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的理论和算法,对COPD患者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出COPD再入院患者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COPD再入院患者各相关因素的敏感度分析和疾病风险评估及分析,为BP神经网络建模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编写结构化查询语句,从HIS数据库抽取相关数据,导入Clementine11.1中,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预测结果用SPSS22.0进行模型的建模效果评估以及模型建模效果的假设检验。结果经过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的拟合度为71.743%,预测准确度93.55%。在所有相关影响因素中,入院次数和入院状态对COPD患者的再入院风险度影响最大。在预测效果上,BP神经网络要优于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标签: 再入院率 BP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在逐渐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并达到了一个更全新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全民小康已经不再成为妄想,现在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医疗设备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了,心电图机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常用医疗电子仪器,心电图机,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心脏等器官的仪器,主要是能够自动记录心脏跳动时心肌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图机的作用就是将这微小的跳动信号通过某种方法放大,所以,对于心电图机自动分析算法我们还要更加积极认真地去思考和讨论。

  • 标签: 心电图机 自动分析算法 具体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接受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的有效率比较高,能够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三叉神经痛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方法本文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2015-2017年接收的存在神经眼科临床症状的患者100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的方式总结了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具体包括临床症状、病变位置、病因。结果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症状有视力下降、视野异常、瞳孔障碍、色觉障碍;病变位置主要有垂体、蝶窦、海绵窦、枕叶、颞叶、额叶,顶叶;病因主要有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结论针对存在神经眼科临床症状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主治医师需要在分析其临床特征(临床症状、病变位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 标签: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 神经眼科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使用护理指引体系的价值。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的103例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2例患者接受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有32例护理质量优秀病例,占该组的62.75%,有15例护理质量一般病例,占该组的29.41%,4例较差,占该组的7.84%,患者满意度是86.27%;观察组优秀病例43例,比例是82.69%,8例一般,比例是15.38%,1例较差,比例是1.92%,满意度是100%,两组的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对护理具有质量提升效果,能够让患者获得高质量和高满意度的护理服务,临床中意义重大。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指引体系
  • 简介:摘要手术过程中的实时指导环节中有相对重要的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帮助医疗人员明确患者出现病变问题的边界以及具体位置,提升现代医疗手术的微创化程度。神经导航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根据对神经外科手术与全新的神经导航技术的了解,对该项技术在微创化的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实际应用进展加以详尽地列举。

  • 标签: 神经导航技术 微创神经外科手术 应用进展
  • 简介:目的进行布鲁氏菌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关联规则。方法采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对张北县养殖户2014—2015年的调查问卷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支持度和置信度作为衡量关联规则的强度。结果共形成30个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着布病感染与性别、年龄、职业、从业年限、羊存栏量、羊购买地和戴手套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关联规则算法为评估布病危险因素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APRIO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04月,对我院收治的5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单用神经刺激仪操作)、研究组(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操作),两组各25例。结果研究组阻滞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联合神经刺激仪可以大大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手术分别采用保留胸前神经(ATN)和肋间臂神经(ICBN)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ATN和ICBN,研究组保留ATN和ICBN,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经2组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或转移率为2.5%,对照组为22.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62.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癌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可减少手术并发症不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 标签: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 简介:目的使用XGBoost算法开发加强监护病房(ICU)中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使用美国大型重症数据库MIMIC-Ⅲ作为数据来源;根据2016年发布的第三版脓毒症诊断和定义标准,选取数据库中的脓毒症患者,提取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数据;使用XGBoost开发模型,并比较其与SVM模、SAPS-Ⅱ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共纳入10487例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率20.80%。XGBoos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36(95%置信区间:0.819-0.853),优于SVM模型和SAPS-Ⅱ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XGBoost模型拥有优秀的校准度。结论基于XGBoost的ICU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能准确地辅助临床医生进行风险预测,从而采取合适的临床干预以降低ICU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脓毒症 机器学习 XGBoost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三叉神经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并发疼痛、恶心呕吐48例,眩晕32例,面部麻木下降3例,口唇疱疹20例,面瘫10例,耳鸣、听力下降3例,脑脊液漏7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均缓解或痊愈。结论加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的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容易发生并发症、预后不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实施治疗措施,还需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过程存在的风险,探讨对应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首先分析对应的护理风险,然后给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患者出现风险。结果出现的风险问题在实施护理防范后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结论开展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的防范工作,不仅有利于患者自身病情康复,还有利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管理
  • 简介:摘要下牙槽神经损伤是根管治疗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症状较为严重。根管治疗术导致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机械、化学和热因素导致的下颌前磨牙、磨牙的根管内容物超出根尖孔有关。本文对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 标签: 根管治疗术 下牙槽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在神经外科进行就诊的患者,其病情较为特殊,具有发病急、易加重、致死率高等特点,因此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若在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中没有对这些存在的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容易引起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引起患者、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不满情绪,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故而,在对患者采取护理的实际过程中,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留心观察周围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做好预防措施,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手术分别采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转移情况、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及转移率为8.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胸肌萎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胸前神经 肋间臂神经 乳腺癌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很多人身体不适都归咎于『自律神经紊乱』,那这具体是指什么呢?自律神经和身心又有何种关联呢?我们向心理内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和研究肥胖的专业人士咨询了关于自律神经紊乱的真正内涵。

  • 标签: 自律神经 护理法 神经紊乱 内科医生 身体不适 专业人士
  • 简介:“稍微有个‘小动作’就晕头转向.”一年前,身体向来不错的小萍(化名)身体突然“亮红灯”,白天只要转动头部和颈部,眼前物体就会突然变得模糊,出现眩晕症状.虽然,每次都是一两分钟,但每天至少发作七八次,让她的工作、生活大受影响.两个多月前,小萍的“怪病”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她患上了一种学名叫“前庭阵发症”的病,俗称“神经搭牢”.

  • 标签: 神经 浙江省人民医院 前庭阵发症 眩晕症状 头转向 身体
  • 简介:摘要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多年来一直是致残致亡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损失、细胞间(神经细胞与组织细胞间)、轴突,突触间联系被破坏等。药物治疗仅仅使损伤部位愈合形成胶质斑痕,而细胞,组织移植治疗可以取代受损部位损失细胞,同时避免胶质斑痕的形成,使脑外伤治疗得到巨大的突破。最初的移植材料来自于流产的胎儿脑组织,方法也是较为简单的直接移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移植材料来源及伦理学限制使移植治疗在临床应用上一直举步维艰。传统对神经损伤的修复方式,即手术治疗已经不能满足医疗上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对新型治疗方式和中医治疗的研究需求加大,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强调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是一个整体的护理过程。现如今,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期望值较高,又因为缺少该疾病康复知识,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我科室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使我们的医患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增强了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明显下降。

  • 标签: 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