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1月,在四川音乐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历经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和艰苦努力,根据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教育厅联合发布的关于授予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的决定(川社发[2014]31号),四川音乐学院申报的“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获批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2015年1月16日,学院院长林戈尔教授、科研处长雍敦全教授出席授牌仪式。

  • 标签: 四川省教育厅 重点研究基地 社会科学 音乐研究 西南 四川音乐学院
  • 简介:还是40多年前我在天津曲艺团学艺,有一天,我拿着刚创作的一个段子请教李润杰先生,先生看了几眼,说了一句:“写东西要靠墙落地,空想不行”。当时我如坠云雾山中,不知什么意思。琢磨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怎么理解。当时还在“文革”期间,那个时期,文艺创作要遵循“样板戏三突出”的原则,大话空话满街走,英雄好汉气如虹,写东西自然离不开当时当地的环境氛围,我也不能免俗。当时我写过一些应时当令的作品,肯定少不了“时代色彩”。至于我的作品需要怎么“靠墙落地”?先生太忙,我又不忍心打扰,慢慢就被淡漠了。时隔将近半个世纪,今年的6月2日,我参加央视“向经典致敬——侯宝林”专题录制时,相声艺术家常宝华先生在评价侯宝林创作时一字一板地说:“侯宝林的创作是挨墙靠板儿,枝搭叶,叶搭枝,才成为大师的。”

  • 标签: 落地 “文革”期间 文艺创作 相声艺术家 侯宝林 环境氛围
  • 简介:安东宁·德沃夏克是19世纪捷克著名爱国作曲家,他毕生热情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讴歌勤劳朴实的捷克同胞。他满怀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怀谱写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不朽乐章,为捷克音乐事业和世界音乐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在奥皇专制统治下动荡不安的社会现状,而且表达了捷克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既体现了作曲家的爱国精神,又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创作观。对其创作观成因进行探析,对于弘扬爱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德沃夏克 爱国主义 创作观 形成因素
  • 简介:流散现象、流散地、流散研究、流散写作,这些概念在音乐领域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代表着艺术理论研究者对后殖民主义思潮作出的回应——针对亚裔/华裔社群的音乐活动进行的研究也是如此。在《流散诉求:亚裔/华裔美国的音乐、跨国主义与文化政治》一书中,郑苏选择身份、年龄和经历上都彼此不同又各具特色的个体为对象,在音乐和历史的双重语境中对他们的流散境遇进行了分析,进而向读者立体地呈现出音乐对这些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空间上和认同上的影响。文章一方面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结合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理论中独具特色的方面,对郑苏所做的流散研究案例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则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翻译实践谈论了自己的观点。

  • 标签: 后殖民主义 流散写作 流散翻译
  • 简介: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不仅能陶冶孩子的素养,更能锻炼孩子的大脑。但是父母总能为孩子学习什么乐器而烦恼。而弦乐器散发出的魅力是无可阻挡的,学习弦乐的程度比较偏难,问题比较复杂,灵活性较大,成才的道路也各有千秋,个人悟性,学习程度上都不能一概而论。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目的和所具备的才能不同,在要求上也应有所不同,各个突破,区别对待。

  • 标签: 弦乐 态度 方法
  • 简介:科学、合理的曲目选择,是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对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该环节却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成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瓶颈所在。鉴于此,本文从科学选择曲目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当下教学中在曲目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合理的选择曲目提出了具体建议。

  • 标签: 声乐教学 曲目选择 存在问题 具体建议
  • 简介:高师音乐专业一直以钢琴教学作为其基础性教学科目,然而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钢琴教学的快速发展与学生基础理论的逐渐弱化之间的矛盾成为高师钢琴教学当前面临的的重大难题。因此本文从该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探究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问题,从多角度提出培养高素质课业人才的具体方案。

  • 标签: 高师课程 钢琴基础 理论教学
  • 简介:调式分析是乐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除了大小调体系内部的调式种类划分、我国民族调式内部的调式种类划分之外,还存在着两种体系的理论区分问题,在理论界和教学中,存在着对某些特定时代、地域的音乐调式概念模糊甚至互相对立的观点和结论,也存在着无法界定的“新调式”。对这种争鸣在教学中的考试环节应该把握一定的尺度。

  • 标签: 调式 调式分析 大小调体系 中国民族调式 音乐风格 乐理教学
  • 简介:本文就中央音乐学院王瑟老师创作的《落花·夜》这首现代扬琴音乐作品,从音乐语言、演奏风格、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力等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与归纳,更深层次地挖掘作品的音乐内涵,表现浪漫派音乐美,为以后的扬琴作品创作指引方向和道路,也希望通过本文,让以后的扬琴演奏者们更好的理解乐曲、诠释音乐。

  • 标签: 创作特点 演奏风格 演奏技巧 音乐美
  • 简介:<正>民国戏曲学校与科班是民国戏曲人才培养的两类最重要的机构,戏曲学校是戏曲改良思潮催生出来的新事物,也符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民国戏曲学校中,影响较大的有南通伶工学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夏声戏剧学校、四维剧校等,其中又以1930年9月在北平成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最,后世对其办学成就评价也最高。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规模大,开办时间长,一直到

  • 标签: 戏曲学校 夏声戏剧学校 南通伶工学社 上海戏剧学校 金仲荪 李玉茹
  • 简介:本文重点针对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含义与时代背景,阐述哲学观对音乐创造核心的价值意义,从而再此基础上推论"如何创造音乐"这一核心理念,并将其应用在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当中,实现哲学观理论向现实意义的转变。

  • 标签: 音乐 创造 哲学
  • 简介:秦东地方戏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多以三国、列国和唐宋时期故事为主。它通过将历史人物故事与文学艺术的演绎相结合,丰富人们的社会认知,帮助人们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广大老百姓在观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道德教育。本文先简要结合相关资料对秦东地方戏做简单定义,然后分析人们在秦东地方戏的社会认知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达到通过传统文化艺术促进人们道德价值观提升的目的。

  • 标签: 秦东地方戏 社会认知 道德教育
  • 简介:格瓦利(Qawwāl)是印度北部及巴基斯坦地区十分活跃的伊斯兰音乐形式。文章就格瓦利的音乐语汇及功用、表演场合及传承、表演方式及与南亚社会关系三个方面,逐层对格瓦利的音乐语汇、演出场所及表演行为等内容进行剖析,关注格瓦利音乐要素本身对构建其音乐体裁的影响和创造,从而揭示格瓦利作为一种口头表演的南亚-伊斯兰宗教音乐形式的特点和地位。

  • 标签: 南亚-伊斯兰音乐 苏非音乐 格瓦利
  • 简介:《季姆诺佩蒂》是法国作曲家萨蒂于1888年创作的一部钢琴组曲,其音乐风格新颖,和声音响独特,明显有别于当时的主流音乐。作品中,萨蒂大量使用大七和弦、小七和弦,频繁使用九和弦、十一和弦,着力表现和声的色彩功能;他常常使用同低音和弦手法,着力表现和弦之间的音响差异,凸显和声色彩的多样性;他以主音为基点,将大小调及中古调式合为一体,构建同名调群,使之成为音乐创作的"和声色彩库"。在此基础上,生成同级和弦群,与同名调群相辅相成,从而展现出类型多样、色彩丰富的和声形态。

  • 标签: 萨蒂 季姆诺佩蒂 同级和弦群 同名调群
  • 简介:海南黎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南海区域具有鲜明"陆缘海"特征的文化写照,也是海南本土音乐与我国南海周边诸岛国民间音乐相互包容、互相渗透的一种文化缩影。2014海南黎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通过"非遗"保护、教育传承及南海文化三个方面的理论阐释和设计论证,不仅将相关民间音乐流布和演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研讨,而且通过其地域特色鲜明的"本土音乐"与我国南海周边岛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渊源联系的探索,提出了构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泛区域化"南海文化圈"的学术概念。

  • 标签: 海南黎人 黎族音乐 非遗保护 南海文化
  • 简介:近代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基础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期借鉴西方工业文明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建制。当今人类社会已开始出现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音乐教育也必然开始出现转型,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第二次建构。在此转型中,中国音乐教育与中华文明的归复(归属与复兴)以及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具有方向性的问题。因为在新的轴心文明时代如果中国音乐教育不考虑中华礼乐文明的参照,中国音乐教育必然失却自身文明的立足点,乃至迷失自身而成为西方文明音乐教育的肤浅仿效者。同样,在反思工业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音乐教育之时,西方也在考虑音乐教育建构中文明的归复,正如当今音乐教育实践哲学讨论的兴盛,它是对希腊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返本开新。

  • 标签: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礼乐文明 实践哲学 轴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