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贡布里希的《艺术错觉》(ArtandIllusion)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讨论艺术功能的杰作,他根据艺术的功能说明了图像的形式,希腊图像服务于叙事功能,文艺复兴形式传达了空间结构,中国的山水在于诗兴,现代艺术是通过发现、制作和匹配来表达内心世界。

  • 标签: 艺术功能 贡布里希 错觉 叙事功能 空间结构 文艺复兴
  • 简介:在五年的本科学业即将结束之际,尹代波以《LU》、《MA》、《XIANG》命名的组雕在2010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展中震撼了观众,他避开了观众眼中习以为常的雕塑元素,另辟蹊径,一种内敛的方式在传统和创新中游离,含蓄地向观者叙述了他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展现了尹代波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的人文悲悯情怀。"生存"对话〈一〉:现代人的悖论这组作品的登场方式新颖而沉重,呈反向的"凹"字型般排列在大厅进门处,三个奄奄一息的动物被分别放在三个木漆盒子上,

  • 标签: 悲悯情怀 四川美术学院 深层思考 艺术批评家 艺术理想 人类社会
  • 简介:艺术创作是站在人类文化高度上的一种脑力劳动.不是套路.不是重复前人和模仿抄袭.是创造和激情的进发。

  • 标签: 艺术创作 制作 脑力劳动 人类文化
  • 简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市场化概念的普及,逐渐步入商业化社会。从技术层面来看,也是一个网络化的社会形态。很多思想概念需要依据经济样式和技术更新来加以重新调整。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现实中充斥着各类传媒,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说,媒体已经是生活本身。整个社会不断地“势利化”,

  • 标签: 媒体 责任 书法 社会经历 思想概念 日常生活
  • 简介:何香凝岭南画派创始人有过相似的日本求学经历,他们的绘画都受到日本画风的影响,但是否因为如此就认定其归其于岭南画派呢?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廓清何香凝岭南画派关系问题,也就成为学术界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

  • 标签: 何香凝 岭南画派 画派归属
  • 简介:满庭芳元曲题游牧漂流云远宫商水淡牧歌合并元曲悠然簪轻粉重微笑倚栏杆千古兴亡故事一杯酒无限江山笙管动低吟浅奏天地唱孤单大观曾几度游牧人去漂流者还写枯寒漠北散淡江南艺术憔悴人生瘦了人老了诗篇今又见昔年明月依旧照前川十三世纪的一个早晨,一队蒙古人向西……冷的天边镶金的晨曦渐次掠过长长的队伍,寒风中他们带着对远方的渴望,

  • 标签: 漂流 游牧 节选 满庭芳 蒙古人 元曲
  • 简介:焦点科学相关,实证相连.它似乎科学地连接了现实场景与人的视知觉反应,但在东方的自主立场看来,这样的现实,其代价是视点的不可移动和一成不变,其生成的过程,亦显得极不重要,因焦点是连接终极结果的;散点则刚好相反,它看似不够真实不太精准,但由于其场景和形象是因“移动和多维”而生,所以能折射人本的意志和立场,也因此,它往往给多元的演绎和丰富的体验,预留下巨大的空间,同时行进位移,也透射出过程的别样价值.于是,除“结果”外,“散点”勾连“过程”,显现出更丰富的价值.

  • 标签: 视知觉 科学 焦点 场景 连接 价值
  • 简介:自2007年以来,苏新平的艺术创作转向了以油画、丙烯材料描绘的大幅"风景",并且在国家美术馆举行的大型当代艺术展上引起业界的关注。这区别于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人物和动物为主体,以石版画为表现形态,从而以不合潮流的个性化的方式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史形象啊。其实,苏新平在新世纪以来,一度是以大幅的油画人物创作而引人注目的,为何他

  • 标签: 国家美术馆 艺术创作 《风景》 当代艺术展 三度空间 超现实
  • 简介:引言近年来,在“美丽中国”的语境下,“美丽乡村”的诉求声此起彼伏,人们为此开始忙碌起来,献智献策。海岛的“美丽”,也闻风而动。然而,海风咸潮,成了“美丽营造”的障碍。“色彩营造”,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手段为此打开了新的视野。

  • 标签: 色彩设计 嵊泗列岛 海岛 纪实
  • 简介:我基本上把我自己的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的,一类是对内的。对外,是因为我的主要身份是公共艺术家,在这个身份下创作的壁画、公共雕塑主要都是对社会、对外部环境的一种思考;所谓对内,便是我还有另外一种指向自我的艺术,也就是自省的艺术,它和我的经历有关,和我的情绪有关。作为“70”后,我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城市,在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我对城市的变迁有着许多难以名状的感触,可以说在这个巨大的变迁过程中我感受到强烈的疏离异化,这个过程使人熟悉的事物相剥离,所以注定会感到孤独。

  • 标签: 人生 世界 变迁过程 艺术家 外部环境 国家转型
  • 简介:本文结合笔者旅途所见所感,通过对艺术作品、景观设计和自然环境的亲身体验,分析"人为""自然"这对矛盾,并指出融合自然的观念对于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初春,在《雕塑》杂志的组织下,我们一行21人游历了美国的5个主要城市。期待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异乡环境在旅人看来总是充满奇异的组合戏剧化的矛盾。笔者在记叙目之所见的同时,也讨论"人为""自然"这对微妙的矛盾。

  • 标签: 自然环境 公共艺术 艺术作品 亲身体验 景观设计 《雕塑》
  • 简介:才叹罢“《全国书协主席二十生肖墨宝》首次亮相”(《参考消息》2013年11月11日),今又见“翰墨宝笈”《中国书法全集典藏版》(《参考消息》2014年2月25日)。“书协主席均为泰斗大师”,这句广告词本来就玩着文字游戏,“书协主席”都有谁?中国书协主席、副主席?省书协主席、副主席?更不用提市、县一级书协主席了。“书协主席均为泰斗大师”吗?

  • 标签: 中国书法 《参考消息》 文字游戏 副主席 广告词 大师
  • 简介:以西泠八家为代表的浙派篆刻,经几代印人前赴后继的努力,成了清朝乾隆至咸丰百余年间最大的印学流派。浙派篆刻的兴盛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一方面它是清朝学术思潮影响的结果,当时研经重汉学,金石重汉碑,小学重《说文》,辞章重汉魏,书法重汉隶,篆刻重汉印。浙派印风强调宗法汉印、注重以汉魏分隶入印,正是顺应这种乾嘉汉学思潮的产物。另一方面,浙派篆刻的发展,也赖特定的历史机缘。丁敬、黄易、蒋仁、奚冈四人在世时.浙派篆刻影响尚有限.到嘉道年间浙派篆刻便迅速辐射全国。

  • 标签: 篆刻 浙派 嘉庆朝 阮元 学术思潮 乾嘉汉学
  • 简介:读得懂艺术理论的人未必都读得懂绘画。因为艺术理论是文字表述的有关创作思想价值观念的逻辑思维.而绘画则是直观的视觉体验。毋庸说普通读者.就是艺术史论领域的学者.也未必都能够从视觉的直观感受中进行审美的判断。

  • 标签: 鲁本斯 写意 写实 艺术理论 视觉体验 逻辑思维
  • 简介:服装面料是服装的载体,选择适当的面料并通过挖掘面料美来传达服装个性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完美的设计一定要有贴切的面料和拥有特殊感受力的质地配合来表现,这是服装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理念。

  • 标签: 服装面料 款式造型 设计理念 组织形式
  • 简介:智慧是对事物迅速、正确地判断和理解以及创造的能力,它不等同于知识,而是经验的结晶.制陶技艺作为伴随着人类成长至今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启迪者和见证者之一,更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陶泥恰如其分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使其犹如一位良师,引导着学习者不断地修正错误,积累经验.而对于从事陶艺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更应该充分利用制陶过程中的种种可能性,给学生以思维和心智上的启迪,引导他们去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找到创造的方向和自己的位置.可以说,学习陶艺的过程并不仅仅是技法和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包含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智慧发展的成长内涵.

  • 标签: 人类智慧 课程教学 陶艺 创造性活动 随想 认识自我
  • 简介:如果把书法批评置于历史的范畴,我们会发现一些十分有意思的事情。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民国史的问题吧。读民国史或民国人著作,有两个方面必须要十分注意:其一是避尊者讳,其二是公私分明。尤其是对于有修养的文人来说,这两点是绝不可少的。认识不到这两点,就可能会发生误判。典型的例子体现在梁启超身上。读梁启超年谱,会有很多地方十分难解,其中两处令我印象深刻。

  • 标签: 书法批评 民国史 梁启超 公与私
  • 简介:汉字书法是中华乃至世界艺术瑰宝,其先虽和埃及、巴比伦文字皆以象形为宗,巴比伦楔形文字,尽作尖体,纵横撇捺,皆成三角,又一切用直线,颇难繁变。

  • 标签: 园林艺术 中国书法 楔形文字 汉字书法 巴比伦
  • 简介:对色粉(色粉画)的爱好是我开展绘画生涯的一个契机和缘分,我本来是学习油画专业的,起初不过是聊以自娱,过程中却不知不觉迷恋上了色粉绘画且一画就是十多年,我渐渐觉察到它已成为我生命里的一种“必须”,甚至觉得它就像是一簇在暗室里静静盛开的兰花,如诗幻般美丽。如此热爱的原因在于,这与功利、目的无关,而是代表了一种纯粹的艺术状态,也是一种艺术的上的孤独和意象。

  • 标签: 艺术状态 灵感 创作 绘画生涯 “必须” 色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