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全球卫生组织已经达成共识,完全杜绝差错和不良事件是不可能的。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是问题迎刃而解的关键。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流程,杜绝医疗纠纷。方法对2016年普外科护士给患者注射临近过期的胸腺五肽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科护士进行学习讨论,改善免疫抑制剂贵重药物使用流程,告知护士发生问题的根源,从而引起警惕。结论分析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患和谐。

  • 标签: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1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室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责任心不足、对核心制度掌握不够、未能按要求执行规章制度、临床经验不足、未做到规范带教、法律意识淡漠等因素有关。结论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应加强护士基本技能培训、强化查对制度落实。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一次不良事件讨论,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及防治措施。

  • 标签: 不良事件 讨论 分析
  • 简介:摘要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我国尚未完善,与发达国家比较相对滞后,倡导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推行非处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利的;畅通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达到护理信息的共享化,可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最终达到减少护理错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的目的。

  • 标签: 非处罚性 护理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防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以便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防范可能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方法于2009年1月始制定和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加强质量细节管理,观察统计实施前后(2009.1~2010.12)的年度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结果实施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后护理缺陷、投诉显著下降,护理质量与病人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范和杜绝护理差错事故。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主动报告 护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在医疗服务中,护理人员与病人交流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加之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与护患纠纷的机会随之增加。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病人安全,避免和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患纠纷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 标签: 防范 不良事件 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不良因素做出了分析,从而为儿科护理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10月所发生的60例因为护理不良而发生的事件做出详细的讨论。结果产生护理不良事件和相关人员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没有较好的责任心、交流形式不恰当等。结论为了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大护理安全的力度,将相关人员的整体素养做好培训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护理查对模式,将人力资源的队伍不断的扩大。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分析了医疗器械产品从研发、生产、流通到应用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3年8月手术室共发生22起护理不良事件,在人员结构方面,实习生1,护士13例,护师5例,主管护师3例,不良事件包括压疮、器械数量有误、液体外渗、术后切口感染、仪器使用不当等,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未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根据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好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结果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3年8月手术室共发生22起护理不良事件,经过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之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结论手术室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之下,患者及其患者家属维权意识也不断的增强,为了防止手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加强学习,严格的遵守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够建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指的是在医疗机构护理过程中发生的,诸如窒息、烫伤、跌倒、用药错误等与病人的安全密切相关没有预计到或者不被希望发生的计划之外的事件。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并且在医疗卫生系统对医院等级进行评审中已将护理不良事件纳为评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当前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现状出发,分析如何积极应对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73-01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发生的600例各科室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病例,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级别、类型、系统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法律风险。结果研究后发现,最易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为肿瘤科,最易出现不良事件的为错误用药;法律风险为Ⅱ级。结论为将护理中不良事件以及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医院相关部门要定期引进相应管理系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将护理流程有效完善。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分析 法律风险
  • 简介:目前,在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较多问题。现对发生不良医疗器械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引起医疗单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为提出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以有效控制医疗设备的风险,切实保证医疗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转。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风险 原因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形成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为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出相关借鉴。方法通过对本院2011年至2014年期间所有记录存档的护理纠纷事件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在院就诊分娩病人及家属的调查问卷,对目前产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同时为解决护理纠纷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发现产科护理存在管理不足、护理能力薄弱、护患沟通不良、护理记录不完备等情况,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论通过产科护理不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提升产科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营造医院口碑提供借鉴。

  • 标签: 产科护理 不良护理 护理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肝胆外科患者,调查分析160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60例患者当中有12件护理不良事件,包括非计划性拔管3例,跌倒2例,褥疮2例,医嘱电脑录入错误2例,交接班不清3例,分析其原因有医院管理不当,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不足,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个别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欠佳。结论为防范肝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医院应制定新的护理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专业化培训,端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肝胆外科护理 不良事件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的特点、原因,探讨如何能有效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方法汇总2013年1-12月某二级医院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128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时间特点、直接责任人的工作年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查对不严、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时间段是后夜、上午,占72%;发生不良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主要是工龄在6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特别是1-3年的护士占78.13%。

  • 标签: 不良事件 特点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积极分享,减少或避免类似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主动上报67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分类、原因,责任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1)护理不良事件排在前3位的是给药错误、管路问题、静脉输液;(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占80.6%,其中违规操作又是主要原因;(3)护士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主体人群占71%;(4)白班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风险时段共占57%,尤其是在输液高峰期、交接班时段。结论加强三基基础知识培训;培养护士慎独精神,提高执行力;规范护理流程,加强重点药物管理;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建立非惩罚性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系统,定期召开不良事件分析与分享,有效减少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 标签: 不良事件 分层培训 质量控制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我院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所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间上报的24例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次数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24例护理不良事件中,医嘱执行不规范所占比例最大,为33.3%,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过硬是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占33.3%。结论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儿科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该论文的目的是探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方法产科护理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2011年23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论文分别对不良事件的原因、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人员的产科工作年限、职称的关系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23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由于“三查七对”落实不到位的构成比例高,占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78.26%;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与护理人员在产科工作年限和职称密切相关,其中在产科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占35.73%。结论严格制度的落实,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培养,保持相对稳定的护理队伍,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关键。

  • 标签: 产科 护理 护理不良事件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