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探讨分析,为临床使用心肺复苏提供参考。重症监护病房的心肺复苏需要护理人员借助病房内的资源来进行护理,注意一些操作注意事项。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心肺复苏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复苏临床应用,对比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新生窒息患儿,随机评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复苏措施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视听刺激、按摩和针对性的并发症护理,将两组的5minApgar评分和并发症情况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在5minApgar和并发症造成器官损伤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器官缺氧状态,减少并发症,使患儿恢复健康。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急诊收入的诊断为心脏骤停患者50例,心脏骤停时间>8min者纳入对照组(25例);心脏骤停时间<8min者纳入早期复苏抢救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成功复苏2例,成功率为8.0%;早期复苏抢救组成功复苏8例,成功率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复苏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因此,在心脏骤停患者临床抢救中,应最大可能地实施早期复苏

  • 标签: 心脏骤停 早期复苏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复苏期手术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对策。方法患者术毕后,麻醉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护理存在的问题并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根据以上制定相应的复苏期护理对策。结果常规护理对策下患者共发生并发症201例,发生率为47.41%,依次为咳嗽咳痰、舌后坠、心血管并发症、躁动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并发症与非并发症患者麻醉复苏期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患者护理后,有效率为98.51%。结论针对并发症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心肺复苏后进入ICU患者存活率、气管插管所用时间与复苏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进行心肺复苏后进入ICU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存活率、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转入ICU时间及复苏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A组患者相比于B组患者在年龄方面占优势,且气管插管所用时间相对较短,转入ICU时间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较B组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概率低,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年龄段内存活率较高;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越短,存活率越高;送入重症监护室时间越短,患者存活率越高。

  • 标签: 心肺复苏(CPR) 重症监护(ICU)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护理枕在麻醉复苏期患者中的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30例实施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麻醉复苏期传统体位去枕平卧位,实验组患者在取去枕平卧位的同时颈部给予垫护理枕,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安全感更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颈部护理枕可以保证麻醉复苏期取去枕平卧位患者医疗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在该时期的舒适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护理枕 安全性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复苏过程中老年患者低体温的护理措施和效果,以避免低体温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2例全麻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患者,11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温度干预护理,分别监测术前及入麻醉复苏室的体温,记录患者在复苏室复温时间和停留时间。结果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体温、术后体温、体温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复温时间(3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13)分;停留时间观察组(50±12)分也优于对照(90±16)分,两组复温时间、停留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低体温患者的温度干预护理,可以缩短患者在复苏室的复温时间及停留时间,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深化护理内涵,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 标签: 麻醉复苏期 低温护理 麻醉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适宜的吸氧浓度及对氧中毒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4月-2013年12月实施心肺复苏后在氧疗过程中发生氧中毒的患者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发生的氧中毒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氧压、浓度等调整措施,经治疗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以缓解,患者全部转危为安。结论对心肺复苏后需要进行氧疗的患者,在进行氧疗前,需要对给氧时间、给氧压力、氧气浓度等进行控制;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确保患者康复。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适宜 吸氧浓度 氧中毒 给氧时间 给氧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春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认知及需求状况,为有效地普及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城区5个社区300名居民进行心肺复苏认知及需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差,除外医护人员,有54%居民认为心血管病人家属需掌握心肺复苏术,29.3%社区居民认为心血管病人本人也应掌握该技术,另有7.7%、6%、3%的居民认为学生、工人、职员也应该掌握该技术;48.7%社区居民希望通过专业医护人员指导获得培训,希望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及其他途径获得心肺复苏知识居民分别为21.3%、14%、8%,7%,1%。结论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亟待普及,应多方式多渠道大力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知识 认知与需求现状
  • 简介:摘要石蜡疗法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某些慢性疾病治疗,我院应用的是蜡垫疗法和浸蜡疗法。通过用浸蜡法对浸手、浸足的观察,了解到浸蜡能明显地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速度,从而改善治疗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可以影响远隔部位血液循环。因而,对某些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用浸蜡疗法时似慎重。同时还证明,未接受浸蜡的手(足)组皮温的升高、血流容积的增加(足组),可能属于神经反射性的调节作用,提示如手部或足部疾患,因某种原因无法进行浸蜡时,可以进行对称部位或以手代足,或以足代手进行治疗。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口腔器材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工作法对口腔科器材进行统计,实行每日、每周检查和年底汇总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结果库存积压由2010年底的16种减至2012年底无积压品种,口腔器材流通时间由2010年平均62d缩短至2012年14d,积压费用由2010年3500元减至2012年零库存容量。结论PDCA循环能有效减少口腔科器材库存积压,缩短流通时间,降低耗材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 口腔器材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与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患者留置管道护理中出现护理缺陷的情况比较。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患者管道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护理缺陷例数明显减少。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管道安全护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管道安全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PDCA循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运用到医院投诉处理中,可以有效控制医疗投诉发生,提高医疗的质量和效益,构建和谐医患环境。

  • 标签: PDCA循环 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ICU脑复苏的优化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1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综合优化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87%,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意识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综合优化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有助于患者意识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是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ICU脑复苏的首选治疗措施。

  • 标签: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ICU脑复苏 优化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体外循环术中护士的转机配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外科临床医师实行体外循环术共980例,选取100例,针对护士所作出的转机配合,进行指导并做出临床分析,通过分析,对所实施的体外循环术的配合的优势加以强化,劣势加以改进,制备出完备的转机配合方案,以利转机配合的发展。结果100例体外循环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转机配合成功率高达100%。结论体外循环术中护士的转机配合中护士的责任重大,须严格选取,临床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 标签: 体外循环 转机配合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对减少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方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差错出现的比率,说明PDCA循环对减少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方法对药品调剂进行管理后,实施前药品调剂差错比率82.40%,施行后下降到1.40%,前后对比差错率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x2=16.12,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减少药品调剂差错,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 调剂 差错 PDCA