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词语的语义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语义色彩的偏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词语内部色彩的历史变化,对因组合而引起的词语色彩偏移的研究则比较少。本文简要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组合结构引起的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特别是其中的中性词语,以图对词语色彩的研究有所贡献。

  • 标签: 中性词语 感情色彩 偏移
  • 简介:本文将巴尔特的“中性”概念改造为“二元对立项的中间状态和消解方式”,并将这个概念运用于汉字符号的分析,指出汉字具有类符号、类文字的中性特征。本文还通过图文关系的“离心化”和“向心化”两种中性化类文字现象的描述,进一步阐释了汉字中隐含的与西方符号学不同的理论范式,并预示了这种“中性”符号学范式的现代意义。

  • 标签: 中性 类符号 类文字 极性符号 成像文本 中性符号学
  • 简介:从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中发现的新材料来看,有许多朝鲜朝官员、学者关于汉语官话“正音”及音韵学术语、理论的论著,其中体现出浓厚的汉语官话“正”意识,也有对朝鲜汉字音和中国字音关系及差异问题的讨论,这些新资料对近代汉语语音史和汉语音韵学在朝鲜的发展研究具有独特意义和价值。

  • 标签: 朝鲜朝 汉语 音韵 “质正”
  • 简介:刘勰《文心雕龙》是典型的中古非均语篇,其篇内术语解释正是其元语言和对象语言的一个结合点。《文心雕龙》中的术语解释是一种随文释义,主要呈间接追加型模式,往往需要多"重""次"的后续说解,受语用逻辑支配;又是一种修辞式解释,可借用谐音、比喻、引用、对偶、析字、顶真、互文等修辞方式的单用、兼用或套用等形式表现出来,颇具语用价值。

  • 标签: 非均质语篇 文心雕龙 语篇 术语解释 语用价值
  • 简介:部与物部、真部与文部在两汉时代的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本文对两汉时代诗文用韵、《淮南子》韵语、《易林》韵语、《释名》声训材料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与物、真与文在两汉时代如同与微两部一样,均应该各自独立。

  • 标签: 两汉 脂部 微部 质部 物部 真部
  • 简介:<正>(一)所谓相关条目,一般说来,就是指书写形式不同而内容相同、相近或相关的词目。如:“断火”与“寒食”,“垂青”与“青白眼”,“洛阳纸贵”与“纸贵洛阳”等等。在辞书编纂中通常采用“同”、“即”、“见”、“犹”、“详”、“参见”、“亦作”等字样来作为相关条目的标志。互相照应,详略有致地处理相关条目,这在我国古代的辞书中亦屡见不鲜。如《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

  • 标签: 相关条目 汉语大词典 书写形式 辞书编纂 妥善处理 我国古代
  • 简介:确山方言中的“多+A”在表示中性问与偏向问时存在形式对立,前者用“多A儿”,后者用“多+A”,而且用于中性问的“A儿”的性质与其他儿化现象有显著差异。另外,中性问与偏向问的否定形式和所使用的语气词也不同。普通话中能表示中性问的“多+A”也都可以表示偏向问,它们没有明确的形式差异,但该结构的多义性仍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由于中性问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都大大超过偏向问,它们表示偏向问的事实经常被忽视。

  • 标签: 多+A中性问 偏向问 A儿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对EGP+ESP理论相关研究,采用定量和性研究方法,对本校进入外贸、英语相关工作岗位的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找出其在工作岗位上对英语运用能力(文本、体裁、社会交往)的实际需求,为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对三种能力都有较高需求;2)基层工作岗位听说体裁需求大于读写体裁;3)中高层工作岗位对口头体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要求更高。

  • 标签: 大学英语 EGP+ESP 教学模式 质性研究
  • 简介:<正>0汉语的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和"来、去",以及"上、下……"等与"来、去"结合起来构成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均可以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通常叫趋向补语。这些趋向补语所表示的意思十分复杂,以往有过不少分析研究。但我们觉得这些分析研究缺乏系统性。比如"上",《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解释是:

  • 标签: 趋向补语 立足点 形容词 语法意义 反义关系 趋向动词
  • 简介:对现见切韵诗进行了分析,首次指出这些切韵诗跟唐宋以来的禅宗语录有着密切的关系,顺便讨论了跟切韵诗有关的几个问题。

  • 标签: 切韵诗 禅宗语录 早期韵图
  • 简介:为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和满足国家语言战略发展需要,我国亟须制定统一的汉语语言能力量表。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已有语言能力量表制定情况基础上,立足汉语特点并结合认知神经科学以及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进展,尝试对汉语语言能力量表的研制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认为在汉语语言能力量表的研制过程中应涉及语言能力的神经机制、汉语标准母语的语言知识、汉语社会语言能力和汉语艺术语言文化能力四个层面。

  • 标签: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量表 认知神经科学 脑科学
  • 简介:汉字中含部件“立”的字较多,如立、辛、音、妾、能等,它们的来源其实不同,独体字“立”像人立于地面,“辛”上之“立”为古代一种刑具的刀面,“音”上之“立”来源于舌形,“妾”上之“立”为发髻形,“能”上之“立”为王冠形。此外,商、帝等字的上半部虽均从“寺”,但其实也有差异,“商”之“寺”与“花”之“立”同,“帝”之“寺”为花蒂形。

  • 标签: 青皂
  • 简介:本文分析山东郯城方言的叫字句以及与之相关的几种句式,就其语法功能和格式做具体的描写,着重说明它兼具了施动和被动两种功能,并有可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形成歧义.

  • 标签: 郯城方言 叫字句 歧义
  • 简介:香港的语料库和相关研究概况[香港]胡百华李行德汤志祥从60年代开始,欧美各地的语文工作者次第建立规模不同、目的迥异的语料库;但语料库得到一般人的注意,可能是英国伯明翰(Birmingham)大学和柯林斯(Colins)出版公司在80年代末联合出版了多...

  • 标签: 语料库 研究概况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现代汉语 汉语自动分词
  • 简介: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对《庄子》中的一价动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描写一价动词的语义特征、配价结构、基本句式、派生句式,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庄子》 动词 配价 句式
  • 简介:文章考察商丘话子尾及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联系邻近的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除了直接经历由[ts]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这样一个可能的变化路径外,还可能是早期子尾儿化形式的孑遗。体貌助词“着”读[tei],是因为商丘话早期“着”的语音形式与早期子尾读音[ts]形式相同。同时联系商丘话及周边方言的子尾情况,讨论了晋南方言子尾的演变过程。

  • 标签: 商丘话 鲁西南方言 晋南方言 子尾 儿化 体貌助词
  • 简介:从注释体例、反切用字、小韵下的韵字数目以及释义的特点诸方面来比较与P3798具有相同内容的S2055、王二、王三和P2018,发现:(1)P3798不是陆法言原本;(2)王二是S2055和王三的综合本。

  • 标签: P3798 S2055 王二 王三 P2018
  • 简介:主语、动词、宾语之间的语法标记类型可能有16种。文章通过对82种语言的取样分析,发现不存在全部的16种标记方式。有的标记方式有语言实证,有的标记方式无实证;在有实证的标记类型中,又有实证语言的多寡之分。文章讨论这些有实证和无实证、实证多和实证少的标记方式,并尝试建立语法标记类型和基本语序类型之间的一些关联。

  • 标签: 类型学 形态标记 基本语序 语法关系 语言共性
  • 简介:"除"类条件连词由介接性成分"除非"演化而来。由于"除A不B"和"非A不B"两类句式表示必要条件关系既接近又互补,促使兼具两句式特点的"除非A不B"产生。大约从晚唐五代开始,"除非"逐步变成连词。现代汉语中的"除非A不B"句式不是对古代用法的直接继承,而是"除"类连词发展成熟后逐步演化出来的新句式。

  • 标签: “除”类连词 “除非”条件句 历时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