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哈得逊河画派虽然“哈得逊河画派”从未以一个组织的面目出现,但到19世纪20年代,建立了民族风景画艺术传统的画家们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分别住在哈得逊河谷,伯克希尔斯·阿迪朗达克斯,以及白山一带。虽然他们都到野外写生,但除阿舍·比·杜兰德(AsherB.Durand)一人外,都在自己的画室里作画。因此,他们的许多作品并不是某个具体地点的真实写照,而是理想化的,经过加工的创作。

  • 标签: 野外写生 艺术传统 逊河 超现实主义 巴比松 希尔斯
  • 简介:19世纪是一个艺术发生重大发展变革的时期。随着西方社会的不断进步,学院派的纯粹理性化创作方式不再占据权威地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自由化、感性化、生活化的艺术形式,从而使得19世纪成为充满艺术探新实验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探索许多边缘化的艺术领域,从而出现了众多特点迥异的艺术潮流。

  • 标签: 19世纪 西方绘画 作品选 艺术发生 发展变革 西方社会
  • 简介:<正>老师提示:色彩在水粉画中非常重要,我们都喜欢自己调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画画,这一课我们专门来说一说灰颜色。纯灰色属于无彩色,本身不具备色彩感。但有几个小朋友分别把灰色填在了不同颜色的格子里,请你看看效果——灰色

  • 标签: 色彩感 续灌
  • 简介:外国美术史图录19世纪美国艺术(二)《世界美术》编辑部编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战后的工业革命和经济繁荣又为艺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由此迎来了美国艺术上的黄金时期。同时,欧洲艺术对美国的影响日益增强,大批美国青年远渡重...

  • 标签: 美术史 19世纪 印象主义 印象派 油画 光的效果
  • 简介:中国艺术曾经对美国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与美国进行的贸易过程中.这段历史似已被人淡忘。本文试图以中国青花瓷绘艺术和书画为重点。从“中国风”由欧洲波及美国,就美国人在对华贸易中,逐渐对中国艺术从认知到收藏、展示、吸收等几方面,客观地阐明这种历史影响。

  • 标签: 19世纪 美国 “中国风” 外销瓷 青花瓷绘
  • 简介:在艺术家那里,所谓的“缪斯”到底是谁,是妓女么?法国奥赛博物馆2015年开幕的展览——“盛衰记:1850-1910年间的妓女形象”(SplendorandMisery:ImagesofProstitution1850-1910,展览名称取自巴尔扎克19世纪中期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交际花盛衰记(TheSplendorsandMiseriesofCourtesans)》。

  • 标签: 交际花盛衰记 法国艺术 同类题材 马奈 劳特累克 性交易
  • 简介:长久以来,在欧洲的艺术长河中,西欧的绘画艺术是更受人们重视的,而对东欧的绘画艺术关注较少,但东欧诸国的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丰富多彩,值得研究。东欧诸国大多长期遭受外族压迫,经济比较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晚,所以本民族画派的形成比西欧晚。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各国政治运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在西欧各国的蓬勃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 标签: 蒙卡奇 西欧各国 巴比松 画中 库尔贝 万国博览会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19世纪中期美国风景画与地质学紧密联系的特殊文化现象,这种现象是受到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自然观影响的结果。

  • 标签: 美国风景画 地质学 自然 民族主义
  • 简介:美国艺术史家迈耶·夏皮罗(MeyerSchapiro)撰写的《现代艺术:19-20世纪》收录了作者贡献给现代艺术的数篇精彩论文,包括塞尚、凡·高的研究,库尔贝与大众图像的研究,军械库展览及其对美国新艺术的影响,抽象绘画性质的讨论等等。被誉为"美国艺术史教父"的夏皮罗在此书中以万花筒般包罗万象的视野呈现了现代艺术家与新艺术创作的种种特征,观点新颖,思想深刻。针对研究对象的差异,作者采取的切入角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说书中的

  • 标签: 夏皮罗 现代艺术 库尔贝 塞尚 美国艺术 艺术史家
  • 简介:2001年3月29日伦敦索斯比拍卖场将举行19世纪欧洲绘画大拍卖。2001年的伦敦索斯比拍卖行将把注意力转向德国和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艺术作品。伦敦索斯比拍卖行艺术作品专家克洛德·皮尔宁说:“这种将拍卖的焦点集中于一个地区的艺术作品的作法是索斯比拍卖行传统的主题拍卖方式,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维也纳画派、慕尼黑画派等艺术流派的作品将是该次拍卖会的亮点,同时参拍的,还有马克斯·克林格的一大批素描作品。

  • 标签: 19世纪 拍卖场 伦敦 绘画 欧洲 2001年3月
  • 简介:辉煌而绚烂的古罗马历史与文化引发了无数文学艺术家对其赞颂与歌咏。本文试从19世纪英国画家笔下表现古罗马的艺术作品入手,以历史画、风景画与风俗画三类题材为研究对象,解读19世纪英国画家在新的政治与历史语境下,对古罗马文化与历史的新理解与新认识。这时期以古罗马为创作主题的作品中,一方面流露出对昔日强大罗马帝国衰亡的感伤之情;另一方面更在于警示19世纪的英帝国要以古罗马的历史为鉴。

  • 标签: 古罗马 19世纪 英国艺术 历史画 废墟 风俗画
  • 简介:19世纪初是广州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谓"广州全盛道光初"。但19世纪中期以后,政局开始动荡,行商经济走向衰落,城市文化也随之受到影响。一个世纪,生活其间的三、四代画人有着不一样的城市生活体验,他们笔下的城市生活,捕捉不一样的片段和感觉。本文试图透过其城市生活题材的绘画,探究绘画背后所隐藏的美术史和社会史脉络。

  • 标签: 清代广东 广东绘画 画人生活 城市生活
  • 简介:从“近世之画衰败极矣”【1】,“清代无画论”【2】,到19世纪中国画创造力耗尽”说【3】,诸多先入为主的结论,曾阻碍了对中国近代绘画史的研究,致使这段最近的历史,变成一座似乎难以辨识的雾中远山。虽然,近30年来,20世纪中国绘画史的研究成果,也带动...

  • 标签: 中国艺术史 20世纪初 康有为 近代中国 市民阶层 审美观念
  • 简介: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后印象主义"画派,是法国美术运动经历了各种风起云涌的艺术浪潮之后,而出现的一次艺术革新。该画派从本质上而言,在艺术传统上并不是"印象派"的延续,而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和反叛。画派的主要艺术家的绘画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但都把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放在第一位。他们在作品中注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注重画面形式的表现力。后印象派画家拉大了艺术和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更注重在创作中再现"主观化的现实",他们的绘画实践彻底改变了西方的绘画传统,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 标签: 19世纪80年代 后印象主义 艺术革新 画派 美术 法国
  • 简介:本文以拉斯金和莫里斯为观察中心,对工艺美术运动中所蕴含的"绿色设计"理念和"红色社会"理想进行论述,指出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英国有着某种相似性,人们可以从一百多年前的这场设计艺术运动中获得历史比较的素材,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找到可供借鉴的当代启示。

  • 标签: 工艺美术运动 “绿色理念” “红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