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参与为手段,以体验为目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关系的本质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的关系。它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主要通过激发兴趣,实践感受,体验内化三个阶段来实施。

  • 标签: 小学音乐 参与 体验 教学模式
  • 简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跳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问答结合,层层推进,科学严谨地阐述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前前后后,对推进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教学模式 传统 弊端 创新 自主合作
  • 作者: 江洋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在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中央电化教育馆专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学习模式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学校的实际,初步构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总模式和了模式”,实践证明,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韩会武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10-08-18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10年第8期
  • 机构: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具体现。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则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实践能力。因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在课程实验改革中显现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六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 标签: 教学情景 创设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范月霞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而教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对教学结构的精心设计。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愉快的心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情绪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使学生精神焕发,干劲倍增,思维活跃。反之,郁闷的心境使人精神压抑,思维呆滞。纵观近年浯文教学,语文教师的普遍观点是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课堂不活跃。究其原因,问题还在教师,一些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过于呆板、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严重,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就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力求言行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如何灵活运用幽默这一技能呢?笔者试述以下几种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在设疑激趣处施“导”,在以旧引新处施“导”,在学法引导处施“导”,在突破重难点处施“导”等四个方面,举例论证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有效施&ldquo 导&rdquo 优化教学 提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沈仕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4期
  • 机构: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永恒主题。教学工作,应有四个基本条件,教师,学生,课堂,教材。在这四个基本条件中,课堂是主要形式,学生是主体角色,教师是主导角色,教材是主要工具。就专任教师而言,怎样才能提高常规课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无论是专家、学者等理论研究人员,还是在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答案是不完全相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对每位教师来说,要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必须达到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八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禹清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提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近年来一线教师思考和实践的话题。本色语文,作为学科本位认识的回归,应在课堂教学实践里,在“个性”上作广泛深入的探索和追逐。只有立足课堂安营扎寨,创新探究和触摸内涵培育的路径,追逐“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色语文,才能让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有效达成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