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对复苏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9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标准心肺复苏,观察心室颤动前和复苏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化。结果复苏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lh后,血清CK-MB、心肌肌钙蛋白T就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患者的病死率相对应。结论复苏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损伤;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能客观地反映心肌受损状态。

  • 标签: 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方法对麻醉恢复室2011年1~10月8000例患者在复苏期的观察及采取护理措施。结果8000例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苏室全方位护理可帮助患者安全有效渡过围手术期,达到尽早康复的目地。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方法,以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6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采用ABCDE复苏方案清理呼吸道、正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辅助用药及监护。结果Apgar评分显效38例占61.3%,有效21例占33.9%,总有效率95.2%,死亡3例,死亡率占4.8%。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儿科医务人员复苏技术,及时有效的复苏措施及加强复苏后的监护,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对患者入院一小时内液体复苏与创伤性休克的量效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0名患者中有33名患者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82.5%,其中有2名患者复苏成功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占总数的5.0%;另外7名患者由于创伤严重病死,病死率为17.5%。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入院一小时内复苏过程中输液量超过1.5L的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明显高于入院一小时内复苏过程中输液量低于1L的患者(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必须以血液动力学稳定为基础,并要注意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纠正氧代谢紊乱,并对患者的低氧血症进行纠正,对组织利用及供氧进行改善。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32例呼吸停止病人使用双管喉罩(LMA)进行心肺复苏(CPR)的急救体会。观察证实(1)LMA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能快速、有效地通畅气道,在CPR中和“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气”的紧急情况下可将其用作急救气道装置。(2)LMA可解决由于颈粗短、瘢痕挛缩致张口困难、小口畸形等喉镜不易置入的困难气管插管。(3)LMA既能保证气道通畅,又能主动或被动引流胃内容物,减少了返流、误吸的风险,更好的保护了气道。

  • 标签: 双管喉罩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中动静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改变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用瑞士AVL一945型血气、电解质、血乳酸测定仪测定心肺复苏前后的血乳酸(LAC)血气变化。结果69例心脏停搏患者在复苏早期,动脉血血pH值正常者19例(27.5%);酸中毒50例(72.5%),其中轻度(pH7.25~7.35)31例,重度(pH﹤7.25)38例;其中混合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各27例,呼吸性酸中毒24例,碱中毒18例(26.1%);其中碱中毒患者中pH7.45~7.55者11例,pH﹥7.60者7例,除9例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外,其余9例均系人工通气过度所致,后经调整呼吸机通气参数后迅速改善。因此,CPR早期酸碱失衡的发生率较高,且以混合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结论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平衡失调对复苏成功有密切关系,动态监测患者血气和LAC变化对心肺复苏有一定预警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 血气分析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科心肺脑复苏抢救患者81例(20例抢救成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我科81例心博骤停的患者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结果2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24.7%,所有成功抢救的患者的心肺脑复苏施行时间均≤8分钟,17例施行时间≤4分钟,占85%。结论及时施救是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关键。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及操作复苏术,并且宜扩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为患者的复苏争取宝贵时间。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心搏骤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2011年以来我院开展的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提供指导,以便对复苏后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我院出生的新生儿来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至2011年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2011年至2012年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进行复苏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轻度和重度窒息发生情况比对照组要低很多,观察组复苏流程临床应用率,快速评估和正压通气100%,正压通气加心脏按压100%,气管插管70%,药物95%。结论使用规范科学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培训可以对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复苏,让患儿获得较高的生存率,降低窒息发生几率。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复苏技术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套管针留置给药。结果重度窒息1h的患儿抢救成功。结论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静脉给药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院前急救病人行心肺复苏术时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例在院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骤停的病人,在急救现场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除颤、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道、复苏药物的应用等现场处理。结果2例患者中,在转院救护车中突发心脏骤停1例,进行心脏复苏(CPR)后存活。在10min~15min内到达现场进行心脏复苏(CPR)存活1例。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及时、正规、有效的心肺复苏及恰当的心肺复苏护理配合,可提高院前心肺复苏(CPR)成功率。

  • 标签: 院前急救病人 心肺复苏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麻醉复苏室(PACU)护士培训模式,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PACU护士培训的实践过程,从挑选培训对象的标准、培养目标、培训基地的条件、课程设置、教学效果评价、改进等方面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带教。结果通过规范化培训,PACU护士的专业素养有较大提高,培训模式初步形成。结论PACU护士的培训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有利于其专科化的健康发展。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护士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临床监护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及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3年来我科50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患儿液体复苏情况,分析其临床监护及护理对策。结果50例患儿全部平稳渡过休克期,治愈出院。结论正规、有效、及时补液及严密的临床病情观察可以降低小儿大面积烧伤并发症及死亡率。

  • 标签: 小儿烧伤 休克 液体复苏 监护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天气渐冷,已进入冬季,随着季节的改变,气温降低,脑血管病在我们科已是越来越多。但从今年十月以后,尤其是近一段时间,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出血,在我科EICU,陡然增加,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使我们对脑卒中的并发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诸多并发症中,尤以脑-心综合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借此机会给大家复习一下脑-心综合征。同时也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脑-心综合征时一些少见异常心电图改变的新知识和复苏中的一些个人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给予指正

  • 标签: 脑一心综合征 少见心电图诊断 复苏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方法总结2012年11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产科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86例,对一组患儿进行复苏治疗作为对照组,对另一组患儿进行复苏治疗后加强并发症的防治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儿的救治情况和并发症的产生状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2%;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的患儿进行复苏治疗,并加强规范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新生儿的救治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并发症的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现场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抽查2012年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高的13名医生的心肺复苏病例168份,其中复苏成功组人数为81例,复苏无效组人数为87例。分析患者因素以及现场第一目击人参与救治程度对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表现的特点几近相同(P>0.05),都是以偏态形式出现。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0岁及以上,平均发病年龄为77岁。在发病年龄上,女性要偏高于男性。②心电图表现为无脉搏心电活动(PEA)患者在成功复苏组的比例为45.2%,明显要高于复苏无效组(17.3%,P<0.05)。③在复苏成功组中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没有意识,反复呼叫得不到回应之后平均10.4min发出呼救信号,呼救所用时间明显要低于复苏无效组(平均为22.6min,P<0.05)。④在现场对复苏成功组进行CPR的占5.1%,复苏无效组仅为2.33%(P>0.5)。⑤从接到急救指令到达到事发现场施救的时间分别在7min左右(7.35min,7.86min,P>0.05)。结论现场第一目击人施救意识和能力低下,普及第一目击人的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现场心脏骤停患者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