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释名》是在语义聚合中进行释,和现代语义学中的语义场理论暗合.释字和被释字所拥有的共同义素,是被释字和它所在语义场中其它义位的区别义素.

  • 标签: 《释名》 训释性质 聚合 语义场 义素
  • 简介:文章在分类的基础上,选取各小类中的典型成员,从历时的角度探索义副词的形成诱因,追溯各个下属小类的不同演化轨迹和虚化机制,并结合词语本身的语义积淀,对义副词的来源、成因、语义等特点作出力所能及的解释。

  • 标签: 实义副词 语法化 机制 动因
  • 简介:"材武"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义有误,这个词由主谓词组发展而来,经历了"人材勇武"、"有武艺"到"有武艺者"和"武艺"这样的词义发展过程,其构成特点是"材"后添加描绘性词素"武"。语言中由"材(才)"与描绘性词素构成的词很多,它们的词义发展历程大致与"材武"相同,而《汉语大词典》在释义上多有错误或未及之处,文章重新整理并释了这些词。

  • 标签: 同类词 训释 “材武”
  • 简介:摘要《毛诗古音考自序》这篇文章主要是阐发了陈第的音韵学思想,他说过“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每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不同时代的语音都有所区别,每个时代的作品对应着每个时代的读音,看上去千差万别,但诗歌的用韵都是有相应韵律体系的。因此他反对叶音说,破除了自六朝以来以语音不变为基点,以“叶韵”原理来解释古今字音有歧异现象的旧观点,主张用历史的发展的语言观来看待语音发展和语言的进步。

  • 标签:
  • 简介:摘要实词虚化是汉语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体现了汉语词汇、语法的重要规律。基于汉语中实词虚化的重要背景,本文着重分析“了”由最初的实词义向虚词义的过渡过程。

  • 标签: 实词虚化 本义 引申义
  • 简介:文章主要讨论隐性否定动词在语义推演和句法共现限制方面的有关特点。首先揭示这种动词的词义结构中所包含的隐性否定及其语义层次;接着考察这些动词在叙性方面的差别,发现它们推演其宾语所表示的命题的真值的能力很不一样;据此,把它们分别归入叙实词或半叙实词、逆叙实词和非叙实词。然后考察这些动词跟否定极项副词和代词的共现限制,发现断言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极项副词“从来”和/或“根本、压根儿”;断言或推论平面上包含否定意义的动词可以允准非疑问用法的疑问代词。最后简介隐性否定动词允准否定极项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 标签: 隐性否定 语义平面 叙实性 否定极项 跨语言比较研究
  • 简介:“桔”“橘”二字古已有之,二字本义不同。“桔”字至少在清初开始由广东乡间俗用表示“橘柚”中的一个种类,后来逐步扩散到现代标准语当中,与“橘”形成一对词汇变异形式。在当代辞书中对“桔”字的地位有不同的说法。考察语料及实际调查可知,“桔”字表“橘”之义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时间深度。在当代人们的使用中,“桔”字比“橘”占明显优势,辞书和教学应注重语言文字使用态。

  • 标签: “桔”“橘”变异 借用 扩散
  • 简介:摘要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反映党的纪律、展示党的形象。解决“四风”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才能始终依靠人民推动“中国梦”的进程,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本文从对存在“四风”问题的违纪者心理进行分析,并针提出对应措施,进而严防“四风”反弹回潮。

  • 标签: 深抓实做 精准发力 严防四风 反弹回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谚》、《朴谚》的汉文部分跟《世》成书时间仅相差约十年,又同是朝鲜人所编写的汉语口语教科书,可是它们的语言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文章通过三个表格列出“老朴”与《世》的词汇差异一百多项,认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四个方面:《老谚》《朴谚》有些词沿用《原老》《原朴》而未改;方言背景不同;文体和内容有异;编者个人用词习惯不同。文章举例分析了其中的前两个方面。初步结论是:《老谚》《朴谚》与《世》的方言背景不同,《世》中存在南方官话的成分;《老谚》《朴谚》使用的语言是明代前期(15世纪后期)的北方官话,其中还保留了一些元代“汉儿言语”的成分,《朴谚》中可能还存在少量南方官话的成分;《世》编者李边所习得的可能是15世纪后期朱明皇朝上层人士所说的口语,其中的南方官话成分或许是北上的皇室集团从江淮地区带过去的,因此跟《老谚》《朴谚》所反映的地道的北京话相比呈现出若干不同的面貌。

  • 标签: 《老乞大谚解》 《朴通事谚解》 《训世评话》 词汇差异 近代汉语
  • 简介:本文从汉字、词语、网络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年度流行语和年度新词语等方面,介绍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经发布的2005、2006两个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基本架构、主要数据,并对数据作了初步解读,提出了作者对考察研究工作的一些思考和认识:考察研究需要树立“珍爱中华语言资源”和“服务社会”的全新理念;坚持客观、真实地反映语言生活的态;促进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兼顾语言生活的动态和稳态;处理好数据发布、初步解读与后续追踪研究的关系;考察结果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的价值。

  • 标签: 语言规划 语言使用实态 语言资源 数据 思考
  • 简介:随着国内外侨聚居区的日益增多,有关外侨聚居区的外语规划和语言服务问题应提上议程。本文从语言景观学的视角,分析北京望京地区和上海古北地区韩国侨民聚居区的语言景观状况。研究发现,两地的双语和多语标牌各占42.9%和61.7%,其中以中文为优势语言的标牌占多数,但两地仍各有37.7%和41.6%的语言标牌出现韩文。政府与民间设置的标牌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不同功能类型的语言标牌也有着各自的语言特征。语言管理和语言服务已成为当前韩国侨民聚居区外语规划的首要问题。

  • 标签: 语言景观 语言管理 外国侨民聚居区 城市语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