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血压已成为一个健康的重要课题.英美一项共同研究显示.多吃含丰富花青素的蓝莓,有助预防高血压,以及由高血压引起的各种疾病。

  • 标签: 高血压 花青素 蓝莓 食疗
  • 简介:将29名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药物组和实验组三个组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连续2个月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造成动脉血压缓慢下降,三个月后出现显著性下降,其SBP和DBP分别从实验前的159±16和95±9mmHg下降到148±13和85±7mmHg.其降压效果与药物降压相比无明显差异。可见持之以恒的身体运动可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实用安全有效且不降低生活质量的疗法。

  • 标签: 高血压病 药物 身体锻炼 对照组 降压效果 动脉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身运动处方后的风险。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运动处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运动处方。结果: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后平均心率为(110.25±2.98)次,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后舒张压(112.33±11.22)mmHg,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后收缩压(160.33±11.22)mm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后氮尿微量白蛋白(19.86±5.1)mmol.L-1,血尿酸(275.6±100.2)mg.L-1,血清钾(3.39±1.0)Umol.L-1指标变化情况明显改善,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运动后,患者EF、E/A、Ccr明显提升,但其LVMI、MAU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运动后出现头晕的百分比为3.33%,实验组患者运动后出现心悸的百分比为3.33%,实验组患者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百分比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运动处方健身后,可以明显的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运动处方 风险
  • 简介:目的:受试者为120名健康中年人,在递增负荷跑台实验中设定75%HRmax为靶心率,观察了他们的心电图和血压发生的变化,通过研究这一变化,探讨健身运动的时候采取这一强度进行锻炼的安全性。研究发现:当达到这一靶心率时,有10%的男性和11%的女性出现心电图S-T的异常,在休息五分钟后,异常都能够消失,运动中血压的异常率小于心电图S-T的异常率。提示75%HRmax作为中年人健身时控制运动强度的靶心率是安全的。

  • 标签: 递增负荷 靶心率 心电图 血压
  • 简介:通过对2006年第十五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外女排非技术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女排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与比较对象存在显著性差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各国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的测量方法不同,运用这些不同方法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不能真实具体地反映出各队在这方面的差并,从而阻碍了排球科研的发展,不利于排球竞技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扣球高度 拦网高度 测量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腰围与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间的相关性,界定预测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等的适宜腰围切点,为腹部肥胖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测取上海E大学的925名成年人的腰围、血压、血糖及血脂等指标,分析探讨腰围与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非腹部肥胖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状况优于腹部肥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法得出,男性腹部肥胖筛选点为89~90cm(P72.5~P77.5),女性腹部肥胖筛选点为76~77cm(P65~P75)。结论:WHO建议的亚洲人腹部肥胖标准较适合本研究对象;即使对于成年人,年龄仍是影响腰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议将年龄因素考虑到腹部肥胖标准的制定中。

  • 标签: 成年人 腰围 血压 血糖 血脂 腹部肥胖
  • 简介:在总结了有关社会赞许反应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的实际,以279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考察了赞许动机、测量情境对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赞许动机、测量情境均对体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具有较高赞许动机的被试者在回答问卷时,容易受到测量情境的影响;低赞许动机的被试者,较少受测量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在较低测量情境中,个体的行为会受到希望得到社会赞许的强烈程度也就是人格中的动机单元影响;在高测量情境下,无论是否更希望得到社会的赞许,被试者对问卷调查的反应准确性都比较高;可能存在着赞许动机阂限和测量情境阈限。

  • 标签: 体育科学研究 心理学 问卷调查 赞许动机 测量情境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上海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最大摄氧量等表型指标的测量,主要采用间接测量法(功率自行车)和直接测量法(水槽中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了解目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现状及不同测量方法的利弊,为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表型指标的测量提供依据.

  • 标签: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 有氧能力 测量 评价
  • 简介:目的:采用新开发的总能量消耗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对象共46人,其中16名中年男性(平均年龄51.4岁),14名中年女性(平均年龄49.9岁)和16名年轻女性(平均年龄19.1岁)。使用新开发的软件(2011年芬兰Oy公司出产MoveSense心率监测分析仪),对24小时的心率能耗数据进行监控,并与用双标水法测得的数据进行对照比较。用BlandAltman对两种测定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测定方法在群体水平中得出的能量消耗值相似,平均为-8.6kcal/天,而在个体水平中存在较大差异,46例研究对象中有44例(96%,)能量消耗值在±2SD范围内,出现平均下降趋势,并没有任何过高或过低倾向。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每日评价能耗的心率软件系统尚需进一步研发,以适用于独立个体。

  • 标签: 双标水 心率监控 男性和女性 总能量消耗
  • 简介:为探究采用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重复性,并通过对足部内在肌形态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的相关性分析探讨足部内在肌对维持人体稳定性的影响。对15名健康青年受试者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重复测量趾短屈肌、拇短屈肌、拇展肌及小趾展肌等4个足部内在肌的纵向图像以及横截面图像,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肌肉厚度及横截面积,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两次测量数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以检测该测试方式的可重复性;同时还测量了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用以评价平衡稳定性,并对其与4个足部内在肌的形态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内在肌形态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超声波技术对足部内在肌厚度与横截面积的两次测量值的ICC值大部分大于0.9,表明该测试方法的可重复性良好;拇展肌厚度、趾短屈肌及小趾展肌的横截面积与闭眼单腿站立时间成显著性相关,而拇展肌横截面积与其成非常显著相关;足部内在肌横截面积越大,闭眼单腿站立时间越久。结果说明:采用B型超声波技术测量足部内在肌形态的可靠性良好;足部内在肌的形态会影响人体静态平衡控制,对足部核心区稳定性的作用不可忽视。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足部内在肌形态 人体静态平衡 超声波技术 足部核心区
  • 简介:人体扫描仪在身体形态结构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黄浦区的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肌性)和传统手工测量(骨性)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并比较分析15项常用形态指标(长度、宽度、围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结果:肌性与骨性2种测试方法比较发现,长(高)度测试指标中身高、下肢长A和小腿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围度测试指标中胸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宽度和形态比派生指数在2种测试方法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长(高)度测试中,肌性测试数据在整体上小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宽度的测量数据中,肩宽、髂宽肌性数据大于骨性测量数据;在围度测量数据上,几乎所有指标都是肌性数据偏大,而在形态比中所有派生指数又均小于骨性测量值.结论:三维人体扫描仪在人体长(高)度测试结果与传统手工测试结果相-致,但在人体的厚度和维度测试中存在-定差异,因此,三维人体扫描仪人体形态测量尚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手工测量方法,非接触测量技术及转换模型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三维扫描 游泳运动员 身体形态 测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