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的原理及优势,并且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应用CT技术中的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理、优势及其临床特点。结果CT具有球管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很高,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结论CT明显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在不需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完成心脏成像,提供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和心脏图像,提高了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其能技术可根据不同组织对X线的衰减特性,获得组织特性图以及碘剂分布图,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并有望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其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大量临床验证。

  • 标签: 双源CT 原理及其优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脉易损斑块应用源螺旋CT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冠脉易损斑块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源螺旋CT诊断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冠脉造影诊断检查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得出病变支数对比,观察组诊断病变支数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源螺旋CT诊断冠脉易损斑块的应用价值较高,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双源螺旋CT 冠脉易损斑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科行CT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对比剂注射方案分为两组,A组为低对比剂剂量组(按照体重采用个体化注射方案体重<60kg,对比剂剂量40ml,注射速率4.5ml/s;60kg≤体重≤90kg,对比剂剂量45ml,注射速率4.6ml/s;体重>90kg,对比剂剂量55ml,注射速率4.7ml/s);B组为常规对比剂剂量组(对比剂剂量通过体重计算,1.2ml/kg,注射速率4.5ml/s)。采用CarotidDSACT模式,扫描参数如下螺距1.0,管电压CareKV,管电流CareDose4D,旋转时间0.33s,扫描层厚0.75mm,重建算法FBP,跟踪触发阈值100HU。扫描后患者填写对比剂使用不良反应简易调查表。结果A、B两组颈总动脉血管CT值分别为366.30±69.12HU、383.09±43.39HU,无统计学差异(P>0.05);CPR、VR影像评分分别为4.75±0.54分、4.72±0.53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剂剂量分别为43.94±2.94ml、75.61±15.85ml,A组低于B组41.88%(P<0.05);A组患者热感及速发型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CT低对比剂注射方案头颈动脉联合血管造影,能够降低对比剂使用剂量,显著降低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望降低患者对比剂肾病风险。

  • 标签: 头颈CTA 双源CT 对比剂剂量 热感 速发型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颅底骨折使用多层螺旋CT和常规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对62例颅脑外伤疑似颅底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常规CT和螺旋CT诊断,诊断结果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参照组使用常规CT扫描,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为患者提供扫描诊断后,观察组有55例骨折患者,对照组为25例,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有30例颅前窝骨折,20例颅中窝骨折,5例颅后窝骨折,参照组有15例颅前窝骨折,8例颅中窝骨折,5例颅后窝骨折。结论颅底骨折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价值高于常规CT扫描,临床中推介使用。

  • 标签: 颅底骨折 多层螺旋CT 常规CT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CT特征,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17例确诊为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16例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4例见肺内改变,9例见胸膜病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多样,纵膈淋巴肿大及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为典型影像学表现,部分病例影像表现不典型时需与多种胸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结节病 胸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T诊断技术发展至今约有40年的历史,早期CT机仅是一种单一的影像设备,而现代CT则是对CT技术进行不断改进而成,可以提供直观化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及高分辨率两维断层图像,在脑中风早期诊断、骨密度测量、肿瘤效果评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从单一形态学检查向集功能学检查、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的方向发展。现代CT在临床应用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对新技术、新观念予以重视。本文就对现代CT临床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现代CT 临床应用 关键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脓肿患者采用CT和MRI诊断,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脓肿患者50例,采用CT及MRI扫描,对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0例脑脓肿患者,CT及MRI表现有其典型特征,使脑脓肿诊断正确率可达92%~100%。结论CT及MRI诊断为脑脓肿最主要诊断手段,为脑脓肿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脑脓肿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20例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多表现为长管状或类圆形囊性肿块,瘤灶可部分延伸入盆腔,部分可疝入右侧腹股沟区,囊内可有菲薄分隔,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壁结节、蛋壳样钙化,囊壁、壁结节强化均匀;少数伴阑尾炎或低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瘤。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术前CT检查对其诊断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阑尾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与CT诊断,对两种相结合的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脏炎性假瘤超声多表现为肝实质内的哑铃状、花生节及类圆形低回声结节,结节外周的强回声边,内见条状及条管强回声及极少显示血流。CT平扫呈低密度类圆形结节,强化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结节周边部分呈不同程度环形强化等。以术后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CT、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66.67%(18/27),CT诊断符合率77.78%(21/27)。结论肝脏炎性假瘤CT增强扫描缺乏典型的影像表现,但在延迟期的强化可作为其特征性的CT征象。

  • 标签: 肝脏炎性假瘤 计算机X线摄影术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结块的病理基础及肺内结块CT诊断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肺内结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且50例患者均伴有毛刺CT征结块。其中30例患者为肺癌,15例患者为炎性假瘤,5例患者为结合瘤,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CT扫描与鉴别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毛刺CT征。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CT诊断和鉴别诊断后,50例毛刺征依据长度可划分为短毛和长毛。短毛刺征35例,其中30例为恶性,5例为良性病变;长毛刺征15例,其中10例为良性病变,5例为恶性。结论毛刺征是诊断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价值最为重要,该征出现若结合结块的其他特征和临床表现,则可提高对肺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螺旋 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诊断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直径范围0.47-9.22cm,平均直径(2.44±1.23)cm,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其中28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和CT检查,比较MRI和CT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经MRI检查后,有27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6.43%,经CT检查后,有2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75.00%,且MRI组对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CT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高,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大小、范围及边界敏感性高,对于提高鉴别诊断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原发性肝癌 CT,MRI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具有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结果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CT征象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0例患者发病部位,中央型28例,周围型12例;左肺26例,右肺14例。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分叶状,密度可以均匀或不均匀,气管阻塞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肺内神经内分泌癌 CT表现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2例,通过CT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胃底贲门部病变6例,胃窦部病变5例,胃体部病10变例,皮革胃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只有T4期准确率100%。结论CT检查用于胃癌诊断较为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但用于病理分期有一定的局限性。

  • 标签: CT诊断 胃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肺内结块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具有毛刺CT征结块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螺旋CT扫描,并且结合组织学病理予以毛刺征的观察与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根据毛刺征显示一般分成2种①长毛刺征6例,其中良性病变5例,恶性病变1例;②短毛刺征24例,其中良性病变3例,恶性病变21例。由此可知,恶性病变22例,比率为73.3%,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为主。结论在肺恶性肿瘤诊断中,毛刺征是一种主要征象,通常以短毛刺征诊断为主,在显示此征象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结块的其他临床表现与特征,可以显著提高肺恶性肿瘤的确诊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60例疑诊为副鼻窦炎的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100mAs(A组)、50mAs(B组)及20mAs(C组),获取2mm层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及0.625mm层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较A组,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及80%。结论儿童副鼻窦64排CT扫描低剂量可以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儿童 副鼻窦 低剂量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12例需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扫描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两组伪影率。结果扫描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后,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伪影率为3.5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T增强扫描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平缓患者紧张状况,降低伪影率,是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CT增强扫描 心率 伪影率
  • 简介:摘要ct机是医疗设备中最为常见也是相对重要的仪器,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医患康复的重大保障。但是在长期的使用后,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ct机的正常运行,既是病患康健的隐患,也是医院经济效益的损失。为此,医院务必要充分重视ct机的后期保养问题,及时做好故障的维修,尽可能减少ct机问题的出现,加强其使用寿命,使ct机能随时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 标签: ct机 后期保养 故障维修
  • 简介:目的:研究胃癌MS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的影像特点,并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探讨其对胃癌浆膜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54例胃癌浆膜层侵犯的患者CT资料,分析MSCT三期扫描的影像特点,结合MPR判断胃癌浆膜侵犯,与临床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结果:横轴位图像显示胃癌浆膜面侵犯检出率为64.8%(35/54)。横轴位结合MPR显示胃癌浆膜面侵犯的检出率为85.2%(46/54);比较两者对胃癌分期的检出率可以发现横轴位结合MPR对T分期检出率明显高于横轴位T分期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期扫描结合MPR图像能提高胃癌浆膜侵犯的诊断的检出率,提高患者术前T分期的准确性。

  • 标签: 胃癌 浆膜侵犯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和CT诊断方法在骨转移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72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放射诊断)和对照组(CT诊断)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经X线检查,检出骨质破坏19例,检出率为52.78%,其中包括溶骨型14例、成骨型3例和混合型2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经CT诊断,检出骨质破坏30例,检出率为83.33%,其中包括溶骨型23例、成骨型5例和混合型2例。与放射诊断相比,CT诊断对于骨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100%>50%)、特异度(93.75%>53.13%)以及准确性(97.22%>52.78%)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骨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的准确性相对更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转移瘤 放射诊断 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