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牙体慢性损伤是指一组由机械、物理、化学或综合刺激作用下形成的牙体组织慢性进行性损伤。目的讨论牙体慢性损伤的诊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牙体慢性损伤可采用修复、填充或拔除等治疗方式。

  • 标签: 牙体慢性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超声治疗仪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治疗仪,每天一次,治疗 3个星期。治疗前后均用觉模拟评分( VAS)量表对慢性软组织损伤处进行疼痛测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有效: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好转;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结果:经过 3个星期的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治疗仪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辅助治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加快患者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愈。

  • 标签: 超声治疗仪 慢性软组织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疏密波和连续波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主)疗效的最佳波形。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成都市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踝关节损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为疏密波电针治疗,对照组为连续波电针治疗。选穴处方均取患侧阳陵泉、解溪、丘墟、申脉、昆仑、阿是穴针刺得气后,穴位上接华佗牌电针仪SDZ-Ⅱ型,选择不同波形治疗,疗程20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有效率86.67%。结论疏密波和连续波电针法均能有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但疏密波组疗效更优于电针连续波组。

  • 标签: 针刺 电针 波形 踝关节 慢性踝关节扭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软组织损伤疼痛评分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间我院收入的8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采取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软组织损伤 疼痛评估 康复护理 护理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病患出现肾损伤的原因及部分临床指标和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肾脏病伴急性肾损伤(C/A)病患的发病起因以及C/A前后的临床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的发病与年龄有关,不同年龄段病患的发作因素存在差异。C/A前后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酸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不同年龄段C/A的诱发因素有不同的侧重点,且BUN、SCr和GFR水平的联合测定对C/A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有助于C/A的早发现,早治疗,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循证护理应用于弥慢性轴索损伤患者中可使护理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可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可在护理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循证护理 弥慢性轴索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玻璃酸钠配合小针刀治疗臀中肌慢性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6月到2009年6月,选择门诊38例臀中肌慢性损伤患者,进行玻璃酸钠配合小针刀治疗。结果38例臀中肌慢性损伤患者治愈30例,占78.9%;显效7例,占18.4%;好转1例;占2.6%。总有效率100%。结论玻璃酸钠配合小针刀治疗臀中肌慢性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小针刀 玻璃酸钠 臀中肌慢性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5年 5月 -2020年 5月收治的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JOA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JOA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 JOA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4例。对研究组患者应用芍药甘草加味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应用西乐葆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数据。结果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芍药甘草汤加味 慢性踝关节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意识、精神行为、认知功能异常方面的应用。方法对120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行为、认知功能异常的病人讨论分析。结果有害气体中毒、药物中毒、代谢障碍、低血糖、脑炎等88例、癔病25例、发作性睡病2例、癫痫持续状态5例。结论意识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但其结果都是脑功能的全面降低,脑电图的表现有一些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

  • 标签: 脑电图 意识障碍 精神行为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阐述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的内科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静脉损伤的预防。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评分(98.62±1.01)分、穿刺(97.52±2.00)分、巡逻(98.13±0.42)分、健康宣教(96.98±1.62)分、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损伤者,共1例,为轻度刺激,静脉损伤率2%。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心理护理、穿刺、巡逻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对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加以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静脉损伤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科慢性病 长期输液 静脉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发生急性肾脏损伤(AKI)的诱发因素。方法将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的82例CKD基础上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诱发AKI的最常见因素是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例以及应用肾损害药物。结论恶性高血压、严重感染例以及应用肾损害药物是CKD基础上AKI的主要诱发因素。

  • 标签: 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因素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前交叉韧带急性和慢性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8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并以关节镜为金标准,进行核磁共振对前交叉韧带急性及慢性损伤的检出效果及鉴别价值。结果 核磁共振检出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41例,检出率97.6%;检出慢性损伤38例,检出率97.4%。结论 核磁共振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出率高,且能够有效鉴别急性损伤慢性损伤,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急慢性损伤 核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办公人群的颈椎病、腰椎病和肩周炎患病及分布情况,探讨相关预防因素,为进一步推出脊柱保健操等健康宣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流行病学现况调查,选取松江区2397名静坐办公人群,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6.9%的人群上班长时间静坐或偶尔走动,26.2%出现头晕、头痛、眩晕、头部麻木,45.9%颈、肩、背部肌肉僵硬、疼痛,28.2%确诊颈椎病,14.6%确诊肩周炎,61.4%感觉这些症状和疾病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结论浦东新区办公人群的脊柱慢性损伤问题已很普遍,可能与长期保持的工作体位和工作时间等因素有关。如何针对性的为办公室人群探讨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业界关注和重视!

  • 标签: 办公室人群 脊柱慢性损伤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慢性病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110例内科慢性病长期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静脉输液中,对血管的选择以由远至近的原则进行,并对患者血管的弹性进行观察,禁止选用易感染或关节处的血管来输液;针对于老年患者血管较差的情况,可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将对血管进行穿刺的损伤度降到最低;护士需定期进行巡视观察患者点滴的速度,以求合理化,并对相关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有所了解;针对血管情况较差的患者,护士可在输液前对患者手部进行热敷使其血管充盈,降低痉挛的可能性。结果降低患者静脉炎和局部坏死的发生率,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并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血管痉挛或损伤等现象。结论针对长期静脉输液的内科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在输液前需依据患者血管情况进行护理工作,在输液中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液情况的变化,以便能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更好的预防控制患者在输液中带来并发症。

  • 标签: 输液 内科慢性病 静脉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自我院从2012年7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患者68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组(n=34),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其后对两组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两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在临床上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肾脏病急性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炙治疗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经针灸治疗的47例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患者病例资料。结果47例针炙对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患者治疗后,回访结果显效38例(80.85%),缓解4例(8.51%),无效5例(10.64%),总有效率为89.36%。结论软组织损伤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的前提下,针灸治疗慢性腰臀部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腰臀部 软组织 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甲肌酐含量检测对急性肾功能损伤慢性肾功能损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以及30例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检测和比较各组血肌酐和指甲肌酐含量。结果就诊时和3个月后,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急性和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血肌酐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肌酐检测有助于肾功能损伤的诊断;3个月后,与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相比,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血肌酐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指甲肌酐含量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各组患者指甲肌酐的含量与3个月前血肌酐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指甲肌酐检测有助于急性、慢性肾功能损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指甲肌酐 急性肾功能损伤 慢性肾功能损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就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Chronic soft tissue injury;CSTI)患者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外科2021年1月~2021年9月收入的49例CSTI患者,按其治疗时间差异分为参照组24例、研究组25例,并在其诊疗过程中分别展开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冲击波治疗,分析各自效果。结果:对比疼痛评分,护理前两组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