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成立于1983年,是原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的首批古籍整理研究机构之一,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史哲诸学科文献、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为宗旨。该所具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资料积累,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二十余名,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三人。已购置图书两万余册,包括《全唐诗稿本》等港台图书四千余册,配备微机、复印机等多种仪器设备。该所成立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 标签: 整理研究 资料积累 古典文献研究 传统文化 港台图书 研究机构
  • 简介:经过公开申报、专家通讯评审打分和教育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教育部专家咨询委员会投票等一系列严格的评审程序,四川大学与西藏大学联袂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于去年底和今年初分别在成都、拉萨正式宣告成立。

  • 标签: 四川大学 西藏大学 中国藏学研究所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体制 课题聘任制
  • 简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足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国家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1957年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筹建并命名。其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于延安的中央研究院教育研究室。“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被停办。1978年7月经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国务院批准重建。

  • 标签: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基础教育 课程建设 教材编写 发展目标
  • 简介:<正>中央研究院是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创设于南京,直隶于国民政府(1948年改隶总统府),以实行科学研究及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为任务.依据不同学科,该院分设若干研究机构,历史语言研究(简称史语所)就是其中之一.一、史语所组织沿革1928年春,中央研究院有感于历史与语言研究之重要,命傅斯年为筹备员.在广州设立历史语言研究筹备处,负责进行安阳、泉州、川边等处及云南人类学知识的调查.10月正式成立历史语言研究,计划逐步设立史料、汉语、文籍考订、考古等组.因北平史料最为丰富,故一部分整理及研究工作,即在北平进行.1929年6月,除少量带有地方性的工作,仍留广州外,其余全部迁往北平.“九·一八”事变后,外祸日迫.平津危急,史语所遂于1933年春南迁上海.与此同时,在南京鸡鸣寺着手兴建所址.1934年秋,南京新址落成,史语所迁至南京鸡鸣寺路1号.抗战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奉命西迁重庆,史语所则经长沙迁往昆明,1940年冬再由昆明迁往四

  • 标签: 历史语言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 史语所 史前遗址 傅斯年 学术研究
  • 简介:一1900年5月,自道士王圆 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今编号第17窟)内发现了大批已幽闭了长达900年之久的我国从4世纪到11世纪的各种写经、刻本、文书、档案、绢画、织绣品等大量文物,共约有五万余件以来,敦煌──这座久已湮没的我国丝绸之路上的古老繁华重镇,又一次放射出了它的熠熠光彩,并立即成了世界考古界、文物界、文化界瞩目的焦点。但紧跟着,随着帝国主义文化强盗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沙俄的奥布罗切夫、鄂登堡,日本人吉川小一郎、桔瑞超等人的接踵而来,并采取种种欺骗手段,把藏经洞内的珍贵文物,席卷一空,致使敦煌文物散落全球。不久之后,国际学术界由此生出了一门崭新的学科──敦煌学,并在国际学术界

  • 标签: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张大千 于右任 敦煌壁画 敦煌文物 常书鸿
  • 简介:光辉曲折的历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年记钧瓷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是我国政府设立的研究中国戏曲艺术的事业单位,是建设戏曲学学科的基地。它的前身是中国戏曲研究院。从其成立到现在,已走过46年的路程。〔一〕戏曲研究的机构沿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 标签: 中国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讲习会 研究院 戏曲演员 戏曲改革
  • 简介: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藏蒙文文献评述[苏]A..萨济金(A..C)如果我们不细心地、全面地研究东方诸民族的书面文献史料,就不可能认识并介绍他们的文化、文学创作、法律、种族及宗教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亚洲诸民族各个领域中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

  • 标签: 搜集品 手抄本 符拉基米尔佐夫 博物馆 木刻本 东方学
  • 简介:光辉曲折的历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年记︹续︺钧瓷〔三〕戏曲学学科的建立与总体构架50年代,张庚就领导和参加了戏曲史论与现状的研究。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他精辟总结概括了戏曲科研的5个层面,即戏曲资料、戏曲志书集成、戏曲史、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这之中...

  • 标签: 中国戏曲研究 中国艺术 国际学术讨论会 戏曲音乐 研究院 戏曲史
  • 简介:<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迎来了广西民族研究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在上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在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使广西民族研究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和一支学有专长、勤于钻研、勇于开拓的科研队伍的民族研究机构,成为广西民族研究事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古人云:“三十而立”。值此建所三十周年之际,让我们

  • 标签: 民族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 崖壁画 壮族传统文化 开拓进取 民族学
  • 简介: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中东伊斯兰国家研究简介一、历史沿革两所是宁夏社会科学院下设的处级科研机构。内设《回族研究》编辑部、回族史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中东研究室、民族理论研究室和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兼理宁夏回族研究会会务。科研人员20人,90...

  • 标签: 中东伊斯兰国家 回族伊斯兰教 社会科 中国伊斯兰教 宁夏回族 回族人物
  • 简介:本书分上、中、下三编和附录四个部分,凡50余万字。上编“现状与趋势”,系统地介绍了海外上海学研究历程、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上海学研究概况,以及海外英文博士论文中的上海学研究;中编“名著解读”,精选25种有代表性的海外上海学研究著作,并对这些著作进行了深入的评介;下编“名家剪影”,着重介绍了14位成就卓著的海外上海学名家;

  • 标签: 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最新成果 研究著作 澳大利亚 博士论文
  • 简介:蒙古国东方学与国际问题研究蒙古学论著目录(1968年—1993年)按:该目录系根据蒙古国科学院东方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论著索引(1968年—1993年)》中历史文化部分译出。编译中删去了中苏论战时期形成的带有浓厚意识形态偏见的少数内容,请读者见谅...

  • 标签: 东方学 乌兰巴托 国际问题研究 蒙古学研究 蒙古国 蒙古人民革命
  • 简介:<正>辽宁省民族研究于1992年12月22日,在辽宁省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举行了纪念辽宁省民族研究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和来宾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琨、原省民委主任、现任省人大民侨外委主任那新民、原省民委副主任、现任省监察厅副厅长关在汉、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长逯广彬、助理研究员吴克尧、吉林省民族研究所长王永江、编辑部主任郭建文、辽宁省宗教局副局长杨伯文、沈阳市民委副主任肇乐群、丹东市民委副主任朴文镐、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辑刊》总编辑魏鉴勋、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副所长关嘉禄、辽宁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王绵厚、本溪县委副书记佟钟时及丹东市满族研究、凤城满族自治县民委、北镇满族自治县民委、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委、辽宁民族出版社、辽宁大学、沈阳满族联谊会以及省民委各处处长和辽宁省宗教局各处处长,共80多人。

  • 标签: 民族研究 辽宁省 座谈会 满族 所长 副主任
  • 简介:<正>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体学界同仁,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共祝辽宁省民族研究建所十周年,首先让我代表省民族研究向大家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与最诚挚的谢意!十年前,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民族工作和民族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样,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与民族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就刻不容缓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了适应新时期民族工作现实与发展的需要,1982年8月,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辽宁省民委在沈阳建立了当时东北第一个民族研究机构——辽宁省民族研究,从此,揭开了辽宁民族研究的新篇章。

  • 标签: 民族研究 满族文化 民族工作 辽宁省 座谈会 民族理论研究
  • 简介: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成立40余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其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起步”(1953-1977年)、“发展”(1978-现在)两个阶段。(一)蒙古语文研究的起步阶段蒙古语言文字研究在起步阶段,除了进行基础建设、直接配合“内蒙古语文工作委员会”的业务工作外,在蒙古语名词术语、词汇研究,汉语借词研究,词典编纂,蒙古文字研究,现代蒙古语规范,方言调查,基础方言与标准音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此间,出版工具书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著有:1.孙竹的《现代蒙古语规范问题》(1963年4月3日《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一文,研究了我国现代蒙古语“基础方言与共同语问

  • 标签: 蒙古语族语言 蒙古语言文字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蒙古语言文学 研究综述 现代蒙古语
  • 简介:中国近代的教会学校是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西方列强侵华的历史紧密相连。其办学宗旨是培养能够取代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使中国全面向“基督”开放。显然,其初衷是希望加强对中国的控制。而不是培养其异化力量。岭南大学作为近代中国建立的第一教会高等学校,在中国教会学校发展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由于身处岭南地区,其办学又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教会学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点。

  • 标签: 近代中国 岭南地区 高等学校 大学 教会学校 办学宗旨
  • 简介:1979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成立,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建院20年来,文学研究的蒙古族文学、文艺理论、儿童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一、资料的搜集、整理、翻译资料是研究的基础。建院20年来,文学研究发扬“老三”的优良传统,始终把资料的搜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对先后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校勘、转写、翻译。这既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工作也开始进入了初步的研究阶段。这一方面的成果值得提到的主要有:1.接续“老三”的工作,内部编辑印刷了由道荣尕整理的《蒙古族文学资料汇集》第7辑、第8辑、第9辑。第7辑为胡尔其演唱

  • 标签: 蒙古《格斯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综述 文学研究 蒙古族文学 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