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疏肝润肠缓汤治疗便秘型肠易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疏肝润肠缓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72.5%、对照组为5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0%。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疏肝润肠缓汤治疗便秘型肠易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润肠缓激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易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肠易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近年来我国肠易综合征便秘型(IBS-C)患病率逐年上升。本病有发病率高、病程反复和严重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特点,应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肠易综合征便秘型(IBS-C)中医药近十年文献的整理,分别从肝论治、从脾胃论治、从肝脾同治、从肺论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IBS-C) 便秘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笔者从中医的角度对本病进行了初步辨析,认为胃气上逆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脾胃虚弱是发病基础,肝失流泄,大肠传导失司,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应用补脾益气,和胃降逆枳术汤加味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析 枳术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食管反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应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食管反病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改变生活方式是胃食管反病的有效的最基本治疗。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内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性疾病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41例咽喉反性疾病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药物治疗、饮食宣教、精心护理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易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患者均来自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肠易综合征,入院后即给予餐前半小时服用莨菪碱0.125mg,美沙拉嗪肠溶片1.0g口服,每天3次,共治疗28天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75%。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4.3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肠易综合征可显著改善症状,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沙拉嗪肠溶片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对30例反性胃炎患者中医辩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治愈20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1例。结论可因分型的不同分别伍用健脾、清中、益胃、理气、活血、消瘀、化湿、清热等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高疗效,特点是辨证论治加减灵活,弥补西药治疗方法单一的不足,但也存在辨证允型混乱、用药博杂,且无统一理论的不足。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2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22例患者痛苦减轻,病情好转,4例患者仍继续治疗观察。结论反性胃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且复杂,应采取临床效果显著且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进行救治。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内科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易综合征的诊断(临床表现、心里测试),病因及发病机制,配合心里治疗方法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采用194例临床病例,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心理疏导,观察患者治愈缓解情况。结果例患者症状缓解甚至消失。结论肠易综合征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干预与疏导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病因 诊断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对16例肠易综合征(IBS)患者胃肠运动功能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研究肠易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肠易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管动态pH监测、胃电检测和呼吸氢试验分析。结果:肠易综合征患者进餐前、后胃电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8.437,t=-7.126;P〈0.01),胃电变异指数、肠道传递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312,t=-1.694,t=-9.163,t=-7.894;P〈0.01)。结论:肠易综合征患者消化吸收及肠道运动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肠道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引起。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电生理 胃肠运动 呼吸氢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性疾病(LPRD)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6例咽喉反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35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率为76.1%;其中以症状缓解(RSI≤10)为有效,40例有效,有效率为87%。结论详细的询问病史和喉镜的检查对LPRD的诊断非常重要;而RSI和RFS两个量表为本病的初步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质子泵抑制剂作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因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用于治疗咽喉反性疾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咽喉反流性疾病 RSI量表 RFS量表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检出的胆汁反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探讨其发病情况,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00年5月—2010年5月例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并与同期慢性胃炎进行比较。我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内镜检查共2169例,内镜诊断胆汁反性胃炎159例,检出率达到7.33%,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为主,内镜下主要表现为粘液糊呈黄色或黄绿色胆汁样,胃粘膜上可见胆汁淤块,粘膜充血,变脆或糜烂、出血、斑点。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利用胃超声造影探讨了胃食管反患者体位变换时胃食管反的情况。方法通过我院73例胃食管反患者饮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后,采用平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超声分别观察不同体位下5min内胃食管反的次数及总反时间。结果5min内反次数左侧卧位为(2.85±0.67)次,平卧位为(4.68±0.72)次,右侧卧位为(6.29±0.77)次,三种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时间左侧卧位为(3.53±0.82)s,平卧位为(5.46±0.93)s,右侧卧位为(6.75±0.88)s,三种体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反的次数、总反时间比较左侧卧位反流程度最轻,而右侧卧位反流程度最重。胃食管反患者在治疗期间或睡眠时,宜选用左侧卧位,检查时首选右侧卧位。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体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肠易惹综合征的临床精神症状机制,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该病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同时阐明了抗抑郁、焦虑在该病治疗中的显著效果,提出了消化科医生应重视精神卫生知识,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方能技高一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标签: 肠易激惹综合征 抑郁焦虑障碍 抗抑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