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伤寒论》是一部外感病专著,更是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独特的六经辨证及汤方辨证,对临床诊疗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笔者几年来应用经方治疗外感,疗效显著,现以典型案例为引,讨论经方在外感疾病中的应用心得,阐述运用经方的辨证思路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伤寒论 外感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91例小儿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出小儿发热的主要原因,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炎、受凉等是导致小儿发热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人员应根据年龄和病情等因素采取不用的治疗和护理措施,降低惊厥等高危因素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小儿发热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理降温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作用,以期寻找适合的降温方式,降低不适方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方法对临床42名发热患儿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综合健康指导。结果临床的42名发热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物理降温可以有效的控制体温上升、并且降低体温、促进体温恢复正常、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观察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发热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得出结论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后发热原因与患儿代谢高、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阿托品与氯胺酮的协同作用及术期环境温度高有关。高热时及时有效的物理降温等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 发热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布洛芬组35例,对乙酰氨基酚组35例,分别给予口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两组行退热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1h后布洛芬组体温明显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5),用药2h后布洛芬组退热病例明显多于对乙酰氨基酚组(P<0.05)。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无明显恶心、呕吐、皮疹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布洛芬退热效果确切,且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疗效。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发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发热小儿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正常小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并可波动于一定范围之间,清晨低,下午高,进食、剧烈活动、哭闹、衣被过厚、室温过高、情绪激动等均可使体温暂时升高,波动范围不超过1℃,不属于病理现象。讨论发热儿童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血、尿、粪、脑脊液、胸水等细菌培养有助于败血症、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胸脓、化脓性脑膜炎等诊断,明确病原菌。血清凝清素试验可用于诊断沙门菌、布氏杆菌病、斑疹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间接血凝抑制抗体试验有助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 标签: 发热 儿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发热即体温的异常升高。当腋下体温波动在37.5~38℃之间时临床上称为低热。体温在39~40℃称为高热,超过40℃称为超高热。连续发烧超过2周称为长期发热。由于小儿正常体温稍有波动,因此腋下体温在37~37.5℃之间是否属于低热,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目的讨论发热儿童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对患儿进行护理。结论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小婴儿不要包裹太紧以利散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阻塞,要勤擦浴,更换内衣和被单。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入量不足,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加强口腔护理。

  • 标签: 发热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学习祖国中医中药,临床对气虚、血虚感冒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20例气虚、血虚临床外感患者,按照中医学基础理论分型进行辩证治疗,证属于气虚所致外感患者,其治疗方法是,治疗当以调和营卫,益气解表法治疗;临床中医辨证证属血虚而诱发感冒的患者,治当养血益气解表法治之。结果通过临床辨证论治,总有效率为95%。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气虚、血虚而诱发的外感,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长,发掘未能发现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使它能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学习祖国中医中药,临床对风寒风热感冒进行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将20例风寒、风热临床外感患者,按照中医学基础理论分型进行辩证治疗,证属于风寒所致外感患者,其治疗方法是,治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证属风热所致的外感患者,属于中医辨证认为是风热感冒患者的,治疗当以辛凉宣肺清热解表,风热感冒偏于轻型的用辛凉清剂,风热感冒偏于重型的患者,临床用辛凉重剂等治疗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辨证论治,总有效率为95%。结论笔者通过临床中医中药的临床灵活运用,合理用药,对那些临床较为疑难外感“表实病症”,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长,发掘未能发现祖国伟大医学宝库,使它能为人类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 标签: 中医中药 风热风寒感冒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病人发热在临床上非常普遍,也容易治疗,但有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久治不愈,令医生、患者十分尴尬。笔者用中医辨证的理论,以古方辩证施药,治愈八例发热病人,说明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优势。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发热八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热解毒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性发热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观察患儿的退热情况。结果经过三天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Zc=2.4303,P<0.01)。结论退热解毒注射液雾化吸入疗效满意,吸入疗法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退热解毒 雾化吸入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发热患者急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物理降温30%~50%乙醇擦拭颈部、四肢处。用一次性冰袋置于额、枕后、颈、腋或腹股沟等处。对过高热患者尚可置于空调病房中。药物降温选用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对过高热或伴惊厥者尚可应用冬眠疗法。高热引起脑水肿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用20%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滴。

  • 标签: 发热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温度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回顾2008—2011年我院收治的114名脑梗塞,94名脑出血,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的患者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男123例,女85例。测量入院时及发病七天内每四小时一次的腋温.同时评定可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体温增高者,不仅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而且影响卒中后病死率。结论脑卒中急性期体温变化对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应采取措施控制体温,延迟的体温升高,以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脑卒中 高体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证属表寒里热证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柴葛解肌汤,对照组口服正柴胡饮颗粒。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于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证属表寒里热者疗效确切。

  • 标签: 外感 表寒里热证 柴葛解肌汤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发热是由于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免疫反应,可刺激引起白细胞介素-2的释放和增多,白细胞介素-2作用于神经中枢的体温中枢而引起发热。结核病进展期或合并普通感染都能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下午偏高,上午较轻,发热高低与病灶轻重有关。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体液丢失过多,可导致机体衰竭危及生命。因此要做好发热患者的护理,通过观察体温变化,实施恰当的降温措施及合理的护理方法,如口腔、皮肤、饮食,心理等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结核病 发热特点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