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北京艺是我年轻时的一个梦。40多年前在北京上大学,能看北京艺的戏,是一种幸福。每当开幕的钟声响起,灯渐渐暗下,我便沉入了艺术家们营造的一个神圣的境界。《蔡文姬》、《伊索寓言》、《茶馆》伴我走过青春时代。

  • 标签: 北京人艺 《白鹿原》 话剧 《伊索寓言》 《蔡文姬》 《茶馆》
  • 简介:在我国,严格来讲,目前还是没有形成一个类似斯氏体系那样的完整、严谨的演剧体系。但是,我国话剧界比较认同的.公认为比较科学、正确、适合我国表演专业国情的创作方法.当属以焦菊隐先生为代表的北京艺演剧学派所创立的“心象说”。

  • 标签: 北京人艺 演剧 心象 学派 创作方法 表演专业
  • 简介:北京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是中国话剧团体、国家级话剧院。北京艺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出风格。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开始讨论北京艺演剧学派的话题。1992年8月,为纪念建院40周年,北京艺在京举办了"北京艺演剧学派国际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北京艺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基础,开辟了话剧民族化的道路,并不断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北京艺从1952年走到今天的成就,整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文笔者将从编剧、导演、精神、小剧场等方面来分析,阐述北京艺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 标签: 北京人艺演剧学派 人艺精神 编剧 导演 演员 风格
  • 简介:北京》作为曹禺早期的一部代表性的剧作,无论从作品丰富的主题含义上和纯熟的艺术技巧上,都较之前的几部剧作有了明显的风格转变。它的美学风貌成为众多评论家争论的焦点。

  • 标签: 《北京人》 喜剧色彩 悲剧 艺术技巧 美学风貌 评论家
  • 简介:1988上海的话剧舞台平平而过。不料是年的最后一月,以演出严肃的话剧艺术著称的北京民艺术剧院,来沪举行优秀剧目汇演,一炮打响:真是满城争说狗儿爷,天下盛赞第一楼。五元钱一张的戏票,斤斗翻到十元、几十元。剧场里加座爆满,坐不下的,只好站着看,观者也不觉得受了委屈。观众席上掌声、笑声不绝于耳。萨赛有言:“从观众席里爆发出春雷般的掌声,抵得上名扬千古。”

  • 标签: 北京人艺 话剧艺术 话剧舞台 天下第一楼 中国话剧 演出场次
  • 简介:在中国现当代戏剧演出史上,曹禺戏剧在培养演员、增进演艺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考察曹禺戏剧对当代杰出剧院北京艺表演技艺的培养,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塑造的错综性、人物表演的内向性、演员对自身情感的控制、表演技能的磨砺与艺术修养的提高等,北京艺表演技艺和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曹禺在内的文学大师的抚育。

  • 标签: 曹禺戏剧 北京人艺 表演技艺 培养
  • 简介:本文从北京艺《雷雨》公益场遭遇“笑场”事件引发的台词教学的思考谈起,分析《雷雨》笑场背后的“台词时代审美”问题,反思艺术教育如何面对传统、传承经典。并探索“无结论的两难结构”引入《雷雨》台词“十句话”训练的教学形式,以期丰富台词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推动艺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动话剧艺术走向新的时代。

  • 标签: 话剧台词 教与学 敬畏经典 雷雨 十句话训练 无结论的两难结构
  • 简介:人文精神是解读曹禺戏剧创作的一把钥匙,本文通过三类戏剧形象的解析,探讨人文精神在《北京》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对礼教文化的控诉,对人性世界的洞察,和对自由生命的歌唱,以期与研究者再度感悟曹禺戏剧作品深沉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 标签: 人文精神 儒家礼教 自由 人性
  • 简介:在中国舞台演出西方现代戏剧是一个从领会、吸收到创新的过程。以往对北京艺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的评论偏重于剧作家米勒与译者兼主演英若诚之间的合作。要揭示京剧等中国艺术是如何融入《推销员之死》的,我们必须梳理米勒与北京艺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配角演员的合作。是这一被忽视的合作促成了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创新戏剧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并影响了百老汇1985年和2012年版的《推销员之死》。

  • 标签: 米勒 《推销员之死》 北京人艺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 简介:北京黄梅戏迷联谊会,于2008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是由在北京生活或工作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黄梅戏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个公益性、自助式的社会团体。

  • 标签: 黄梅戏 北京 首都 2008年 社会团体 联谊会
  • 简介:艺术需要交流、融会和吸纳,以此来求得发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这四台戏是上海创作力量和艺术素养的展览,展示了上海同行的文学鉴赏力、审美格调、戏剧观和戏剧美学的追求,演员的基本功和创作集体良好的艺术素养。

  • 标签: 北京 话剧 戏剧演出 《正红旗下》 《长恨歌》 《蝴蝶是自由的》
  • 简介:二、政治运动中的魔术表演20世纪60年代初,政治上的动荡也反映到被认为是“世外桃源”的杂技领域中来,有关部门下达挖掘传统、整理民族文化遗产的指示,又要求杂技反映生活,贴政治标签。同杂技中的大部分节目一样,魔术有自己的艺术特点,较难反映现实生活,而从魔术道具中变出标语口号之类又被视为粗浅,不具专业性,魔术师们只能不断开动脑筋、寻求表现上的突破。

  • 标签: 魔术表演 北京 政治运动 民族文化遗产 现实生活 60年代
  • 简介:北京是五朝古都,辽、金、元、明、清均在此建都,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而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戏曲,如金院本、南戏、元曲、明清传奇,八百余年的历史无一不和古都北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不谈其它,只说古都的演剧之所,最早有据可查为辽、金时期西琉璃渠村的关帝庙乐楼,盖八九百年矣!

  • 标签: 北京 戏楼 中国戏曲 中华文化 明清传奇 古都
  • 简介:2017年6月14日至16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杂技家协会承办、中国杂技团协办的第二届首都杂技(魔术)文艺人才培训班在中国杂技团举办。在开班仪式上,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副主任、《杂技与魔术》副主编徐秋代表中国杂协致辞。中国杂协副主席、北京杂协副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全利做开班动员。开班仪式由北京杂协副主席、中国杂技团创意总监孙力力主持。

  • 标签: 杂协 中国杂技团 文艺人才 创意总监 杂技家协会 杂技艺术
  • 简介:FISM魔术大赛落下了帷幕,可由此引发的思考仍旧在继续。因为我这次不仅仅是以一名观摩者的身份参加大会,更重要的是,我同时也是中国高校魔术联盟推荐的代表中国大陆参加近台魔术比赛的中国公安大学学生吕思远的教练。通过此次全程的参与,确实有很多的收获,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我做为教练参与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 标签: 魔术 随笔 北京 中国大陆 公安大学 中国高校
  • 简介:去年12月30日,在北京新年音乐会如火如荼地在各大剧场缤纷开花的时候,首届北京国际喜歌剧演出季像一朵奇葩,在以"戏剧东城"品牌著称的京城一隅,观众席只有450座的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圆满结束。以小见大、以小求精,闭幕式演出的巴洛克歌剧《女仆当家》(又名《女仆作夫人》)是该剧在北京的首演,诙谐幽默的剧情加上演员精彩的表演,让剧场里响起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一出巴洛克歌剧被新锐导演李卫巧妙自然地植入各种现代元素,南腔北调的笑料包袱以及充满喜感的形体设计让现场观众对歌剧有了新的理解。

  • 标签: 喜歌剧 演出季 北京 国际 现场观众 新年音乐会
  • 简介:第三届首都杂技(魔术)文艺人才培训班赴江苏异地教学2018年12月10日至15日,第三届首都杂技(魔术)文艺人才培训班的部分学员来到江苏省,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异地教学活动。

  • 标签: 杂技家协会 昌平区 文化馆 北京市
  • 简介:2017年7月30日,参加“携手促成长,2017年澳门大学生暑期实习体验”活动的澳门大学生来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参观学习,过了一把京剧瘾。

  • 标签: 大学生 澳门 京剧 北京 参观学习 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