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焦虑情绪的产生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常规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行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采取护理措施后的焦虑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重度焦虑占1%,与常规组2%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度焦虑占2%,明显较常规组12%低,P<0.05;观察组轻度焦虑占3%,明显较常规组20%低;观察组正常占94%,明显较常规组66%高,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等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温馨助产护理 焦虑情绪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与抑郁-焦虑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CP患者80例作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及牙周袋≥3mm。并根据牙周状况进行分型,分别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并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症状划分为轻、中、重度。结果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各类型牙周炎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与抑郁-焦虑心理因此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焦虑 抑郁 心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发生情况。方法本文拟定100例住院的焦虑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做出评定,最后根据这些量表做出结果评定,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特点。结果在100例研究的临床患者中共有45例共同伴随着焦虑与抑郁的症状,占比为45%。在这45个患者中,伴随着脑出血的焦虑抑郁患者占比最大,达到62.31%。结论对于医生,需要做的是从社会、心理和生物等方面入手,及时应用心理干预和选择抗焦虑抑郁类的药物等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给予控制,促进焦虑抑郁患者的尽快康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焦虑与抑郁症状 脑出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30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均带有较为严重的焦虑情绪(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的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治疗心态,确保临床治疗效果,护理干预价值高,可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消化内科 焦虑情绪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在2016-03-29日至2017-03-28日的126例首发高血压患者,随机法分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心理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诊治前后SDS、SAS评分情况。结果诊治后,对照组SDS、SAS评分数据均劣于观察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在首发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其预后,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抑郁 焦虑 首发高血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耳鼻喉患者进行焦虑状态调查,以此来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把该科室康复治疗的95例耳鼻喉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他们进行焦虑状态问卷调查(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STAI),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STAI量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STAI量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的STAI量表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鼻喉科患者的焦虑程度与性别有关,且与耳鼻喉疾病的患病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康复治疗应该有针对性的从具体的环节来改善他们的焦虑状态,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 标签: 耳鼻喉 焦虑状态调查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程度及自然分娩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其焦虑程度,利于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

  • 标签: 初产妇 家庭化护理 焦虑程度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口腔修复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牙科焦虑量表评估患者焦虑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出现了牙科焦虑症,发病率为57.5%。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加高的患者,未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接受过牙科治疗的患者。结论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的发生比率较高,性别、学历、是否接受过牙科治疗等均是其产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口腔门诊 牙科焦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没有明显差距,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脑梗塞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有效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塞 焦虑抑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20例,护理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效1例,有效19例,护理有效率9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干预运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护理工作中,充分满足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广泛性焦虑症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分娩过程中加强助产士沟通对妊娠结局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实施助产士强化沟通。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与不同时间产妇的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盆腔粘连率及产褥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与产后2h焦虑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加强助产士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产妇 助产士强化沟通 妊娠结局 焦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