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实训的效果。方法中等职业学校200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六个班学生,随机抽取1班和5班两个班,共11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3班和4班,共119名学生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习前进行实训;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护理技能操作。实习前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标准的技能考核;实习二个月后由实习医院的带教教师和学校的教师一同对学生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学生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实训可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专业 实训 护理技能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邻近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使护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实习中,圆满的完成实习任务。

  • 标签:
  • 简介:摘要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建构教育理论应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护理技能训练中依据建构教育理论设计训练方案、组织实施,使学生做到手脑联盟,主动建构知识的的各个层面、相关意义。通过实践,学生们主动学习技能、参与技能学习的欲望极高,既动手又动脑,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动手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思维,达到教学相长。

  • 标签: 手脑联盟 护理实践 动手能力 建构教育理论
  • 简介:目的了解《营养学》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个人饮食行为的影响,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郑州市3所学校的1142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结果选修《营养学》课的干预组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评分高于未选修的对照组(P〈0.01),并且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为促进护理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 标签: 营养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在护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护理模式转变的要求。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首先需从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上进行转变;其次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教育;三给学生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两全人才是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护理 人文教育 教育理念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际沟通是临床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名优秀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本文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为职业学校培养善沟通、善交际,具有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人际沟通能力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技能考核怯场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生临床技能考核的应对能力。方法:采用心理测验问卷调查法。结果:180名护生中有83.3%的学生有怯场心理,主要原因有:①自身操作不熟练;②教师在场,担心自己会出错;③自己觉得心中无数。结论:加强健康的情绪情感培养;强化护生基本功训练:制定适度的期望目标;树立其自信心,可减轻护生技能考核时的怯场心理。

  • 标签: 护生 技能考核 怯场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中的作用。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模拟或扮演其中的角色,划分模拟专题小组进行模拟实战演练。将178名学生分为干预组91人,对照组87人。对干预组学生运用情景模拟教学,对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为期18周。课程开始前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估学生的一般资料、课程结束后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量表)及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考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学生理论考核(t=4.11,P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理专业 学生 核心能力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教育入手,重点分析了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教育的建议与策略,以激发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职业认同感 探讨
  • 简介:摘要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护理理论和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更应拥有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综合人文素质。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行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进行多方位的身心陶冶,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以便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的护理毕业生。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口腔诊疗、美容、保健服务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医疗行业准入制度在不断放开,各型口腔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伴随着行业竞争,市场对口腔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腔护理工作一直伴随口腔医疗服务全程,在诊疗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刚从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对口腔护理工作并不适应,影响了口腔诊疗保健服务的质量,笔者认为合理、适当的口腔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扩大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途径以及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一定的帮助1。

  • 标签: 口腔护士 口腔护理技能 口腔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建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处置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选取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班级,根据《护理实务临床处置技术》课程对62名(民族学生一年预科后)学生混班上课、设置上一轮的实验班,同时与无设置上《护理实务临床处置技术》课程的60名(民族学生一年预科后)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验班在考核成绩、技能评价、毕业生总就业率的表现上均优于对照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不同民族学生混班上课可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处置能力,对于学生培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教育 临床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月经失调的相关原因,为其做好必要的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荆州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在校女大学生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压力过大、便秘、寒冷刺激、节食与月经失调相关(P<0.05)。结论女大学生的月经失调与压力过大、便秘、寒冷刺激、节食等密切相关。建议在青春期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女大学生 月经失调 原因 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临床预见习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对99名护理专业大一进行40学时临床预见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预见习活动可显著提高学生护理专业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护士工作的环境,使学生增强工作责任感,有助于认识护理操作的重要性。结论早期接触临床对护理专业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学效果及临床带教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 标签: 护理学 预见习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学习风格和实践教学的策略。方法对护理专业60名学生实施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学习偏好和风格差异,同时收集学生护理基本技能考试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将成绩均分当作指标。于实践教学中,把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均为30名,对照组学生进行自由分组,每组5人,共6组,根据传统教学方法,巡视各小组的活动且回答学生所存疑虑;观察组把学习风格存在差异的5人构建为一个小组,每组必须至少有三种学习风格,一共6组,教学期间协调每组各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风格所具优势,对比两组学生成绩。结果在学习风格上以发散型以及中同化型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1.7%,其次为顺应型与聚合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8.3%、16.7%。在实践成绩上,聚合型和顺应型学生明显比发散型好;在理论成绩上,同化型与聚合型学生明显比发散型好。观察组实践成绩均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根据学生风格进行教学,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效率,同时还可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便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护理专业 学习风格 学生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了解和认知,不了解的占38.5%,护理专业学生对现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不满意,占97.3%,认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很有必要,占91.9%。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缺乏,需要加强有关方面的教育,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

  • 标签: 护理专业学生 突发公共卫士事件 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现状,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法调整以及护理技能实训等来提高其职业能力。结果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实践学习,学生护理技能上得以显著提升。结论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护理专业职业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培养实践对增强学生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职业院校 护理专业 职业综合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社会赋予所从事职业角色的承认与接受程度。职业认同不仅能提高医学生的上进心与事业心,同时还可增强医学生的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分析可能影响到医专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案对推动学生发展十分关键。

  • 标签: 医专护理 学生 职业认同 影响因素 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