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右心室不同部位置入主动电极的各项参数,研究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需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右心室流出道组(RVOT)、右心室流入道组(RvIS)、右心室心尖部组(RVA)三组,于术中应用主动螺旋电极选择不同部位主动置入,于置入术中、术后2周、术后3个月采用起搏器程控仪测试各组电极阈值、阻抗参数。结果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阈值比较结果为术后F=0.56,P=0,57;术后2周F=1.08,P=0.34:术后3个月F=0.85,P=0.43,均无统计学差异;三组心室主动电极阻抗比较结果为术后F=2.64,P=0.08;术后2周F=I.63,P=0.20;术后3个月F=2.80,P=0.07,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RVI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心脏起搏 人工 生理性起搏 右心室流出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患者40例进行临床诊治效果分析,对这4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诊治,观察诊治效果。结果40例患者住院时间3h至13d,36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2例死于顽固性全心衰竭,2例死于心室纤颤。抢救成功率90%。结论在对患有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时,其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这种常规常规治疗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还是需要尽快的进行病情的确诊,同时尽快的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几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 临床诊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与心电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结果,为左心肥大的诊断提供更优良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行心电图诊断的100例左心肥大患者作超声诊断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者,通过超声检查提示无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现象;而左心室肥大合并劳损者,通过超声检查提示有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或二者兼有。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弥补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偏差,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左心室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心室肥厚致非梗死性Q波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期临床特点。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20例左心室肥厚引起的非梗死性Q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既往病史的了解,并进行常规检查、病理学检查、X片检查、超声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等,观察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结果20例患者中肥厚性心肌病7例(35.0%),风湿性心脏病2例(10.0%),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40.0%),继发性心肌病1例(5.0%),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10.0%)。结论左心室肥厚致非梗死性患者的异常Q波特征与其既往病史有较大的关联,其心电图特征与心肌梗死患者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掌握该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非梗死性Q波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无创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45例,均行心电图检查,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介入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心电图V3R~7R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10h者64.44%,QRS波呈QS波者62.22%,ST段恢复到等电位时,T波已呈倒置状态者62.22%,与同一指标中其他心电图变化情况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好转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P<0.05)。结论右心导联心电图检测不同导联ST段改变可用于右心室心肌梗死无创诊断中,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右心室心肌梗死 无创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依那普利联合外科手术逆转甲亢性心脏病心室重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10例,符合手术指征62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用药3个月,随后施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3个月后手术治疗,并继续服用依那普利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手术前、手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临床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至手术前,两组患者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舒张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舒张末期后壁厚度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增强心肌功能,不同程度逆转心室重构,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依那普利 外科手术 甲亢性心脏病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LVH(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非LVH)与观察组(LVH),对24h的动态血压以及血压变异性进行观察,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以及24h平均舒张压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以及24h平均收缩压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异与左心室质量指数为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同血压变异性,特别是同收缩期的血压变异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高辛和美托洛尔组合使用对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病患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对实验组行地高辛0.25mg1次/d,5d之后改成0.125mg/d;参照组行地高辛和美托洛尔片组合6.3-12mg2次/d,每周进行1次调整。结果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的最低心律、最高心律以及静息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高辛和美托洛尔组合使用治疗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效果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地高辛 美托洛尔 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尿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200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将其分成两组,其中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125(男)或≧110g/m2(女)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该组患者共有89例,另一组为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该组患者共111例,并选取于我院门诊体检的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未使用任何药物);对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LVMI,同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定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状况,将其作为肱动脉FMD,之后用氧化酶法测定患者空腹尿酸值。结果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FMD均有所减退,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明显升高,并且高血压无左心室组的高尿酸血症与尿酸正常患者相比,FMD有所减弱,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尿酸有关,且尿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不够明显,在临床医学界好需要进一步探究。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血管内皮舒张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4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口服厄贝沙坦及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显著高于对照组(78.4%),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I-III级比例(97.3%)明显高于对照组(73%),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Dd、LVMI、LVPWd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美托洛尔缓释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法舒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每天1次,连用2周,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中脑钠肽(BNP)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患者的改变情况。结果法舒地尔治疗2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BNP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有一定疗效,可以改善左室结构和功能状态,提高心肌储备。

  • 标签: 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 慢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观。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308例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时应掌握患最佳输注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增加血小板输注效果。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心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对其分别予以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对136例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进行检查后,心脏彩超检出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为75%,心电图检出心脏肥厚的检测率为28.67%,由此可见,心脏彩超的诊断结果较为准确,对两组进行对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予以心脏彩超的诊断效果好于心电图诊断效果,同时减少了心血管的发病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心室肥厚诊断 价值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及倍他乐克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QTd测定。从患者中选取33例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并与常规治疗组10例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的QTd高于健康组,伴左室肥厚者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者;运用倍他乐克可明显缩短。结论高血压患者OTd增加,且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心肌重量指数正相关,倍他乐克可明显缩短,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 标签: 高血压QT离散度 倍他乐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的价值。方法把本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47例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检查诊断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检查诊断,超声心动图右心室肥大检出率(68.1%)明显比心电图右心室肥大检出率(42.6%)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大的临床检查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所获检出率高,可为肺源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明确提供更为合理且准确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右心室肥大 诊断 超声心动图 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
  • 简介:新生儿糖尿病可以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与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两大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宫内发育不良即低出生体重。此外,这类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大部分都是在出生后一个月或3个月以内发病,因此,一般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的糖尿病我们都称之为新生儿糖尿病。

  • 标签: 新生儿糖尿病 单基因突变 宫内发育不良 低出生体重 常发病 永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治疗性血细胞采术的临床护理,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有效避免和处理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法,根据治疗方案对机器设定程序,分别对19名患者进行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采术。19例患者在进行1-3次(共25次)血细胞采术后,结果显示红细胞采术后血细胞降低指标明显,从而缓解因为血细胞异常增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在采集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发挥护理疗效,避免不良反应。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