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的术后监护、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1-5~2012-12我科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患儿58例,总结心功能维护,肺动脉压力监测,肺部管理,高压的护理等几方面的监护与护理。结果通过总结,积极治疗,精心的术后护理,不断提高室间隔缺损合并高压患儿术后护理质量。结论重视和加强术后心功能维护,肺动脉压力监测及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对预防术后高压危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肺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阻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0例慢阻患者,入组对象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12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慢阻并发症肺动脉高压相关因素。结果 D-二聚体、功能三项指标、OI、三项炎性因子指标、主肺动脉直径水平属于慢阻并发肺动脉高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慢阻常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其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临床中需要全面考量,及时发现肺动脉高压发生情况,保证治疗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慢阻肺 肺动脉高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右心导管检查术是通过心导管直接测量心脏各腔室和大血管腔内压力,获取血液标本测量血氧含量,通过计算/体循环血量和血管阻力等指标而判断PAH严重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特别是未婚的女性患者,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配合导管检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成功交流的前提,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之一。加强护患沟通,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解除顾虑,坚定患者治疗的决心。结果促使病人的恐惧心理状态向积极方向转化,配合检查与治疗,加强护患关系。结论未婚女性患者术前心理问题较多,通过心理护理明显减轻了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做好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 标签: 未婚女患者 右心导管术前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肺结核高压病人右室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里我院的85例因长期肺结核致肺动脉高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在51±10.5岁,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正常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为50±11岁。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逐渐减低,和高压程度呈负相关。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加,舒张时间明显延长。TDI法对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较血流多普勒及常规则超声更高,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两者无差别。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具有准确而简便,重复性强的特点,为肺结核高压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适合作为评价肺结核高压病人右室功能变化程度的指标。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右室舒张功能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三尖瓣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全面评估患者情况,重点观察药物反应及病情变化,提供健康指导。结果经过系统护理干预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做好高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重度肺高压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诊断为BPD的患儿,根据是否有PAH,分为PAH组或非PAH组,排除不合并PAH的轻度BPD患儿。PAH的诊断依据出生2个月后婴儿通过心脏超声监测右心室压增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度、重度BPD患儿并发PAH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BPD患儿中,分为PAH组(n=30),非PAH组(n=60),20例婴儿是轻度BPD不合并PAH,3名先天性心脏病,2名先天性膈疝,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3例,2例患儿在纠正胎龄36周之前死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5分钟Apgar评分≤6,RR=8.13,95%可信区间(CI)为2.48,26.62;羊水过少(RR=16.69,95%CI4.43,62.85)是PAH的危险因素。结论5分钟apgar评分和羊水过少是中重度BP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 肺动脉高压 危险因素 Logistic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华法林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指标。结果观察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华法林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可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6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慢阻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肺动脉压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IL-8、hs-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实验组下降刚显著(P<0.05)。结论慢阻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慢阻肺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6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慢阻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肺动脉压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IL-8、hs-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实验组下降刚显著(P<0.05)。结论慢阻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慢阻肺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76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单一用药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联合组相较于对照组, PaO2、 FEV1、 FVC指标明显更高, PaCO2指标明显更低,肺动脉压力明显更低;治疗后,联合组的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和功能的产生的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6月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进行诊治的COPD病人6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COPD诊治标准;年龄56~73岁;均处于缓解期,即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轻微。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肾、肝等全身性疾病。分别进行上肢和下肢肌肉训练、设定锻炼的次数及锻炼的强度、同时给予氧疗和营养支持。结果以康复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为指标治疗前343.38±39.42米,治疗后381.21±60.32米。治疗前后P<0.01。结论在康复治疗中,症状的改善与运动锻炼的时间相关,适当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芪补汤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功能、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数据资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补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功能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的功能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对照组患者的功能各项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研究组治疗后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补汤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不仅疗效确切,还能确保功能安全且稳定。

  • 标签: 参芪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气虚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COPD高压大鼠气道炎症及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压组(A组)、治疗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前两组以烟熏、低氧和脂多糖(LPS)建立慢性支气管炎肺动脉高压病的大鼠模型,B组第3周起,同时给以盐酸罗格列酮治疗,C组给予生理盐水模拟造模和治疗。比较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和结构变化,并分析PPARγ与血管重建的相关性。结果A组血管压力(mPAP和RVSP)和重塑程度(MA%和MT%)均高于D组显著增高(P均<0.05)。经罗格列酮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均较A组明显下降(P均<0.05)。A、B、C组组织的PPARγmRNA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通过下调PPARγ转录水平,发挥抑制慢性气道炎症和改善血管重塑的作用。

  • 标签: 肺高压 慢性支气管炎 重塑 血管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gamma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