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主动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稳定性。方法110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电极组60例和被动电极组50例,主动电极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被动电极组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较两组植入前后心电图QRS波时限及电极植入即刻及随访过程中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结果两组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显著延长(P〈0.01),组间差异显著(P〈0.01)。主动电极组在术后即刻起搏阈值较被动电极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测试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的起搏应用可行而稳定。

  • 标签: 起搏电极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起搏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急救办法与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效果讨论。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总共收治的11例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中的措施与效果进行会诊讨论。结果经过充分输液扩容、抗休克,积极溶栓、保证灌注,严密监测、谨防心律失常等治疗,11例患者中5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4例患者出现好转,病情稳定并得到控制;3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总有效率81.82%。结论急性右心室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属于危重病例,患者愈后较差,死亡率高。接诊时应及时、有效进行急救;护理过程中应谨慎。通过及时并且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患者生命可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复。

  • 标签: 急性RVI 心源型休克 抢救及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导联同头胸导联在急性右心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取50例正常人,使其同前者成混合体。对其同时实施常规导联以及头胸导联。对比分析两种导联对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有何区别。结果选择常规导联的4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其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85.0%(34/40),而假阳性率是32.0%(16/50);而选择头胸导联的病人,其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是95.0%(38/40),而假阳性率是0%(0/50)。两种导联最终心电图诊断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右心室梗死病人进行心电图诊断时,选择头胸导联,其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导联。

  • 标签: 常规导联 头胸导联 急性右心室梗死 心电图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1例确诊为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心尖五腔心切面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取样线上收缩期峰值速度(Vs)、峰值流量(Fs)、收缩期负向总流量(SQ)以及左心室收缩期3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及减慢射血期涡流的横径与纵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在LAD、LVDD及LVEF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3,t=4.732,t=8.622;P〈0.05)。在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3个切面上测定Vs、Fs、SQ,两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左心室收缩期3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及减慢射血期涡流的横径与纵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FM技术能够有效鉴别梗阻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为临床诊断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梗阻性 收缩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从而对其左心室高电压与左心室肥厚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针对此次研究我院特地将2012年至2013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共计80例患者组成的观察组且属于不同期段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组成的对照组所取得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相关结论显示随着患者的血压逐步的升高,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也会十分明显的升高,其中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中共计所占比例31.22%,而正常对照组当中所占比例共计仅有9.56%,另一方面,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当中,其1、2、3个级别当中分别所占的概率为27.3%、9.0%、7.45%与3.42%、25.3%、24.1%。结论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也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患者高血压相关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时常定期的进行心电图复查,这有助于一旦发现有高危病患,可以立即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有效的减少靶器官的诸多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张性心衰和收缩性心衰临床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200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LVEF及其他相关指标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为舒张性心衰,B组患者为收缩性心衰。对两组患者各个参数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心电图、所用药物、死亡率、住院时间、复发率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对于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病情更轻,治疗效果更佳,死亡率更低。

  • 标签: 舒张性心衰 收缩性心衰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蒜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将标本按常规方法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在肌肉端和神经端分别结扎一根棉线备用,分别浸泡于0.0004g/L、0.0008g/L、0.0016g/L浓度的大蒜液,浸润5min后测量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阈强度、收缩幅度、收缩时间,并计算收缩速率。结果经10%的大蒜液浸泡后,腓肠肌的阈强度有所减小。经20%,40%的大蒜液浸泡后,随着大蒜液浓度的增加,阈强度增大,腓肠肌收缩幅度减小、收缩速率明显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液降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抑制其收缩,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左心室肥厚合并微量蛋白尿的原发性高血压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予厄贝沙坦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疗程均为24周。两组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各参数,并进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且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减轻血管增殖,并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 标签: 厄贝沙坦 复方丹参滴丸 尿白蛋白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9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欣母沛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大,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出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小,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抑制产后出血量,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欣母沛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现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高电压包括左室高电压、右室高电压与双侧心室高电压集中表现,引起心室高电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由于各类因素导致的心室肥大,临床研究显示,引发心室肥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等,在病情的进展下,会出现新功能衰竭的表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心室高血压与心室肥大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要做好诊断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心室高电压与肥大的传统诊断标准在数字心电图中的应用适宜性。

  • 标签: 心室高电压 心室肥大 传统诊断标准 数字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心室肥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2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病人分别采取心电图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162例患者经心脏彩超检查的检出率为75.31%,明显高于心电图的24.6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彩超对于心室肥厚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心电图,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参考,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及健康需求。

  • 标签: 心脏彩超 心电图 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心室的同步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2例MS伴左室肥厚患者(MS-LVH),69例MS不伴左室肥厚患者(MS-NLVH)和33例正常人(对照组)。测量左心室6个壁12个节段心肌收缩速度和舒张速度达峰时间(Ts、Te),应用12个节段Ts、Te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s-diff、Te-diff)及标准差(Ts-SD、Te-SD)来评价左室收缩与舒张同步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S—NLVH组和MS-LVH组Ts-diff、Ts-SD、Te-diff、Te-Sd均显著增大,与MS-NLVH组相比,MS-LVH组Te-diff和Te-SD增大更加明显。结论MS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和舒张同步性的异常,左室肥厚对舒张同步性的影响更加显著。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器质性心脏基础疾病左心衰竭合并妊娠时,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及其肥厚重构的病理分子变化。方法微创主动脉弓缩窄(TAC)建立左心衰竭小鼠,诱导其妊娠,于妊娠晚期超声心动图(TTE)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病理方法评估测心肌肥厚、间质纤维化以及毛细血管密度,监测器官重量、胎鼠体重、数量以评估左心室反应及其肥厚重构的变化以及对胎鼠的影响。结果重度缩窄sTAC组的妊娠率是62.5%,妊娠期间的死亡率是8.7%,中度缩窄mTAC及假手术组所有小鼠怀孕无死亡,三组中胎鼠的数量和平均体重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怀孕sTAC小鼠的LVFS%有明显下降(21.6±1.18vs.15.9±1.41,P<0.05),且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进一步扩大(P<0.01);而妊娠sTAC小鼠的LVFS%略有下降至18.1±1.67(P>0.05),其左心室腔并未有进一步明显扩张,且扩张的幅度明显小于未妊娠sTAC小鼠;mTAC小鼠的超声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HE染色发现sTAC组未妊娠小鼠心肌细胞横径明显大于妊娠小鼠(62.04±0.98vs.48.46±1.33,P<0.05),后者与mTAC妊娠小鼠的心肌细胞横径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妊娠和非妊娠sTAC小鼠,均显示明显的间质纤维化(P<0.05);而mTAC组和假手术组的纤维化程度均<1%,mTAC或sTAC小鼠,无论有无妊娠,毛细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未怀孕sTAC小鼠低于怀孕sTAC小鼠(1675.02±41.15vs.1916.91±48.04,P<0.05)。结论妊娠伴随的心血管系统变化会诱使已经衰竭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但顺利妊娠分娩仍是完全可能的,其心肌肥厚重构反而轻于未妊娠时,可能机制是高水平的雌激素部分抵消了妊娠状态对心功能的不利影响,延缓心肌肥厚重构的进展,从而有利于心脏收缩功能的保存。

  • 标签: 妊娠 心力衰竭 小鼠 雌激素类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实际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近2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在术后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治疗的方法进行,共计132例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患者中仅有102例患者为局部性的子宫收缩乏力,针对此,应该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法来进行治疗行为,该种方法止血彻底,患者经过该种方法的治疗全部治愈,并无并发症的发生;30例患者为全子宫收缩乏力。全部患者中68例患者止血明确,并没有并发症,仅有1例发生了感染。术后1-6个月子宫附件多普勒显示子宫复旧良好,且形态正常,血流图像并没有表现非常明显的异常状况。结论,采用改良式荷包缝合术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操作相对简单,止血确切,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患者的全部子宫,可以确保患者保存完整的生育功能,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剖宫产术 改良式荷包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妇治疗中,宫腔填塞纱与背带式缝合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将选取的54例产妇分为两组,A组运用背带式缝合给予产妇处理,B组采用宫腔塞纱给予产妇处理,观测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B组更短,P〈0.05;A组有效率为92.59%,不良反应率为7.41%;B组有效率为70.37%,不良反应率为33.33%;结论在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妇治疗中,背带式缝合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 背带式缝合 宫腔塞纱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在高血压治疗中,不仅要进行良好的血压水平控制,更要注重通过选择有效的药物调节血压昼夜节律状况,达到逆转靶器官损害和改善预后的目的,从而降低LVH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挫伤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MHC)、肌动蛋白(actin)和能荷变化与挫伤时间的关系。方法:9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对照组,挫伤后4、8、12、16、20、24、28、32h组,每组10只。建立骨骼肌挫伤动物模型。按每组规定时间取大鼠腓肠肌。RT—PCR法检测CNTFmRNA及MHCmRNA表达,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actin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能荷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挫伤后4h、8hCNTFmRNA及MHC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挫伤后24h、28hCNTFmRNA及MHCmRNA表达已逐渐接近对照组水平(P〉0.05),而挫伤后32hcNTFmRNA及MHCmRNA表达量又下降(P〈0.05)。(2)与对照组比较,挫伤后4h能荷值升高18.5%(P〈0.01);挫伤后24h下降682%。挫伤后28h下降727%到达最低值(P均〈O01)。(3)与对照组比较,挫伤后4hactin表达下降50%,到达最低值(P〈O.01),挫伤后28h到达顶峰,趋近对照组水平(P〉O05)。结论:大鼠骨骼肌挫伤后32h之内CNTFmRNA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有可能作为推断骨骼肌损伤时间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肌球蛋白重链 肌动蛋白 骨骼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从我院收治的72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药物见效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见效更快,且安全可靠,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应注意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 标签: 普罗帕酮 美托洛尔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它分泌的促甲状腺素(TSH)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热量的重要物质。在怀孕5~6周的时候,母亲的甲状腺激素就存在于胎儿的体液中,而宝宝的甲状腺也是从6周开始发育的,10周初具形态,12周开始有了自主分泌功能,直到20周完全建立了自己的分泌轴。因此母亲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胎儿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检查 胎儿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水平 内分泌腺体 孕后 促甲状腺素
  • 简介:康医生:我今年38岁,平时身体很好,也没有发现心脏有什么不舒服。上周我的体检报告单出来了,报告有"早搏"。请问,我这种情况需要治疗吗?广东小薛小薛读者:你好!心脏早搏是否需要治疗,首先应明确诊断,即区分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还是功能性的。通常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往往在运动、劳累状态下多发,而非器质性病变的早搏往往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多发。由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

  • 标签: 功能性早搏 非器质性病变 用药 心脏早搏 心力衰竭 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