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得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20例中,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动脉平均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趋势,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aO2治疗后有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做必要的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并发肺动脉高压分为2组。观察组35例为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对照组35例为慢性阻塞性疾病无并发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肺功能检查,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查炎症因子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FVC%为(76.28±23.21)、FEV1%为(58.47±23.56)、FEV1/FVC为(58.97±16.42),对照组患者FVC%为(72.06±22.43)、FEV1%为(53.39±24.35)、FEV1/FVC为(52.24±15.69),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VEF%为(67.29±10.48)%、E/A水平为(0.87±0.42)、IL-6为(112.46±52.53)ng/L、TNF-α为(19.76±10.58)ng/L、BNP为(135.49±64.30)ng/L及CRP水平为(6.97±5.84)mg/L,均高于对照组(60.38±10.24)%、(0.56±0.37)、(72.33±23.46)ng/L、(13.16±4.87)ng/L、(58.56±30.42)ng/L、(2.74±1.3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因素相关,肺动脉高压病情越严重,炎症因子水平越高,是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血清炎症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及平均肺动脉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及平均肺动脉压改善显著,且明显好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70.0%相比显著较高,且差异对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降低其肺动脉高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肺血栓 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不论是住院治疗还是居家治疗的稳定期患者,均应对患者呼吸()功能进行护理评估,采取具有个体化的膈肌训练、缩唇呼吸、呼吸操、吹口哨、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训练和体位引流排痰等呼吸功能康复护理,采取下肢耐力训练以及上下肢力量训练和吸气肌训练,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重复住院治疗现象,逐步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肺)功能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奇霉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慢阻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慢阻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增加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的改善情况、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慢阻并肺动脉高压疾病,降低患者肺动脉高压,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慢阻肺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 治疗 阿奇霉素 他汀类药物 效果
  • 简介:摘要查阅古代及近代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病因病机、谈论与血证的相关联系。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均表明与血证密切相关。得出结论治疗肺病出血症应注意调理功能。

  • 标签: 血证 病因病机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浊化痰理方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功能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2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降浊化痰理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FVC、PEF、FEV1、FEV1%、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浊化痰理方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功能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促进病情的缓解,提高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补防喘汤治疗气虚型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69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为标准分组治疗组(35例予以补防喘汤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方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33/35),明显比对照组76.47%(26/34)高,(P<0.05);2组FEV1、FVC、PEF、MVV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选补防喘汤对COPD稳定期患者展开治疗,效果比常规方法更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有效率,改善机体功能,可推荐。

  • 标签: 补肺防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汤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功能影响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气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噻托溴铵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补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FEV1、FVC以及FEV1/FVC指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采用补汤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性 肺功能 噻托溴铵 补肺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COPD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此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COPD患者,将其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2例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VC、FVC、FEV1/FVC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护理,除了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实现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领域不断研究和采纳。

  • 标签: 生活质量 肺功能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化痰逐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化痰逐瘀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较对照组78.95%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PEF等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痰逐瘀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也能改善患者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COPD 清肺化痰逐瘀汤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结节CT诊断中运用纹理移位的临床诊断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本研究以3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病灶边缘的光整程度研究患者的病灶性质与纹理移位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有24例患者的病灶观察到有纹理移位现象,其所占比例约为80%;18例患者病灶未纹理聚拢,6例患者病灶为纹理推移,其中7例患者病灶为纹理聚拢且其边缘均较为光整,此7例病灶全部为炎性病灶;6例纹理推移病灶全部为非炎性病灶。结论在内小结节患者的临床定性诊断中纹理移位可作为患者临床诊断的参考征象之一,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

  • 标签: 肺小结节 CT诊断 肺纹理移位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善老年慢阻患者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干预后的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老年慢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促使其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慢阻缓解期患者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慢阻缓解期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的呼吸功能锻炼后,干预组各项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慢阻缓解期患者的功能相关指标。

  • 标签: 慢阻肺 肺功能 呼吸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温化痰汤在治疗小儿痰湿阻型咳嗽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门诊收治的46例患儿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取抗炎+氨溴索化痰法和温化痰汤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结论采用温化痰汤治疗小儿痰湿阻型咳嗽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病程短、疗效确切的优势,建议推广至临床应用。

  • 标签: 痰湿阻肺型咳嗽 温肺化痰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月份所接收治疗的60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对其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功能指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种护理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间质性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间质性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间质性疾病稳定期患者,行康复训练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间质性肺疾病 稳定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疾病(慢阻)给予补活血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6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试验组(补活血胶囊治疗)各31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9例(93.5%),高于对照组的23例(74.2%);经治疗后患者FEV1、FVC均明显提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活血胶囊治疗尘肺合并慢阻疗效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尘肺 慢阻肺 补肺活血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