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1981年5月1日至12月6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服饰展览”。展览共展出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佩饰精品近千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加深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宣传展示我国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少数民族服饰 展览 传统文化 博物馆 文化宫 各民族
  • 简介:呼伦贝尔被誉为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是因为她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兴安岭纵贯其南北,岭东是气候温和的宜耕丘陵地带,岭西是一望无际的宜牧草原,大兴安岭仅海拔500~1500米左右,中生代以来,气候湿润,森林密布,大小河流3000余条,南流北淌,500多个沼泽湖泊星罗棋布。优越的生态环境,养育着各种植物动物,给人类提供了栖身和衣食的条件。几千年前的呼伦贝尔,不仅大兴安岭及

  • 标签: 室韦 额尔古纳右旗 生态环境 新巴尔虎右旗 扎兰屯市 岭西
  • 简介:为了进一步扩大与全国文博界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弘扬云南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云南民族博物馆于2003年“5·1”节前夕,在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彩云之南——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展》,将云南24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通过实物、图片和文字,进行科学系统展示。

  • 标签: 云南 少数民族 民俗 展览活动 西安市
  • 简介:切实做好人民币反假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假币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既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克州地区是一个以柯尔克孜族和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柯尔克孜族人占辖区总人口的28%、维吾尔族人占辖区总人口的64.7%。少数民族总计占比为99.93%。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反假货币工作 人民币反假工作 柯尔克孜族 社会经济秩序 构建和谐社会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作品联展于11月9日上午在桂林博物馆举行。著名画家官布、王复羊、雷正民、王绪阳、史海波、崔振国、李东辉、马迅创作的共60余幅作品参加了展出。

  • 标签: 中国 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 绘画展览 桂林博物馆
  • 简介:近年来,随着城市反假币防线逐步完善,城镇居民反假意识的不断提高,假币犯罪分子开始将目标转移到农村,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民深受其害,成为当前假币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动向。为此,我们选择了新疆区内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以下结合调查情况就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假货币工作进行探讨。

  • 标签: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反假货币工作 违法犯罪活动 反假币 城镇居民 犯罪分子
  • 简介:我国56个民族中,有22个民族在10万以下,统称为人口较少民族。他们分别是: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旗、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孜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总人口63万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福建、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十个省(区)。其中除福建省外,其余九省(区)的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聚居在西部和边疆地区的86个县(旗、市)、238个乡(镇)、晰行政村。有16个民族在边境沿线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

  • 标签: 民族人口 人口较少民族 乌孜别克族 塔吉克族 鄂温克族 俄罗斯族
  • 简介:1994年9月22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列展——服饰、乐器、工艺美术品”作为基本陈列展出。该展曾于1996年10月在北京“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 标签: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工艺美术品 服饰 中国 乐器 博物馆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家园,形成了中国境内56个民族聚居的大中国。

  • 标签: 少数民族文字 人民币 人物 于阗 万方 社会主义国家
  • 简介:2017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自治州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通知,《办法》要求各县级财政部门根据惠农资金主管部门提供的分配方案和名册将资金拨付给各镇、场账户。各镇、场账户经审批,按村开具现金支票交付“两委”班子和“访惠聚”住村工作队,由村(队)“两委”安排村级报账员提取现金,以现金的形式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017年,博州各项惠农补贴18745万元。

  • 标签: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惠农补贴 现金支付 资金发放 少数民族地区 新疆
  • 简介:清朝康熙年间积极开拓西域,并以此为契机对嘉峪关以西地区渐次经营,而移民屯垦则是清朝经营关西地区的主要手段。雍正五年至六年间,征集甘肃各州县移民2405户、约1万余人至敦煌。分给土地,鼓励垦种,对移民进行了妥善安置。移民的到来,不仅奠定了清代乃至近现代敦煌的人口基础,也对敦煌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雍正移民之后,敦煌的人口数量稳步增长,并于乾隆、道光时期达到峰值,但由于兵燹的增多,咸丰、同治年间敦煌人口数量有明显减少,至清末时又有所恢复。

  • 标签: 清代 敦煌 人口 族属
  • 简介:早期高句丽族的主源是高夷,而夫余与貊人皆是其重要族源。随着高句丽建国后的不断地扩张和发展,融入高句丽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也不在少数,其中尤其汉族的流入,不仅数量多,而且,在高句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句丽族 汉族 玄菟郡 国内城
  • 简介:以夏朝建立为标志的中国古代文明诞生是中国史前人类社会演进史上一个里程碑,其产生原因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文明社会起源的动因,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评述了文明起源最为流行的限制理论的成功与不足,复原了夏朝建立前后的气候变化,发现夏朝的建立恰好对应于4.2-4.0kaBP全球降温事件。本文依据文明起源的战争理论,但认为人口增长本身不是触发人口-资源失衡进而引发战争的一个独立变量,引入气候突变作为独立变量,认为人口增长、气候突变、人口迁徙和地理限制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人口-资源失衡,引起人群之间的战争是夏朝建立的主要原因。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第一个王朝为何诞生于中原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为何诞生于4.0kaBP前后而不是其他时间。

  • 标签: 夏朝 气候突变 人口增长 限制理论 人口-资源失衡
  • 简介:一、民族文物学的形成民族文物学(1)这个概念,是在我国民族文物工作普遍兴起,尤其是民族文物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产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告别过去、开拓未来的转折时期.正是在这个时候,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恢复和落实,我国的民族工作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民族文物、民族博物馆事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

  • 标签: 民族文物学 民族文物 民族博物馆 中国
  • 简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全县由不连片的三块地域组成,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约200多公里,是我国独有民族裕固族唯一的集居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裕固族神奇的历史渊源,这里自古就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 标签: 裕固族 经济文化交流 地理位置 民族 自治 历史渊源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民族考古学作为新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考古学一同被介绍到中国大陆.引起了中国考古学界的注意.学者们通过各类学术刊物对其定义、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近30年过去了,这场讨论的余波也早已平息,但对于民族考古学的理解学界仍然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民族考古学的理论专著和实践亦寥寥无几,中国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进展缓慢.

  • 标签: 民族考古学 新考古学 中国大陆 研究进展 研究方法 学术刊物
  • 简介:中国西北地区在地理范围内应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域,处于“黄河流域稻作文化区和东北、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畜牧渔猎文化区”之中。这里地势起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既有平原绿洲又有戈壁沙漠。既有牧区草地又有雪域高原。

  • 标签: 中国西北地区 民族文物 内蒙古高原 保护 历史文化底蕴 新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