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快速变迁,导致中国民俗文化系统被大部瓦解,这使得依赖这一系统生存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了一场严重的生存危机。由于媒体环境和"媒介屏蔽"现象,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被边缘化,及其传统传承机制的瓦解。为化解这一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危机,应当采取"以传播促传承"的新思路,依托于近现代媒体的"传播"行为,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前提条件加以利用。而现代媒体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方面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利用其传播优势,为中国传统音乐争取最大数量的传承载体。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传播 传承 前提条件
  • 简介:文章讨论三个问题:一、针对艺术学以及相关专业学科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讨论如何通过艺术方式去面对艺术作品并进行艺术表述?二、针对音乐学介入艺术门类相关学科之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讨论如何处理文化与艺术、艺术与音乐、音乐与音乐学的关系,进而,再通过艺术学前提切中音乐,以提升音乐自身的艺术资质?三、针对艺术音乐以及音乐之后音乐学之所以是的可能性,讨论音乐的艺术起源、音乐的审美发生、先验声音的感性显现、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音乐与音乐学共生。

  • 标签: 音乐艺术特性 艺术学前提 音乐学策略
  • 简介:<正>文学史与戏曲史都属史学的范畴,虽然二者都是研究文本的。但是,细细究来,我们会发现,二者的研究领域却是泾渭分明的。下面,我们不妨以戏曲剧本为中心来看看,在文学史家和戏曲家眼中剧

  • 标签: 戏曲家 文学史家 演剧活动 学史 文学史观 话本小说
  • 简介:按照日本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先生的说法:“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一样乐器,也要学好它。”这种观点是对的,但是落实到某一个孩子,要让他学习大提琴,我想还是要看他是否具备以下一些条件:首先是对音准、节奏的感觉怎样,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找不到音准的准确概念,还有人对节奏记忆很差,不会模仿最简单的符点和切分,这样的孩子就不要勉为其难了。

  • 标签: 大提琴 音准 节奏 小提琴 乐器 模仿
  • 简介:当今中外音乐史家们一致认为“高丽乐舞”产生于中国的辽东地区,但对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却鲜见论述。本文通过对相关古代文献学的调查、梳理、整合与分析,并充分吸收最新燕秦汉辽东长城考古发现成果,提出“高丽乐舞”产生的内因是生活在边塞地区的貊夷、高夷、高句丽民族天性具有“喜好歌舞”的传统习俗,外因则是在高句丽建国后,随着西汉王朝所赐宫庭乐舞、歌舞伎人的传入,两种文化不断融合、衍进、创新,约在公元三世纪最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高丽乐舞”,是中国长城塞内的一朵少数民族艺术奇葩。

  • 标签: 高丽乐舞 辽东障塞长城 西汉玄菟郡 鼓吹伎人 文化融合
  • 简介:文章以《洛地文集·戏剧卷·卷一》为蓝本,结合与"戏弄"相关文献的解读、若干教科书之相关观点的比照思考,初步辨析出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类"戏弄"之源流:即自先秦戏弄之滥觞始,经汉戏弄之蕴而待出、北朝戏弄之明确形成、唐戏弄的成熟,至宋(金)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一戏剧起源与发展的脉络当即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另两类——"戏文"、"戏曲"——产生前中国戏剧发展的基本线索。如此不断梳理、探究出的日趋合理的戏剧运动自身逻辑,想必是戏剧音乐史建构的前提

  • 标签: 戏剧音乐史 洛地 戏弄源流 中国古代音乐史
  • 简介: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运用已经成为电影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事实.而发展尚不成熟的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存在着冲突,并带来了我们从未预想到的问题.我国的数字电影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电影人必须迅速完成观念的变革.本文试图结合广泛的历史背景,闸释技术因素以外的文化、商业等诸多因素,以期为我国的电影创作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数字技术 中国电影
  • 简介:从1991年开始,在邓小平文艺理论指引下,文化部举办了八届文华奖评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产生了以《虎将军》、《天边有一簇圣火》、《天下第一楼》、《死水微澜》、《同船过渡》、《山杠爷》、《地质师》、《歌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戏曲、话剧作品,这些作品获得了文华大奖,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以骆明、邓么姑、山杠爷、勒欢、卢孟实、兰河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的戏剧艺术典型,带着泥土的芳香,焕发着时代的风采,以生动突出而鲜明的性格特征,屹立在当代中国戏剧画廊中,它们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戏剧精品,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 标签: 产生条件 传世之作文华 佳作力作
  • 简介:作为器乐音乐中与纯音乐相对的体裁之一——标题音乐(programmusic),从其诞生以来就极为引人关注同时又引起很大争议(主要体现为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之间的争辩)。虽然都是各持一家之言,但如果不能将其概念、内涵与表现特征廓清,则不但会对专业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与音乐评论,即便是对于一般的音乐欣赏也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导。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标题音乐的发展沿革、创作过程特点、表现特征以及欣赏过程中音乐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做以简要的梳理,同时辅以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与音乐实践过程的对比,希望能够借以得出音乐欣赏过程中标题音乐在接受美学条件下的解读方式。

  • 标签: 标题音乐 音乐欣赏 音乐美学 接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