提供出关于乳腺肿块的各种信息,其具有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3. 钼靶X线与超声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都各自有其优势与不足,而联合检测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可以有效的提高准确率并降低漏误率。

  • 标签: 双能X线吸收法 定量CT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腰椎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CT和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手术术前评估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实验与方法:选取济南北城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的120例甲状腺癌的病例,回顾性分析12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病理检测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CT和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检出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经病理穿刺检测得出,120例患者中存在96例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组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75.5%,特异性为50.0%,敏感性为81.2%,CT组诊断的准确性为54.2%,特异性为16.7%,敏感性为63.5%。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最常发生的就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在以病理检测结果为检验金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三项研究指标相对比及检验,得出超声检查相比于CT检查来说,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且无电离辐射对患者的随诊和预后效果更好。

  • 标签: 超声 CT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Journal Club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理规培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重症医学科轮转的40名规培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Journal Club教学法进行培训,选取护理人员科研能力量表进行评价,比较培训前后规培护士科研能力的情况。结果 使用Journal Club教学法后,规培护士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Journal Club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规培护士的科研能力。帮助规培护士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从而推动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

  • 标签: Journal Club教学法,护理规培生,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尤其是低年资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种毕业后医学教育,通过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临床实践及胜任能力。如何提高规培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能力,达到既往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教与学”不适合规培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融入更贴合临床实际、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临床诊疗过程中中多学科协作(MDT) 模式的出现,为也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提供了设想,并将MDT 的教学模式引用到住培的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理论教学结合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再教育 急危重症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本文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以“急性中毒病人的急诊救护”为例,探索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旨在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BOPPPS教学模式 高职护理 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